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騎兵是什麼時候退出現代戰場的?為什麼二戰時很多國家還保留騎兵部隊?

騎兵是什麼時候退出現代戰場的?為什麼二戰時很多國家還保留騎兵部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火槍其實並不能真正讓騎兵退出戰場,讓騎兵退出戰場的是機槍的發明。機槍這種發明宣告了騎兵這個兵種的滅亡,但是騎兵真正退出戰場比機槍的發明卻滯後了很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騎兵是什麼時候退出現代戰場的?為什麼二戰時很多國家還保留騎兵部隊?

機槍才真正是騎兵的剋星,但從機槍的發明到騎兵退出歷史舞台卻要等上幾十年

第一是機槍本身普及的速度和各國對於應對機槍的效能、以及應對機槍的戰術存在着一個認識的過程。馬克沁機槍絕對是近代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個發明之一,但是各國對這種武器的認識卻各有不同,比如德意志帝國就覺得這個東西簡直太棒了,威廉二世第一次觀賞馬克沁機槍的演示就毫不猶豫地下單購買了很多機槍,但主要用來裝備近衞團——作為德意志帝國軍隊技術上不斷追求進步的象徵,對於它的實戰價值並沒作太深入的研究。英國也認識到機槍的價值,但英國人基本從實用的角度來考慮它的應用,所以主要用來裝備殖民地部隊,以便讓英國那些經常陷入土著圍攻的殖民地軍隊裝備更有效的連發武器。

向全世界證明機槍在近代戰爭裏的可怕效果的是日俄戰爭,旅順口圍攻戰裏俄國和日本都大量裝備機槍,讓觀戰的各國軍官對這種武器的瘋狂殺傷力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日俄戰爭留給觀察的各國軍事代表團的另一個深刻印象,是旅順和奉天兩次戰役裏日本莫名其妙的勝利。這兩次戰鬥日本的勝利讓歐洲各國負責研究機槍戰術的參謀中間瀰漫着一種奇怪的思想。

旅順、奉天兩次戰役裏日本在兵力上都不佔優勢,但日本不斷的進攻居然就取得了勝利,讓這些人開始迷信精神的力量。於是他們在研究機槍效能和步兵對機槍的應對戰術時,也就把這種精神力量崇拜帶進了研究過程中。其結果是1914年之前的法國參謀部認為機槍的殺傷距離並不遠,最多隻有幾百米,而步兵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跑過這幾百米就能戰勝機槍。照這個邏輯步兵快速進攻可以戰勝機槍,那麼騎兵當然也可以,騎兵跑起來的速度比步兵可快多了。所以雖然1905年的日俄戰爭當中機槍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效能,而且在此後的幾年間機槍的射速還得到更大的提升,但是一戰所有的交戰國都保持着騎兵。

除此之外騎兵之所以能夠被保留,對機槍殺傷力認識不足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騎兵本身得以存在並不單單因為騎兵在實戰中有良好的表現。相反騎兵是老歐洲社會體制的一部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國當中,英、法、俄、德、奧、土這六強裏只有法國一家是共和國,其他五強都是君主國。而君主國的存在就意味着這些國家裏的貴族都保持着相當強大的影響和社會威望,而軍人是君主和貴族的天然職業。

德意志帝國的前幾任帝國宰相都以軍人的形象示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威廉二世也總是穿着軍服。在20世紀初,德意志帝國的宰相貝特曼-霍爾維格穿着後備軍騎兵軍官制服騎着馬,從皇帝的看台下經過接受檢閲。威廉二世站在看台上為他的帝國宰相高聲喝彩,這個場面就顯示了君主國和軍隊的緊密聯繫。再比如1913年萊比錫戰役紀念柱揭幕儀式,當時圍繞在威廉二世身邊的幾十位德意志各邦的君主和王室成員當中只有薩克森-阿爾滕堡的公爵一個人沒有穿軍服。

騎兵是什麼時候退出現代戰場的?為什麼二戰時很多國家還保留騎兵部隊? 第2張

1913年萊比錫大會戰紀念碑揭幕式上威廉皇帝被他的軍服同僚們簇擁

雖然君主和貴族都天然是軍人,但軍人和軍人也不一樣,最簡單的是兵種,陸海空三軍裏當時還沒有空軍。而海軍需要開船需要懂技術,還可能常年不能上岸,這對貴族來説要求太高了。所以可以發現德意志帝國的海軍雖然也有很多軍官是貴族,但像提爾皮茨這樣的人貴族身份就是賜封的,因為真正的貴族並不願意當海軍軍官。

而在陸軍裏基本的三個兵種步兵、騎兵和炮兵裏,炮兵需要算彈道得懂數學和幾何,這對貴族來説也太麻煩了。而且炮兵這兵種唯一的好處就是有輛彈藥車可以存點小酒兒,行軍的時候可以坐在炮車上省點力氣。但是缺點卻很多,首先是大炮的聲音太大,耳朵容易震壞(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耳朵就是在檢閲炮兵時被震壞的),所以炮兵之間説話基本靠喊,其次在舊式大炮的年代,大炮一開硝煙瀰漫,不分士兵和軍官人人都弄的黑頭土臉,對貴族來説也太過分。所以你們觀察一下十九世紀的名人如果是炮兵軍官出身,像拿破崙這樣的十有八九是窮人家的孩子。

