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真實紀曉嵐的“不倒翁”生涯:貪官和珅的忘年交

真實紀曉嵐的“不倒翁”生涯:貪官和珅的忘年交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帝面前的每個大臣,幾乎都知道“明哲”才能“保身”,也大都想明哲保身免於被逆向淘汰,然而明什麼“哲”才能保身?就未必每個人都有到位的悟性。

就拿被當代歷史劇熱捧的紀曉嵐來說,這個被當代編導譽爲“智慧化身”的大清國家圖書館館長,一度在皇帝面前擺不正位置,被皇帝大罵一頓後,方纔對號入座,找到了“哲”之所在,遂固寵三十餘年,成爲朝堂之下的不倒翁。

史書記載:一次紀曉嵐爲好友向皇帝求情,內容涉及國家大事,乾隆勃然大怒,當即罵道:“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

紀曉嵐是乾隆皇帝的陪讀(侍讀學士)。他仗着皇帝對自己才學的賞識,以爲可以“參政議政”,屢次就國家大事向乾隆進諫,終遭乾隆一頓臭罵。一席話罵得“鐵齒銅牙”幡然猛醒。皇帝並沒有把他當成獨當一面的重臣,而只是把他當作給皇帝解悶的戲子一樣。從此,他找到了自己位置,知道了明什麼“哲”才能保身--像鸚鵡那樣去生存。

真實紀曉嵐的“不倒翁”生涯:貪官和珅的忘年交

網絡配圖

鸚鵡的生存哲學,核心內容只有一句話:主人養我爲學舌。在皇帝眼裏,所謂的不倒翁與皇家戲臺前的戲子沒什麼本質的不同。主要功能是爲皇帝提供精神上的服務、讓皇帝開心,而不是幫皇帝“輔政”。

無法“當家理政”、“參政議政”的文人,便逐漸如紀曉嵐一樣,接受皇帝對自己的定位,把聰明才智用於拍馬上,將“兼濟天下”的理想轉化爲確保自個兒富貴榮華的實踐上。這樣一來,富有才氣、富有創意、富有“生機”的拍馬便成爲中國官場的一大特色,一大“亮點”。

乾隆皇帝50歲生日時,紀曉嵐趁機奉上一聯:“四萬裏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裏;五十年聖壽,自今而後,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這樣的賀聯確實“震古爍今”,足見紀曉嵐的拍馬手段已臻化境,神出鬼沒。

關於紀曉嵐的“不倒翁”生涯的作爲,據史書記載,只有四庫全書的編輯工作可圈可點,再者就是在對對聯上比別人快一點。紀在政治上毫無作爲,僅是偶爾陪乾隆聊天解悶的一個“票友”式的角色。然而,就是這樣的“票友”加“鸚鵡”角色,使紀免於淘汰,一直維繫到81歲壽終正寢。

當現代觀衆還在爲紀曉嵐大戰大貪官和珅拍案叫好時,殊不知歷史上的那個“鐵齒銅牙”其實是個仕途上的老滑頭,否則,他不可能成爲明爭暗鬥甚於歷朝的大清官場裏的不倒翁。

真實的歷史完全是另一種全非的面目:

紀曉嵐和和珅這對“冤家”是對“忘年交”,一對官場滑頭。只不過從年齡區分,一個是老滑頭,另一個是小滑頭。老滑頭紀曉嵐看出乾隆偏愛和珅,所以不時拉近與和珅的關係,投其所好,傳授些過來人的“滑頭經”。小滑頭和珅投桃報李,對這位知趣明哲的“老同事”多加了關照,乃至“老同事”八十了尚在官場不倒。

真實紀曉嵐的“不倒翁”生涯:貪官和珅的忘年交 第2張

網絡配圖

紀曉嵐的不倒翁政治生涯,使我想起了古代倡優。

倡優者,戲子也。現代稱爲演員。當然,無論是地位還是聲望,古代的戲曲演員遠遠無法同今人相比。司馬遷曾憤然地說自己的先人“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從側面道出了倡優的低賤身份。他們常遭歧視,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羣體。

倡優的人生軌跡上滲透了血淚辛酸,讀之令人斷腸。記得侯寶林老先生的《關公戰秦瓊》,每次聆聽,都能感到那“含淚的微笑”若隱若現。其中京劇演員們的無奈與悲憤,絕非相聲大師的杜撰。但倡優沒有話語權,他們甩甩衣袖,耍耍身段,卑微的生命於是在滿堂喝彩中化作觀衆的大笑抑或幾滴假戲真做的眼淚。倡優用戲曲影射人間悲歡,又在現實的悲歡里老去了紅妝,很是輕飄的消散在風裏。沒有多少人再關注他們的去處,戲裏光彩照人的主角是戲外受盡欺凌的玩物。

然而,一些有精神上追求的倡優並不滿足於娛人,他們在政治訴求上有正義感,而且要表達出來。。

秦朝有個倡優叫優旃,他竟敢在暴君頭上“動土”。秦始皇曾心血來潮,想建造一所動物園,規模大到東至函谷關,西至雍、陳倉。優旃便說:“好極了,在動物園裏多豢養些珍禽異獸,如果敵人從東方來侵犯,就讓麋鹿去抵抗吧!”秦始皇遂作罷。

唐朝有倡優成輔端,爲諷政獻出生命。唐貞元十九年關中大旱,分明民不聊生,京兆尹李實卻欺瞞唐德宗說:“今雖大旱,而谷甚好”,致使朝廷減免租稅的詔令成爲一紙空文,官吏橫徵暴斂如故。倡優成輔端看不過去,把他的惡行編成歌謠予以嘲諷。李實是炙手可熱的權臣,頓時怒不可遏,誣賴成輔端誹謗朝政,將他活活杖死。

真實紀曉嵐的“不倒翁”生涯:貪官和珅的忘年交 第3張

網絡配圖

明朝有個倡優叫阿醜。明憲宗寵信汪直,這個阿醜在給憲宗演戲時扮醉鬼謾罵,旁人喊:“皇帝駕到!”醉鬼不加理會。復喊:“汪太監到!”醉鬼乃慌忙躲避雲:“我不知有天子,但知有汪太監也!”這是冒着生命危險的政治譏笑。

就精神品質而言,紀曉嵐不如倡優,因爲皇帝面前的戲子還有關心國家興亡的,而在紀曉嵐的“事蹟”中,只留下了與乾隆皇帝插科打諢的“對聯佳話”,竟無一篇政治上的策議與行動。對於鉅貪和 ,他不僅不敢彈劾,反而極盡巴結之能事,如此不倒翁,於己有利,於民無助。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