首頁 > 國學語錄 > 成語典故 > 歷史典故之隔岸觀火出自於哪裏?它的哲學道理是什麼?

歷史典故之隔岸觀火出自於哪裏?它的哲學道理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隔岸觀火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出處】(唐·幹康)《投謁齊己》。

【釋義】隔着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

歷史典故之隔岸觀火出自於哪裏?它的哲學道理是什麼?

【歷史典故】

公元202年,袁紹一病不起,繼而去世。三個兒子開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長子被摒棄在外,權力由次子接管,幼子支持這一決定,長子當然不買賬,爲此,袁家兄弟開始內鬥。

曹操把他們兄弟的內訌看成是一次機會,於是發動攻擊。然而,他的威脅使袁家兄弟把爭鬥置於一旁,團結禦敵。曹操撤回,留給袁家兄弟更多的時間醞釀內戰。袁家兄弟又各持己見,戰爭逐步升級。此後3年,曹操充分利用了袁家兄弟的不團結,佔領了他們的部分領地。

公元205年,曹軍襲擊並殺死了袁家長子。此時,曹操已經佔領了袁氏家族的大部分領地。袁家兩兄弟被迫逃離自己的疆土,他們求助叫烏桓的遊牧民族的庇護。

兩年後,即公元207年,曹操對庇護袁家兄弟的烏桓族發動襲擊。一番長途行軍後,曹軍摧毀了烏桓族,並殺死了烏桓族首領,袁家兩兄弟乘機逃跑。他們又投奔到另一個更遠的遊牧民族公孫康的麾下。

平定河北之後,夏侯惇等人勸曹操攻打公孫康。曹操卻笑着說:“不煩你們再次出兵了。幾天之後,公孫康會把二袁的首級親自送來。”諸將都不相信。沒過幾天,公孫康果然派人將袁熙和袁尚的首級送來了。衆將大驚,都佩服曹操料事如神。曹操大笑說:“果然不出奉孝所料!”說着,拿出郭嘉臨死前留給他的一封信。郭嘉在信中寫道:“如果聽說袁熙、袁尚去投靠遼東,主公千萬不要加兵。公孫康一直擔心袁氏被吞併之後,二袁去投奔他。倘若率兵去攻打他,他們肯定併力迎敵,欲速則不達;倘若慢慢地謀取,公孫康、袁氏兄弟必然會互相圖謀對方。”

歷史典故之隔岸觀火出自於哪裏?它的哲學道理是什麼? 第2張

果然,當探子回報公孫康曹操並無攻打遼東之意時,公孫康立即將袁熙、袁尚斬首,使曹操兵不血刃便達到了目的。

儘量以小的付出爭得大的勝利,先靜觀敵方內部的爭鬥,自己則“隔岸觀火”,坐收漁人之利,這是一些高明的謀略家經常使用的手段。當敵方矛盾突出、相互傾軋的氣氛越來越顯露時,不可急於去“趁火打劫”,操之過急常常會促其形成暫時的聯盟,從而增強敵方的內部凝聚力。如果此時能故意讓開一步,坐等對方內部矛盾激化並相互殘殺,就能坐收漁翁之利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