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 古代書生需要背多少書才能高中

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 古代書生需要背多少書才能高中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狀元需要背多少書籍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古時候由於思想文化的原因,都奉行“士農工商”將入仕途作爲最高的人生目標,又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而古時候的學子也都是寒窗苦讀十數載,盼望一朝金榜題名時,那麼古代的書生要背多少書才行呢?

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 古代書生需要背多少書才能高中

狀元坊

我國有着歷史悠久的封建社會,相應的也有這悠久的封建教育,自隋大業元年,隋文帝楊堅創立科舉制度,衆多學子都抱有了“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當時的科舉制度分爲: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等幾個選拔關卡。而只有通過這些選拔以後,纔可以金榜題名,實現自己的夢想。

爲了應對這一連串的考試,想要參與考試的書生需要背完這些書籍才行。

首先,在兒童時期,就要完成蒙學,也就是小孩子識字階段,這時候要背完“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這是當時政府規定小孩子的初學蒙物。

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 古代書生需要背多少書才能高中 第2張

啓蒙讀物

背完這些以後,就要繼續學習歷代傳習下來的古文經典了,一般的學習順序爲:孝經、大學、中庸,這個時候的學習就是要在初期建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再學習論語、孟子,這就是繼續深化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我們今天看來,有的人會說,這不就是幾本簡單的書籍文章嗎?那就大錯特錯了,根據中國歷史譯文中所統計,僅四書中的《論語》一書,就有一萬一千七百零五字;《孟子》有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再有其他必讀書籍中,像《書經》有兩萬五千七百字,《詩經》有三萬九千二百三十四字,《禮記》有九萬九千零一十字,而《左轉》更是有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光這些書籍合計起來就有四十多萬字了,一個書生想要通過考試,這些是全部都要熟背的。

四書五經

而想要全部通過考試,這些內容還是遠遠不夠的,作爲一個讀書人,光知道內容還不夠,還要會理解,那麼初期時候,人生閱歷不足,怎麼辦呢?那就要學習前人的總結,也就是這些經典的註釋,這些內容可是要背誦的經典內容的幾倍,幾十倍之多。

例如,朱熹注有的《四書章句集註》,還有其他非讀不可得聖典、史書等文學類的書籍。

隨着年齡增長,大概在十七八歲的時候,作爲童生的他們,就要去考秀才了,而童生的稱呼來源於:《明史.選舉志一》中記載“士子未入學者,通謂之童生。”而童生要通過各地設置的考試,纔可以到官辦的學校讀書,以後纔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 古代書生需要背多少書才能高中 第3張

古代科舉插畫

這些考試也不是說簡簡單單就可以通過的,比如由當地知縣組織的縣試,還有由當地知府組織的府試,再往上還有各省的學正組織的院試。每過一關,都要與範圍內其他更多的學子一起競爭,不少讀書人爲了考中,要參加很多次的復考,可能也都是名落孫山的結果,有很多在年逾花甲時候,也只能稱自己爲童生。

即使通過縣府院三次考試,成爲秀才,那也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而已,成爲秀才以後,就要參加當年八月份舉行的鄉試,中考者爲舉人,這個時候的地位就可以算步入仕途了,但也僅僅是地方小吏而已。

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 古代書生需要背多少書才能高中 第4張

會試前三甲

想要再往上走,那就要參加每三年京城所舉辦的會試,會試中了稱爲進士,可會試的錄取率卻非常低,歷史記載,清朝時期,最多的一次會試通過人數僅僅400人,最少的一次只有96人,這纔是真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吧。

古代這些書生歷盡千辛萬苦,在書山中奮力攀登以後,還要經歷數次艱辛的考試,在其中使勁渾身解數掙扎,最後可能也只是名落孫山。由此來看,古代的普通書生想要出人頭地,讀書科考這條路走得是十分艱辛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