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明朝十六帝:史上最任性的王朝,最個性的帝王

明朝十六帝:史上最任性的王朝,最個性的帝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自開國共有17個年號,明英宗朱祁鎮因爲“復辟”,所以一人獨有兩個年號(正統、天順),但歷史一般將明朝作爲十六帝。

至於“南明”流浪政權,此處不贅。

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朱元璋出身貧民,靠自身的努力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建立了明朝,可以說是劉邦一類的英雄人物。作爲君主,朱元璋本身是十分勤勉的一位君主,而且相對來說,是比較節儉的一位君主。但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這給他的繼任者留下了極大的隱患,即君主必須是像他一般勤勉的,但他沒有考慮到皇宮中出身的皇子往往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

第二帝:明惠帝朱允炆

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1398年登基,在位4年。建文帝的性格很像他的父親朱標,對他的一般評價評價是一位溫和並且寬厚的君主。1403年發生“靖難之變”,被燕王朱棣篡奪帝位。明史記載“帝不知所終”。

第三帝:明成祖朱棣

年號“永樂”,1402年通過政變奪權,在位22年。明成祖朱棣,是一位很有作爲的君主,派遣鄭和下西洋,使得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出現前所未有的盛況。他本人則多次直接率軍與蒙古人作戰,消除蒙古對北方邊界的威脅。最後死於北征途中。

第四帝:明仁宗朱高熾

年號“洪熙”,1424年登基,享位只有1年。性格溫和,施行“恤民之政”,這無疑是一項有利於社會休養生息的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由他開始,明開始進入鼎盛的“仁宣之治”。

第五帝:明宣宗朱瞻基

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0年。宣德帝曾對臣屬們談到致治在於用人:君子進,小人退,人君大有爲;小人進,君子退,人君就不能有所作爲。“君子小人之進退,人君之用舍”,“有關世道如此,豈可不慎?”,宣宗可以說是個勵精圖治的有爲之君,他的致治用人的思想在宣德年間得到了切實的貫徹。

第六帝:明英宗朱祁鎮

年號“正統”、“天順”,1435年即位,此人曾先後兩次作皇帝,在位23年。朱祁鎮即位之初,宣宗時代留下的大臣主持大局,情況還是很不錯,但當這些大臣先後老去後,情況就變得惡化,朱祁鎮一生極信任宦官王振,最終釀成“土木堡之變”,被瓦拉軍隊俘虜。被放回後,被軟禁在南宮,後經過奪門之變,重新即位。英宗第二次繼位之後,比第一次即位時要好很多,去世前廢除了宮女殉葬的惡習。

第七帝:明代宗朱祁鈺

年號“景泰”,1449年發生“土木堡之變”,其兄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在特殊背景中即位,後在病危時被奪去帝位,在位8年。明景帝朱祁鈺,受命於危難之際,知人善任,在外依仗于謙,在內信任興安,不近聲色,粉碎了瓦喇對北京的進攻,迫使瓦喇放回明英宗。朱祁鈺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轉危爲安,可謂是英明之主。

第八帝:明憲宗朱見深

年號“成化”,1465年即位,在位23年。成化帝他是英宗的太子,景帝即位後被廢,英宗復位後又被立爲太子,早年的經歷可以說是相當複雜,所以朱見深的一生都表現的相當孩子氣,終其一生都依戀比他大17歲的萬貴妃,當萬貴妃死後不久,憲宗爲之嘆道:“萬使長去,吾亦安能久矣。”憂鬱而死。初年爲于謙平冤昭雪,恢復景帝帝號。

明朝十六帝:史上最任性的王朝,最個性的帝王

第九帝:明孝宗朱祐樘

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在位期間,努力扭轉憲宗時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爲人正直的賢臣,使明朝再度中興並發展爲盛世,史稱“弘治中興”。可惜這位皇帝身體太差,35歲就與世長辭。

第十帝:明武宗朱厚照

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即在民間故事裏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武宗15歲即位,寵信劉瑾,設立豹房,所行之事多荒謬不經,爲世人所詬病,個性極強。他最大的理想是做大將軍,所以他一生中給自己封了好幾個將軍頭銜。武宗雖是荒唐,但在大事上一點也不糊塗。武宗處事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大敗蒙古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這些都是正德年間大事。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

第十一帝:明世宗朱厚熜

年號“嘉靖”,1521年因爲明武宗朱厚照無子,以近支皇室身份即位(武宗的堂弟),在位長達45年。早期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後史譽之謂“中興時期”。後期崇信道教,並癡迷於煉丹,致使後來發生“壬寅宮變”,之後不再理政。

第十二帝:明穆宗朱載垕(音hòu)

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明穆宗寬仁大度,勤儉愛民,留心邊陲之事,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可以稱之爲明主。但沉迷媚藥,玩樂不知節制,身體每況日下,終年三十六歲。

第十三帝:明神宗朱翊鈞

年號“萬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神宗10歲登基,前十年,由張居正主政,政局穩定清明;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後期縱情酒色,後期罷朝近30年,政府功能幾陷停頓;黨爭嚴重。

第十四帝:明光宗朱常洛

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僅僅一個月。朱常洛當太子時發生梃擊案;服用李可灼進獻的紅丸之後,即位三十天的暴斃,史稱紅丸案。暴斃不久,魏忠賢等人意圖把持朝政,堅持讓李選侍待在乾清宮,導致楊漣、左光斗等人反對,最後李氏移居噦鸞宮,史稱移宮案。明末三大案,無不與光宗緊密聯繫,使得他傳奇色彩頗爲濃厚。

第十五帝:明熹宗朱由校

年號“天啓”,1620年登基,在位8年。熹宗好木工,被稱爲“木匠皇帝”。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造成空前的宦官專政,政治極其黑暗。天啓七年(1627年),落水生病的熹宗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

第十六帝:明思宗朱由檢

年號“崇禎”,1627因其兄熹宗無子,以親王即位,在位17年。繼位後,誅殺魏忠賢,頗爲勤政,勉力振作,無奈積重難反,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又崇禎性多疑,剛愎自用。終於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時年35歲。死前於蘭色袍服上大書“勿傷百姓一人”。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