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抗日戰爭 > 苗族師湘西到上海蔘加淞滬抗戰:4天即損失2500人

苗族師湘西到上海蔘加淞滬抗戰:4天即損失2500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老孃今年95歲,鶴髮童顏、思路清晰,每每說起從前的故事,老人家總有嘮不完的叨叨,特別對‘昭和年世’日本鬼子侵華犯下的種種獸行,更是義憤填膺。”嘉善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王永強曾發表過一篇名爲《小鎮軼事》的連載文章,在引言中這樣說。

“昭和年世”,是抗戰時期淪陷區被迫使用的日本天皇年號,而嘉善是當時浙江省的第一個淪陷區。

1937年8月9日,日軍在上海蓄意滋事挑釁;13日,淞滬會戰爆發。由於嘉善特殊的地理和戰略位置,從8月至11月,遭到了敵機多次強烈轟炸。11月5日清晨,日軍多個師團在金山衛一線強行登陸,嘉善告急。

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軍政部第三戰區命令第10集團軍總司令劉建緒,調集預備11師41團、109師、128師、暫編13旅1團、62師368團等部隊官兵15570餘人,從11月8日到14日,在楓涇至嘉善縣城一線阻擊日軍進犯。這一仗,創下了淞滬大撤退的阻擊戰之最。

“那一場仗,打得真是艱苦啊!”在王永強母親的記憶裏,嘉善抗日阻擊戰打了七天七夜,無比壯烈,尤其是128師等將士們表現出來的驍勇和頑強,讓當地老百姓刻骨銘心。

苗族師湘西到上海蔘加淞滬抗戰:4天即損失2500人

  一顆顆炮彈落下來

  老百姓倉皇逃命

128師的將士們大多來自湖南省鳳凰縣,而師長顧家齊這個名字在嘉善當地家喻戶曉。

“仗打得有多慘烈!那時候的鳳凰城裏幾乎家家掛白幡、戶戶戴孝帕。”嘉善縣博物館館長顧國強帶記者來到抗日嘉善阻擊戰紀念碑。這個碑由嘉善縣人民政府立於1997年11月8日,鐫石紀事,以告慰英魂。

如今,紀念碑兩旁的松柏已高聳而立,一片蔥鬱。碑上鐫刻的7個頭戴軍帽、神態迥異的戰士頭像:或怒目圓睜,或皺眉咬脣,或神情堅毅,似乎在和我們講述着當年的故事……

王永強的母親記得,日軍第一次來轟炸是在一個天氣晴好的上午,那時她還不到17歲,“我姆媽(當地方言)到東牆門去曬衣服,忽然聽到頭頂上有‘呼呼呼’的響聲,擡頭一看,有一架飛機貼着近地面飛過去,她還叫了一聲:‘飛機怎麼飛得這麼低!’”

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不一會兒,遠處就傳來了悶悶的轟隆聲,日軍的飛機往嘉善城裏投下炸彈,一顆顆炮彈落下來,整個地面都在搖動,滿城燃起沖天大火。

一時間,大家人心惶惶,一對對逃難的人背起大包小包、拖兒攜女四處奔散。“大家都說要想活命,就得逃過蘇嘉鐵路。”王永強母親一家千辛萬苦坐船逃到了桐鄉烏鎮鄉下一個叫燕窩浜的小村莊。

  血肉之軀對抗飛機大炮

  雙方武力對比懸殊

伴隨空中轟炸的,還有日軍的地面攻勢。

嘉善地處滬杭線中心。爲了截斷滬杭鐵路和蘇嘉鐵路,封堵上海守軍的退路,阻擊中國軍隊支援上海守軍,並進犯南京,日軍陸續從金山衛一線強行登陸,分三路推進,其中日軍第18師團急趨嘉善,日軍第114師團直指嘉興,妄圖控制這個戰略要地。

想要爭取時間,確保後方轉移和淞滬戰場上部隊的撤退,必須在嘉善阻擊進犯的敵人。當時駐守寧波的國軍128師接到上級命令,立刻日夜兼程奔撲前線。

當時的任務是:阻擊日軍,堅守嘉善4天,以粉碎日軍陰謀。

顧國強翻開《嘉善文史資料(第一輯)》,上面記載着:我方軍隊在駐守嘉善門戶——楓涇鎮外圍陣地時,經過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衆,彈盡援絕而失守,嘉善處於正面受敵。接下來幾天,日軍的增援部隊越來越多,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我方陣地瘋狂撲來。

據資料顯示,當時,在防守才兩個晝夜時,128師官兵的傷亡人數就已達到了600餘人。而原因就是,雙方的武器裝備力量對比實在是太懸殊了!

