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東鄉族文化 東鄉族的舞蹈都有哪些

東鄉族文化 東鄉族的舞蹈都有哪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剛健、豪放、挺拔的東鄉族舞蹈

舞蹈是人們宣泄自己情緒的方式之一,開心,或抑鬱,或沮喪都能從一個舞蹈裏體會出來。當重大節日來臨時人們通常載歌載舞。同時像春晚更是舞蹈的大雜燴,我國有56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也有自己的特色舞蹈。

東鄉族舞蹈藝術豐富多彩,具有剛健、豪放、挺拔的特徵,包括宴席曲、哈利舞和哲茲白。其中,宴席曲是流行在中國西北地區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的傳統習俗性舞蹈,是迎親時男方宴請女方送親者的宴席間演唱的歌舞形式。

歲月更迭中,在生活中土生土長的民間舞蹈往往以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肢體動作,表達着舞蹈者深層的精神世界,以神奇的力量滋養和豐富着他們的生活和心靈。但對於東鄉族舞蹈而言,由於東鄉地方大都爲高山峻嶺、道路崎嶇不平,行走都要上山下坡。

東鄉族文化  東鄉族的舞蹈都有哪些

婦女在狹窄的地埂阡陌中行走時往往頭部也左右擺動,體態顯得輕盈、柔婉。又因宗教影響,東鄉族婦女在氣質上比較含蓄端莊,這些在舞蹈動律上即形成了富有彈性和梗勁的腿部屈伸動作特點以及輕快的上身左右擺動的舞步和點頭、搖頭之特色。所以,在東鄉族舞蹈中明顯帶有一些剛健、豪放、挺拔的特點。

“宴席曲”

“宴席曲”是在宴席場地演唱的一種民間傳統樂曲,曲調優美,歡快明朗,節奏性強,有時還伴有簡單的舞蹈動作,在婚禮之日唱的歌,一般通稱家曲。由民間傳統儀式曲發展而成,有散曲、說唱曲、敘事曲三種。散曲一般指恭賀、讚美之類的內容,曲調很多,大多一詞一曲,固定不變;說唱曲兼說兼唱,由起頭、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敘事曲一般吟唱愛情悲劇故事和生活故事,多爲二句式和四句式,可換調演唱。歌詞俏皮幽默,曲調歡快明朗,優美動聽。

“宴席曲”舞蹈動作不配合歌詞具體內容,只表達歡樂的情緒。宴席曲多爲2-8人的男子對舞,相互換位後,有屈膝半蹲、雙手伏膝的行禮姿態。其基本步法一般是腳尖或腳掌先落地、膝部屈伸,使身體如波浪起伏,與頭部的擺動、顫動相協調。

“哈利舞”

“哈利舞”在東鄉族傳統的婚禮儀式上都要跳,通過歌舞盡情表達人們對新人的祝福,其曲調優美動聽,載歌載舞,情趣盎然。關於哈利舞的由來,在民間故事“綠寡婦斬蟒”中略有描繪。每逢喜慶日子或當新娘被接到新郎家後,本村村鄰、親友要前來呼喊“哈利”表示慶賀。

首先由邀來的“拿杜池”(民間演唱藝人)領頭呼喊“哈利”,衆人(一般是男人)相和,同時按節拍擊掌,拍手背或雙手拍腿,雙腿彎曲如騎馬狀,左右橫走轉圈,並隨呼聲前進、後退等。且歌且舞的場面非常熱鬧,直至深夜。該舞蹈人數不限,成雙對舞,其特點是剛健、豪放,節奏明快。這種古老的舞蹈形式,今天雖不常見,但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對此仍記憶猶新。

東鄉族文化  東鄉族的舞蹈都有哪些 第2張

“哲茲白”

“哲茲白”是東鄉族穆夫提教派中流傳着一種歷史悠久的舞蹈,這種舞蹈多在宗教儀式中表演,舞者均爲男子,動作以誦經的節奏爲準。主要動作爲:雙手前後甩動兩下,同時腳下動兩步,然後雙手在胸前交替拍胸,這時一腿稍彎曲,另一腿向前伸出。舞蹈特點詼諧、幽默、灑脫。

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東鄉族舞蹈中的部分民間舞蹈形式已經逐漸脫離了舊有的思想內涵,新的舞蹈創編賦予了其新的民族文化思想,使得一些舞種也展現出了新的思想風貌。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