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古代作品中常見六種毒物:斷腸草 見血封喉

古代作品中常見六種毒物:斷腸草 見血封喉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斷腸草

古代作品中常見六種毒物:斷腸草 見血封喉

斷腸草又名鉤吻,還稱胡蔓藤、大茶藥、山砒霜、爛腸草等。它全身有毒,尤其根、葉毒性最大。斷腸草是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炭灰,再用鹼水和催吐劑,洗胃後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後服用可解毒。斷腸草主要分佈在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省份,它喜歡生長在向陽的地方。

斷腸草能殺人於無形,據文獻記載,當年“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神農氏,最後就是嚐了斷腸草斷送了自己的性命的。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有記載:“斷腸草,人誤食其葉者死。”在古代,人們往往把服用以後能對人體產生胃腸道強烈毒副反應的草藥都叫做斷腸草。

鴆酒

鴆酒,也叫酖酒,早在《左傳》中就已提到。用鴆鳥的羽毛劃過酒,酒即含有劇毒,就是鴆酒,毒性很大,飲之令人立即斃命。鴆毒毫無顏色和異味,毒性卻能夠盡數溶解於酒。當然這只是個被誇大了的傳說,事實上有許多毒酒並不是僅僅用鴆的羽毛劃過的,而是在酒中同時摻入了某種毒物(例如烏頭、毒箭木、毒芹汁等等),不過人們習慣上也都叫它鴆酒。

古代的一些史籍如《史記》、《漢書》、《南唐書》等裏面,有很多關於以鴆酒賜死和飲鴆酒自殺的記載,“懼鴆忍渴”、“飲鴆止渴”等典故就源於此。如《南唐書·申漸高傳》就記載了這樣的一則故事:南唐皇帝李升顧慮大臣周本威望太高,難以控制,想誅殺之。有一次,李升倒了一杯“鴆酒”賜給周本。周本察覺了皇上的意圖,用御杯分出一半酒說:奉給皇上,以表明君臣一心。李升當即色變,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爲帝王演戲奏樂的優人申漸高見此情景,一邊跳舞一邊走了上來,接過周本的酒說:請皇上把它賜給我吧。說畢,一飲而盡,將杯揣在懷中走了。李升立即暗遣人帶着解藥去給申漸高,但是未等藥到,申漸高已經“腦裂”而死。

鶴頂紅(砒霜)

在古代的一些小說中,丹頂鶴頭上的“丹頂”,常常被認爲是一種劇毒物質,稱爲“鶴頂紅”或“丹毒”,一旦入口,便會致人於死地,無可救藥。但據現代研究者試驗,丹頂鶴頭頂的紅色部位並無毒性。

且鶴肉、鶴骨和鶴腦皆無毒並可入藥,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藥。比方鶴腦,可增強目力,使人夜能見物。

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爲紅信石是紅色的就用了鶴頂紅這個名字,傳說古時爲官者將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時用來自殺。如法國皇帝、著名的軍事家拿破崙·波拿巴就是死於砒霜。劉繼興考證,在拿破崙死後,科學家們才從他的身上檢驗出砒霜,並意識到這種有毒物質的致死作用。拿破崙剛死的時候,官方的定論是他患胃癌而死。但一些科學家卻認爲,拿破崙臥室的壁紙中含有一種綠色的塗劑,隨着壁紙逐漸受潮腐爛,這種塗劑中摻雜的砷成分就會逐漸氧化並以蒸汽的形式揮發出來。這纔是導致拿破崙死亡的根本原因。

夾竹桃

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種叫夾竹桃苷的有毒物質,人畜誤食可致命。該物種爲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莖、葉、花朵都有劇毒,新鮮樹皮的毒性比葉強,乾燥後毒性減弱,花的毒性較弱。人中毒後初期以胃腸道症狀爲主,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進而出現心悸、脈搏細慢不齊等心臟症狀,神經系統症狀則有流涎、眩暈、嗜睡、四肢麻木等。嚴重者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死亡。動物中毒症狀與之類似。

見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樹”,我國海南與雲南西雙版納植物園中可見。是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代爪哇曾有個酋長用塗有一種樹的乳汁的針,刺扎“犯人”的胸部做實驗,一會兒,人窒息而死,從此這種樹聞名全世界。我國給這種樹取名叫“見血封喉”,形容它毒性的猛烈。這種樹皮破後流出的白色乳汁,有急速麻痹心臟的作用。古人常把它塗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中箭的人或獸只能走三五步就倒斃。如果不小心讓這種白色乳汁濺入眼內,眼睛就會頓時失明。

曼陀羅

曼陀羅廣泛分佈於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我國各省區均產。曼陀羅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多野生在田間、溝旁、道邊、河岸、山坡等地方。

曼陀羅是有毒草本,夏秋開花,花冠漏斗狀。又名風茄花、洋金花、山茄花。曼陀羅花全株有毒,以果實以及種子毒性最大,幹葉的毒性則比鮮葉小,其葉、花、籽果、莖均可入藥。必須注意的是,曼陀羅不是曼佗羅,“陀”和“佗”一字之差,確是雲泥之別:前者是毒品,後者是茶花。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