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小國是如何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的?

古代小國是如何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帝國固然輝煌,但是小國也有小國的生存方法,就比如自杞國,這個國家北宋時期宋王朝的一個附屬國,大概位於今天我國的雲貴高原、廣西一代,是個少數民族政權。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各位朋友講講古代小國是如何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的。

公元九世紀,剛剛建立的自杞國爲了尋求宋朝的庇護,主動稱臣納貢,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周邊環境,慢慢發展成爲一個位於大理國和宋王朝中間的穩定的國家。

及至十二世紀,金兵南下,靖康之變後,金朝和南宋的局勢日益焦灼。金人是北方遊牧民族,尤善騎射。南宋想與之匹敵,必須有足夠的優良戰馬。可是南方地區沒有理想的牧場,自然也難培育出合適的戰馬。所以南宋朝廷就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向鄰國購買這條道路上。

古代小國是如何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的?

當時西南的大理國盛產良駒,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就這樣寫道:“蠻馬出西南諸番……大理馬爲西南番之最。”於是處於宋朝西南邊境的邕州的刺史每年都會多一個任務,就是派人去大理國買馬。

當時的雲貴高原是未開化的世界,令人談之色變的煙瘴之地,道路崎嶇更兼熱帶的蛇蟻肆虐。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去大理的西南道路就更是難上加難了。因此每次去買馬的官員往往歷經千辛萬苦,卻還不一定能把馬匹都平安帶回。

這時自杞國就看準了商機,向宋朝官員推薦自己的馬。宋朝官員一看自杞國的馬匹質量不比大理馬差,雖然價格要高一些,但扣除掉各種雜七雜八的損耗,算下來成本也差不多。最關鍵的是不用跑這麼遠的路就能買到,何樂而不爲呢?於是就與自杞國達成了長期購馬交易,還在離自杞國更近的宜州也開放了交易點。

古代小國是如何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的? 第2張

事實上,自杞國根本就不產馬,他們的馬就是從大理國買來的,再加價轉手賣給南宋,可以說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了。《宋史》中也這樣寫道:“自杞諸蕃本自無馬,蓋轉市之南詔。南詔,大理國也。”

南宋雖然只剩下半壁江山,但經濟卻仍很發達。所以在購置軍備方面毫不吝嗇,每年都要從自杞國購入大批戰馬。而自杞國認爲這買賣風險小,利潤高,所以舉國上下上下都參與到戰馬交易中,以販馬致富,進而獨雄於諸蠻。

古代類似自杞國這樣通過給大國提供某種服務進而分得一杯羹的小國小邦還很有多,小國也有小國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