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宋朝最幽默的官員臨終前竟被蘇東坡幽了一默

宋朝最幽默的官員臨終前竟被蘇東坡幽了一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攽是宋仁宗慶曆年間進士,歷任曹州、兗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著名詩人和史學家。他的詩歌清新優美,多首被選入當今學生課本和試卷,如《新晴》:“青苔滿地初晴後,綠樹無人晝夢餘。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一詩,就多次成爲高考模擬試卷的詩歌鑑賞題。劉攽潛心史學,與司馬光同修《資治通鑑》,任副主編,撰寫漢史部分,另有《經史新義》、《五代春秋》等史學著作多部。這樣一個有詩歌情懷、做正經學問、經多崗位鍛鍊的官員,生活中卻從來沒正經,不但喜歡拿同僚的名字打趣,更喜歡給那些大臣們下套、擡槓、逗哏,幽默戲謔,樂此不疲,算得上宋朝最幽默的官員吧。

宋朝最幽默的官員臨終前竟被蘇東坡幽了一默

網絡配圖

宋神宗年間,劉攽知太常禮院,與學士孫覺、孫洙交好。一次,孫洙向劉攽求書法,劉攽寫好後,讓小吏給送去,孰料小吏張冠李戴,送給了孫覺。孫洙求而未得,不免催問了一回。劉攽奇怪,不是送去了嗎?一問才知小吏把該送孫洙的送給了孫覺,此學士非彼學士。劉攽對小吏說:“你不知道以鬍鬚區分二位孫學士嗎?”小吏回答:“都有鬍子,不好分辨。”劉攽說:“既然都有鬍子,何不以高矮胖瘦區分呢?孫覺高而胖,可稱大胡孫學士,孫洙矮而瘦,可稱小胡孫學士。”還有一個酷暑天,祕閣校理王安國騎馬去上班,他體胖好出汗,一路顛簸,下馬後大汗淋漓,劉攽見狀,逗笑說:“君真所謂汗淋學士也。”於是,大胡孫,小胡孫,汗淋學士,就這樣在同僚間叫開了。

據南宋徐度《卻掃編》記載,劉攽與王安石要好,每相遇,必交談終日。當時,王安石已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一天午後,劉攽到王安石府上拜訪,王安石恰好在用餐,遂讓小吏引去書房歇息。劉攽落座後,見書桌硯臺下壓着一份文稿,好奇地取出一看,原來是王安石草擬的一篇《兵論》。劉攽記憶力強,過目成誦,這篇文章看一遍就記住了。又一想,自己以庶僚拜見宰執大臣,就這樣隨隨便便坐在人家書房裏,似乎不合禮數,隨即退出書房,在外面的廂房候着。

王安石吃完飯出來,見劉攽還在外面呆着,便邀請他去書房坐,兩人天南海北,交談甚歡。後來,王安石說:“先生最近有什麼大作?”劉攽回答說:“近作《兵論》一篇,不過才完成草稿。”王安石好奇地問:“文章都有哪些觀點呢?”劉攽暗笑,便把剛纔王安石《兵論》裏的觀點和理由複述了一遍。王安石不知道劉攽看過自己的文章,他又一貫以文章推陳出新、不入流俗爲傲,聽到自己的文章與劉攽的觀點一致,內心十分沮喪,好一陣沉默,然後慢慢從硯臺下取出自己的草稿,撕成粉碎。這個喜歡下套的劉攽,玩笑間卻讓王安石的文集裏,從此失去了這篇也許是經典傑作的《兵論》,真是害人不淺。

宋朝最幽默的官員臨終前竟被蘇東坡幽了一默 第2張

網絡配圖

劉攽與王安石雖然交情甚好,但他反對王安石變法的態度卻非常堅決。他多次上書宋神宗,反對變法,還寫了一封信給王安石,直指新法尤其是“青苗法”在施行過程中的弊端,王安石卻絲毫不爲所動。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富國利民,因此,言談中往往“利”字當先,爲許多清高的士大夫所鄙薄。有一次,同僚閒談,有人向王安石獻計說:“放掉八百里梁山泊的水用來造田,當獲利無窮。”有思維慣性的王安石沒意識到這是人家拿他開涮,興奮地問道:“那破堤後,梁山泊的水何處可容呢?”劉攽在場,立馬接上話茬兒,一本正經地說:“在梁山泊的旁邊,再掘一個八百里泊,就可容了。”王安石聽後大笑,幡然醒悟。

劉攽說話,常常出人意表,幽默中見智慧,奇崛中見鋒芒,鞭辟入裏,一針見血,次次把同僚譏諷得體無完膚。他曾在門下省任給事中一職,這是一個給文件把關的職位,皇帝下詔、大臣上書,如認爲失宜或者錯誤的,由給事中駁正。當時,侍讀學士鄭穆以年老提出退休申請,申請傳到劉攽手頭,他問身邊的同僚,鄭穆學士今年高壽?回答說七十三歲。劉攽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才七十三,那千萬不能同意他的退休請求,且讓他留伴八十四歲的。”原來,在宋哲宗的邀請下,已年過八十、退休多年的老領導文彥博又重新出山,擔任宰相。宰相是朝廷重臣,需要思維敏銳、精力充沛,一個頭眼昏花、行將就木的耄耋老人,如何能處理好軍國大事呢?劉攽此語,實際上是譏笑文彥博尸位素餐、貪戀權位。後來,文彥博聽說了,“甚不懌”,非常不高興。

劉攽話語的確有其刻薄的一面,因此得罪了不少朝廷大臣。比如,他以君子之心待王安石,但王安石見劉攽反對變法,便毫不留情地把他逐出了朝廷,貶爲泰州(今江蘇泰州市)通判。《宋史•劉攽傳》說他:“爲人疏俊,不修威儀,喜諧謔,數用以招怨悔,終不能改。”雖然經常因言獲罪,屢屢遭到打擊報復,但劉攽本性難移,始終不改。他不在乎人家怎麼看他,也不在乎人家怎麼貶他,然而,他卻非常在乎人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詼諧幽默的言語刻薄他,鬥嘴敵不過、鬥智拼不贏,這纔是他最在乎的。

宋朝最幽默的官員臨終前竟被蘇東坡幽了一默 第3張

網絡配圖

劉攽與蘇東坡來往一生,最爲投契,堪稱金石之交。兩人經常在一起詩酒唱酬,樂不知返。劉攽晚年患風疾,也就是麻風病,鬚眉脫落,鼻樑斷壞,但這並沒有影響他與朋友們吟詩暢飲的雅興。一次,幾個好友在劉攽家聚飲,席間商定套用古人聯句相戲,輪到蘇東坡時,他用劉邦的《大風歌》拿劉攽的病相打趣說:“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猛士兮守鼻樑。”劉邦劉攽同音,而翻改的聯句既合韻律又合情境,聞者紛紛笑倒,唯獨劉攽恨悵不已,他恨的不是病情遭到戲謔,他恨的是戲謔了別人一輩子,人之將死,卻被蘇東坡狠狠地戲謔了一回。

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劉攽病故,是年67歲。蘇東坡在《記故人病》一文中說:“十月十二日夜,一鼓後,故人有得風疾者,急往視之,已不能言矣。死生陰陽之爭,其苦有甚於刀鋸木索者。餘知其不可救,默爲祈死而已。嗚呼哀哉!”表達了對這位至交深切的哀痛和眷戀之情。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