128師師部副官唐國鈞等人曾在記錄這次戰鬥的文章中提到:“我軍戰士們大多用的是‘土械槍’(土槍)和‘風造槍’,其陳舊程度,用顧家齊師長的話來形容,真是‘比道臺衙門口的石獅子年齡還要老一點’。”

據該文回憶,此後,128師將部隊轉移到距原陣地前方五六百公尺處,趁日軍進攻前的間隙時間,抓緊構築新的掩蔽工事,利用掩體保存實力。


 改變戰略戰術,打夜戰、近戰、白刃戰

怎樣減少犧牲?顧家齊下達指示:必須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充分發揮我方夜戰、近戰、白刃戰的優勢,才能克敵制勝。

在防守陣地的第三天拂曉,日軍出動十多架飛機進行反覆瘋狂掃射,地面部隊則以多行橫隊的形式,向128師的陣地涌來。

戰士們堅守在掩體處,等到日軍進入伏擊圈內後,迅速直撲日軍。128師的三湘戰士們幾乎個個是苗族青壯年,精悍善戰,對白刃拼搏更是行家,他們以近戰拼刺刀的辦法,殺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由於地面近戰雙方距離過小,日軍的飛機就不敢貿然投彈。這樣一來,敵機只能在戰場上空“嗡嗡”盤旋,虛張聲勢。

這樣的戰鬥發生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從白天相持到晚上,而我方一次次把敵人壓了回去。日軍吃過好幾次與我方近戰的苦頭,一交火就逐漸顯得膽怯想溜,但128師的戰士們卻緊咬住不放,步步緊逼,儘量把距離拉近。

堅守到第4天,師部決定進一步改變作戰陣容,在離原陣地一定距離的後方和兩側,又構築起新的掩蔽工體,並在當地老百姓的支援下,在原陣地上虛設了一些稻草人以迷惑敵人。敵人果然中計,在後來的其中一次戰鬥中我方因此佔據上風。

苗族師湘西到上海蔘加淞滬抗戰:4天即損失2500人 第2張

經過多天激戰,日軍未能突破我方防線,堅守四天的任務已經完成,但因未接到司令部的撤退命令,128師依然繼續堅守陣地。

“但敵人的大隊兵力來了,他們繞過正面陣地,從後方包抄過來。來勢兇猛、火力之密,都超過前幾次。”顧國強說,128師腹背受敵,“當時顧家齊果斷命令,退守嘉善火車站第二線,同時767團移至西側,扼守嘉善西城門外的67號鐵路橋,守住我方後路,並準備在那兒和敵軍打一場惡戰。”

  67號鐵路橋阻擊戰,戰士鮮血染紅河流

那一年,嘉善縣鳳桐鄉莊聯豐村村民胡愛法20歲,在日軍打進來時他和家人本早已出門逃難。後來因爲放心不下,他和舅舅在一天夜裏又搖船回來了。

“港口已經封了出不去,67號鐵路橋周圍守滿了中國軍人,村裏橫港一帶駐兵的房子裏堆滿了子彈和手榴彈。當時我們把船掉頭從後面小港走,突然飛來了日本3架飛機,向守在鐵路橋旁的中國軍隊掃射,還扔了炸彈。”

胡愛法看到的這一幕就是67號鐵路橋阻擊戰,打得異常猛烈。“敵機飛得很低,連竹園裏的竹梢也被飛機氣流折斷。鐵路橋旁的士兵們馬上散開隱蔽,用步槍、機槍回擊敵人。他們有些俯倒在稻田裏,有些把身體緊貼在鐵路路基兩邊,但傷亡仍然很慘重。”

“緊貼鐵路路基旁的戰士一排排地死在路旁,但他們很勇敢,有些士兵雖然已經身亡,手裏卻還緊緊握着槍,他們腳的周圍,子彈殼多得可以用簸箕來裝。”

讓同村村民章茂坤印象深刻的是村裏的烏橋浜河,被鮮血染成了紅色。“白天日軍的飛機只是投炸彈、掃機槍,我們的戰士就蹲在壕溝裏打,到晚上就衝出來與敵軍衝殺。戰士們非常英勇,田野裏到處是屍體,有我們的,也有敵人的,當時的場景真是驚天動地!”

終於,128師經過浴血鏖戰,通過了67號鐵路橋,奉令星夜撤回杭州臨平休整。

“嘉善抗日阻擊戰一役,128師傷亡官兵近2500人,許多班排以上軍官傷亡,還有人至今生死不明。”顧國強說,“雖然犧牲重大,但粉碎了日軍陰謀,爲後方部署及部隊轉移贏得了時間。”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