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備稱帝時漢獻帝都沒有 劉備爲何說他被曹丕殺害了

劉備稱帝時漢獻帝都沒有 劉備爲何說他被曹丕殺害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稱帝時,爲何說漢獻帝被曹丕殺害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建安二十五年是漢魏政治發生歷史性變遷的一年。但令人納悶的是,蜀漢編年史上的這一年幾乎是一片空白。

上一年,引人注目的事件大都發生在南方。劉備取得了漢中,並完成權力升格——稱漢中王;夏天,關羽向襄陽發起進攻,情況看上去非常順利;到冬天的時候,形勢卻發生逆轉,孫權背盟襲取了荊州。當我們關注南方事態的演進時,北方發生歷史性變故,南方事態演進的慣性遂被打斷。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在關羽的首級被送到洛陽後不久,曹操也死了。建安政治的靈魂人物死了,延續了二十多年的建安政治至此終結。曹丕在繼承魏王和漢丞相之位後,旋即將漢獻帝的年號改爲延康。延康政治實際上只是一個過渡,它主要的內容就是籌備禪讓。這年十月,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曹丕即皇帝位,改元黃初。從延康到黃初,跨越的是從漢到魏的嬗替。

劉備稱帝時漢獻帝都沒有 劉備爲何說他被曹丕殺害了

孫權襲荊州、曹操之死、曹丕代漢,每一樁都是震動天下的大事,當我們關注劉備對這些變故會作何反應時,巴蜀方面卻是一片異乎尋常的沉寂。

一、劉備稱帝的過程

丟失荊州差不多整整一年之後,沉寂的巴蜀突然熱鬧起來。先是有一個傳聞在巴蜀傳開,說是漢獻帝已被曹丕害死。

《蜀書·先主傳》載:

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是後在所並言衆瑞,日月相屬。

誰編造了這個傳聞?爲什麼要編造這個傳聞?

當初,孫權向曹操勸進時,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曹操自己比作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的周文王,按曹操的意思,則他的兒子應爲周武王。可是,他兒子在登基稱帝之後,顧謂羣臣時卻說:“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他把自己比作接受了禪讓的舜和禹,而不是周武王。

曹丕代漢後,封漢獻帝爲山陽公,邑萬戶。漢獻帝雖已退位爲公,但在自己的封邑內,仍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對曹丕上書不稱臣,一如舜禹故事。爲顯示傳說中的聖王禪讓之事

復現於當代,曹丕非但不會害死漢獻帝,還唯恐天下人不知道自己優待遜位的漢帝。事實上,漢獻帝一直活到了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比曹丕和劉備死得都還要晚。

劉備聲稱要復興漢室,可是,按照曹丕編排的禪讓劇本,由漢家的天子親口宣佈天命已轉移到曹氏,並親手將漢家的天下禪讓給了曹家,這樣,劉備復興漢室的事業便失去了依據。

根據這個傳聞,曹丕害死了漢獻帝,就像西漢末王莽毒死漢平帝一樣,那麼,曹丕雖然是經由禪讓而代漢,但其性質就跟王莽代漢一樣,屬於篡漢,天命並未去於漢。這樣,劉備復興漢室的事業便又重新找回了正當性依據。因此,這個傳聞應該是劉備方面有意編造的。如此,劉備復興漢室的事業與光武中興才形成完整的對應。

雖然是一個編造的傳聞,但劉備顯然是把漢獻帝當成是真的已經死了,他像模像樣地爲漢獻帝發喪。一個並沒有死掉的漢獻帝,被劉備宣佈爲死亡,這意味着他已可以甩開漢獻帝,不再有顧慮地去追求劉秀式的漢室復興,即復興一個由他本人代表的漢室。

劉備稱帝時漢獻帝都沒有 劉備爲何說他被曹丕殺害了 第2張

劉備既已爲漢獻帝發喪,於是,羣下開始爭相證明天命已落到劉備的頭上。他們在河圖洛書和五經讖緯中翻到了劉備的名字,並以“黃氣”“景雲”“祥風”及星象等祥瑞來表明,“當有聖主起於此州,以致中興”,懇請劉備“應天順民,速即洪業,以寧海內”。上書者絡繹不絕。根據許靖等人在給劉備的上書中所說的情況,“羣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鹹稱述符瑞、圖讖明徵”。

由羣儒爭相稱說符瑞和圖讖而開展的造勢活動進行到一定火候,於是,許靖、麋竺、諸葛亮、賴恭、黃柱、王謀等重要的謀臣上書劉備,建議劉備認真考慮這些“羣儒英俊”的意見,“宜即帝位,以纂二祖”。

兩年前,由馬超領銜上表漢獻帝,宣告他們援引河西五郡推竇融爲元帥的故事,共推劉備爲漢中王,此舉旨在賦予劉備稱王以合法性;現在,從羣儒英俊們爭相稱說符瑞與圖讖,到許靖、諸葛亮等重要謀臣的論述,則是要賦予劉備稱帝以合法性。

許靖等人的上書中指出了劉備稱帝的迫切需要:

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鹹思劉氏。今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