騎兵是什麼時候退出現代戰場的?為什麼二戰時很多國家還保留騎兵部隊? 第3張

拿破崙

騎兵就不一樣了,騎兵的軍服好看,而且不是一般的好看。托爾斯泰有一次看見隊驃騎兵走過,都不由得稱讚“真帥啊!”他的朋友問他“你這樣的自由主義者怎麼誇沙皇的鷹犬帥呢?”他的回答是“就是帥啊!”騎兵是君主國武裝力量的象徵,從軍服、到武器、到馬靴、到踢馬刺都是經過兩三百年的精心設計的。男人穿上騎兵制服本身就魅力暴漲,這一點從十九世紀的小説裏也能看得出來,《傲慢與偏見》裏女主的妹妹跟誰跑了?一個騎兵軍官!《葉普蓋尼-奧涅金》裏連斯基死後他的女朋友跟誰跑了?還是一個騎兵軍官!

騎兵是什麼時候退出現代戰場的?為什麼二戰時很多國家還保留騎兵部隊? 第4張

騎兵軍服不但男人穿了好看,其實女士穿起來也不含糊

但是騎兵軍官也不能讓你白當,國家知道騎兵的好處,自然就得讓你給點補償,比如英國的騎兵軍官是要花錢買的,英國那個在克里米亞搞無腦衝鋒的卡迪根伯爵的騎兵旅長就是花錢買的。其他國家不好意思這麼直白的賣官,英國後來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於是就從制度上要錢,比如説你當了騎兵軍官,好啊你總得給自己買幾匹馬吧。你的馬總不能讓國王出錢吧?你得馬要刷要遛還要喂總不能也讓國王給你出錢吧?所以就得你自己來!這其實就不是普通人家能負擔的了。所以到1900年前後,即使是貴族家庭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當騎兵軍官。第一是花費大、第二是大家都知道騎兵是敗家子乾的,晉升也不容易。到這個時期學習好的貴族子弟也原因考炮兵科了,其次是步兵,只有實在不行的才去當騎兵。比如説威廉二世皇帝的那個好哥們奧伊倫堡侯爵就是騎兵軍官,他夏天進騎兵學校,第二年就已經通過了軍官考試成了體面的騎兵軍官了。未來的首相温斯頓-丘吉爾靠步兵沒考上才進了騎兵科,為這個他爸爸財政大臣倫道夫-丘吉爾還衝他大發雷霆。

騎兵是什麼時候退出現代戰場的?為什麼二戰時很多國家還保留騎兵部隊? 第5張

輕騎兵少尉温斯頓·丘吉爾

騎兵真正退出歷史舞台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次戰爭裏尤其是在西線,運動戰已經不存在了,雙方的幾百萬軍隊就在西線漫長的戰壕裏為了幾百米的陣地反覆爭奪,這樣的戰場上騎兵根本起不了作用。所以到戰爭中期,騎兵已經大部分被廢除,剩下的少數騎兵只是作為榮譽性部隊,負責給德皇開路這種工作了。而奧匈帝國是在1916年徹底廢除了帝國的騎兵部隊,所有的騎兵都編入步兵部隊,騎兵軍官在接受幾個月的培訓之後成為步兵軍官。

但是為什麼到二戰很多國家還保持着騎兵呢?比如很多人提到的波蘭,事實上德國自己也保持着騎兵部隊。甚至連武裝黨衞軍裏也有騎兵師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東線和西線的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整條戰線就是從阿爾薩斯洛林到北海之間的這條戰線,在這條戰線上的兵力已經嚴重超標,雙方根本沒有迂迴和包抄的機會,只能機械地對抗。而東線的戰場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相比西線的兵力這裏的人要少得多,而空間卻寬廣的多。所以一戰最有史詩色彩的攻勢“布魯西洛夫攻勢”就是在這裏爆發的。在東線雙方都打出了十九世紀式的運動戰。騎兵自然就有自己舞台和市場。而當戰爭結束,新建立的國家在組織自己的軍隊時,自然也要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所以波蘭人肯定要組織自己的騎兵。

而且東線的地理環境和西歐不同,《俄國史教程》第一卷在綜述俄國西部的地理環境的時候,有一句非常棒的話説“整個俄國西部其實就是一片平坦的海牀,因為海水退去露出了地面,這就形成了東歐大平原。”在這樣的環境裏騎兵永遠都有自己施展的舞台。

騎兵是什麼時候退出現代戰場的?為什麼二戰時很多國家還保留騎兵部隊? 第6張

兩戰之間很多中歐和東歐國家都保留了自己的騎兵部隊

騎兵被保留的另一個意義在於,機械化其實到1939年依然只是停留在紙面上,1941年的德國軍隊最重要的牽引力依然是畜力。既然無法提供足夠的汽車坦克和裝甲車,那麼相比徒步或者坐馬車前進的步兵,騎兵在開放式空間裏就始終有更大的戰鬥力。而且汽車燒油和保養是有案可查的,而馬吃了多少草或者馬病了怎麼治卻全憑良心和經驗。所以各級軍官從馬身上撈錢比從裝甲車上撈錢來的容易。這也是為什麼包括德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到二戰都保持着自己的騎兵的原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