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老公”不是“丈夫” 古代“老公”是什麼

古代“老公”不是“丈夫” 古代“老公”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將丈夫稱呼爲“老公”大概始於香港。改革開放之後,傳入內地,現在內地有許多結過婚的女人也學會了這一稱呼,常把自己的丈夫叫“老公”,並以此稱呼爲時尚。其實,“老公”這個詞,早在明清兩朝時就是一句罵人的話了。那時候,太監氾濫,有些太監殘留着花心,仍喜歡逛妓院,但錢是花了,卻沒辦法功德圓滿,於是就胡亂摸,胡亂掐,想方設法地折磨妓女,以解心頭之癢。北京妓女最怕碰到這種嫖客,私下裏就叫他們“老公”,實是一種蔑視辱罵。香港人不瞭解歷史,不清楚內情,就學了來,把自己的丈夫叫“老公”。據說,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竟然還拍攝一部名叫《老公萬歲》的電視劇。

中國古代時,太監也稱宦官、寺人、黃門、貂璫。尊稱爲內官、內臣、中官、中貴的;卑稱爲內豎、閹宦、太監、閹人。民間對太監則俗稱“老公”。據《棗林雜俎》記載,李自成進北京後,就有“打老公”一說。古典名著《紅樓夢》第八十三回中也有這樣的說法:“門上的人進來回說:‘有兩個內相在外,要見二位老爺。’賈赦道:‘請進來。’門上的人領了老公進來。”清代小說《官場現形記》第九回中也說:“他就立刻進京,又走了老公的門路。”

兩漢魏晉時,“老公”曾是老年人的通稱。據《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記載:“七十老公,反欲何求!”《宋書·蕭思話傳》中說:“既久廢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嘆息。”《北齊書·彭城王浟傳》也說:“徵爲侍中,人吏送別悲號;有老公數百人相率具饌。”

後來“老公”也成爲對老年人的蔑稱。據《南史·賊臣傳·侯景》記載:“請兵三萬,橫行天下;要須濟江,縛取蕭衍老公,以作太平寺主。”《北史·高隆之傳》中說:“帝將受禪,大臣鹹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銜之。因此大怒,罵曰:‘徐家老公!’令壯士築百餘拳,放出。”

古代“老公”不是“丈夫”  古代“老公”是什麼

其實,中國從古至今有許多對丈夫的具有美好寓意的稱呼,譬如“郎君”。唐朝大詩人李白就有“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的詩句。這個“郎”指的就是丈夫。在“良”字旁邊加個“阝”,就是“郎””;在“良”字左邊加“女”,就成“娘”。“郎君”爲丈夫,“娘子”爲妻子,夫妻關係可謂相當“良好”。這種稱謂,大約跟現在的“哈尼”、“小甜甜”差不多吧?

再譬如“官人”。官人是兩宋時代男人的稱謂。南北文化交流時期,夫妻間的稱呼自然也較多。在宮廷中出現了“官家”一詞;而在平民百姓中,便有了“官人”這一稱謂。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爲“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門大官人。從這個稱呼也可看出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個新臺階。當官的當然是管人的,家裏的“官人”當然就是管家裏的老婆的了。

又譬如“相公”。常看戲劇的人都知道,無論青衣,還是花旦,在臺上都會拉長了音叫“相公”。這比“官人”又進了一步,已經不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

還譬如“先生”。近代有稱“丈夫”爲先生的。這其中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並不是指古代稱呼中的“父兄”、“道士”這兩重意思,而是指其最基本的含義“老師”。《辭海》中“先生”條目下記載:“《禮記·曲禮上》:‘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也引申爲對年長有德業者的敬稱。有時,也泛用爲對人的敬稱。”由此可見,這一稱謂,除指某些特定的身份,如丈夫等對象之外,是隱含着職業、年齡方面因素的。換言之,所謂的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學識而又年事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從中可見男性尊嚴。至今在海外華人中,以及港臺地區都還在廣泛地使用。

還譬如“愛人”。稱呼丈夫爲“愛人”始於上世紀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一些受新文化運動薰陶的知識分子開始用“愛人”這一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裏的”、“做飯的”等有歧視色彩的稱謂,但使用“先生”、“太太”、“小姐”,又顯得有“資產階級”色彩,於是“愛人”便被廣泛地使用。

當然,丈夫還有諸如“我們家的男人”、“我們家那口子”、“孩子他爸”、“我的對象”等稱呼,但是這些稱呼雖然有些委婉親熱的意味,但頗具曖昧色彩,而且已缺少尊敬的意思。儘管如此,但這些稱呼恐怕也要比稱呼“老公”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