在他們的論述中,曹丕代漢既屬篡弒,天下之人“鹹思劉氏”,則漢室仍享有天命,這是無須費力去證明的大前提。需要着力證明的只是,天命已將復興漢室的使命賦予到了劉備身上。上書中提到,關羽圍攻襄陽時,襄陽男子張嘉和王休——似乎只是一種巧合,這兩個人的名字含有吉祥和美好的意思——獻上從漢水中撈起的玉璽。襄陽在漢中的下游,漢中是劉邦起步開創漢室基業的地方,也是劉備挫敗曹操而稱王的地方。在漢中下游的襄陽撈到這枚玉璽,似乎也在表明,天意讓劉備成爲漢高祖劉邦事業的繼承者。

許靖等人的上書說:

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於漢中也。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予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

況且,劉備“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從血緣上講,也是劉邦的後裔,完全有資格去代表劉氏,復興高祖劉邦開創的漢室。大家勸劉備稱尊號時,劉備沒有馬上答應。謙讓是必要的環節。劉邦在滅掉項羽之後,諸侯王們勸他稱帝,劉邦也曾謙退;劉秀在河北,諸將勸他稱帝,劉秀更是再三謙退。

諸葛亮說:

昔吳漢、耿弇等初勸世祖即帝位,世祖辭讓,前後數四,耿純進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爲從公也。”世祖感純言深至,遂然諾之。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慾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

諸葛亮表達出一種現實的考慮。劉備的事業既定位爲復興漢室,而曹丕已經篡漢,因此,非稱帝不足以維繫天下人對漢室的希望,非稱帝不足以維繫士大夫們對劉備的追隨。於是,劉備接受大家的推戴,於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丙午日,在成都西北的武擔山之南,登基稱帝。

劉備登基時的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文,是蜀漢歷史上又一篇重要的政治文獻,其主旨在於宣示劉備稱帝的合法性。

正文如下:

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羣臣將士以爲社稷墮廢,備宜修之,嗣武二祖,龔(恭)行天罰。備惟否德,怯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怯漢祚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竂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這篇文誥開篇即宣示:漢有天下,歷數無疆。這是劉備帝業的大前提。延續前面將曹丕代漢定性爲篡漢,這個大前提的宣示,從理論上否定了曹丕稱帝的前提。

曹丕稱帝的正當性論述是建立在漢的歷數已終這一說法的基礎之上的。按曹丕在稱帝時的告天之文中的說法,漢的歷數,歷經前漢十二帝、後漢十二帝,共四百二十六年;如今種種祥瑞顯示,漢的歷數已終,魏當受命。所以,劉備說“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既是在否定曹丕稱帝的理論前提,也是鋪墊自己帝業合法性的天命基礎。

這個大前提經由歷史的論證而得出漢室將再次復興的結論。曾經有王莽企圖篡漢,光武帝劉秀奮起誅伐,終至漢室中興,社稷復存。劉備拿光武中興的歷史驗證漢室仍享有天命這個大前提: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任何企圖篡漢的人都將失敗,漢室必將再次復興。

劉備稱帝時漢獻帝都沒有 劉備爲何說他被曹丕殺害了 第3張

如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曹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羣臣將士們鑑於“社稷墮廢”,認爲劉備應該繼承祖業,“嗣武二祖,龔(恭)行天罰”,討曹滅賊,復興漢室。下至庶民,外及蠻夷君長,也都認爲:“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

此前造勢過程中的所有論述,概括成貫通天人的三個層次——“天命”的召喚、復興“祖業”的歷史使命和“四海”無主的現實要求——爲劉備稱帝完成一個天與人歸的圓滿論述。劉備“畏天明命”,所以才接受大家的建議,登基稱帝。漢室依然享有天命;他建立的這個政權已代表漢室;劉備將繼承漢家二祖,恭行天罰,討曹滅賊,完成漢室的再次復興。

劉備稱帝時漢獻帝都沒有 劉備爲何說他被曹丕殺害了 第4張

二、蜀漢時期的疆域

在赤壁之戰以前,羣雄割據,是一片渾沌,到赤壁之戰以後,才清楚的劃分出一個鼎足三分的局面。以後魏蜀吳相繼稱帝建國。魏據中原,有故東漢司、豫、充、徐、青、涼、並、冀、幽九州之地,另有荊揚兩州的各一部分。又分司涼二州之地,增置雍秦二州共有州十三,郡九十三。

蜀僅有故東漢益州之地,後分益州北境,與所得魏秦州之地增置梁州,乃有樑、益二州,有郡二十二。吳北據長江,南盡南海,有故東漢揚、荊、交三州之地,後分置廣、郢二州乃有交、廣、荊、郢、揚五州,郡四十餘。三國疆域以魏最大,吳次之,蜀爲最小。

在三國的疆域中有三塊糾紛地帶亦即爭奪區域。第一是荊州,在建武十三年,曹操一度盡得荊州北部。赤壁戰後,魏、蜀、吳,乃三分荊州;及劉備爲吳所敗,盡失荊州,於是荊州之名,魏吳雙建。其間三方爭奪,疆域之出入變化甚多。

第二是江北淮南,曹魏所建的揚州地方。這是當時魏吳爭奪的一個大戰場,在魏明帝與廢帝芳時代,兩國在此區域,屢有爭戰,在魏高貴鄉公,正元甘露年間魏母丘儉與諸葛誕曾先後據揚州獨立,史稱淮南之變。

第三是漢水上流的漢中到渭水上游的隴右地帶,這是魏蜀雙方爭奪的區域,當劉備在時兩國所爭在漢中,後蜀盡得秦嶺以南梁州之地,到諸葛亮時代,雙方所爭則在隴右天水祁山一帶。

(正文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