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失敗,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失敗,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對於這場戰役的勝敗原因,歷來都有官方或諸多私人進行分析和總結。

比較正式的如人教版教材是這樣分析袁紹失敗的原因:

曹操在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處於有利地位。經濟上,採取了恢復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的一些措施。所以在官渡之戰中,曹操能打敗袁紹。

但我更傾向於“性格決定命運”的觀點.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在《三國志·楊阜傳》中記載,楊阜曾說:

袁公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失後事,令雖強,終不能成大業。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必能濟大事者也。

當時,對曹袁二人持類似觀點的還有郭嘉等人。

在楊阜、郭嘉等人看來,曹之所以能滅袁,實因袁紹遇事不斷、少決所致。

在我看來,袁紹遇事不斷、少決,是其性格使然。正因如此,原本強大的袁紹在同曹操的角逐中,機會不斷喪失,走向末路。

再從當時的歷史場景看,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靈帝病逝,以何進爲首的外戚和蹇碩爲首的宦官爭權。董卓進京,擅行廢立,且性極殘忍,引起官僚士大夫的憤恨。

在此情況下,出身於四世三公、勢傾天下的世家大族子弟袁紹被推爲盟主,討伐董卓。

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失敗,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然而,袁紹既不率先殺敵,也指揮不了這數十萬大軍。酸棗糧盡,諸君作鳥獸散,一 場討伐不了了之。

按理講,假設討伐董卓成功,袁紹將名副其實地成爲世家大族的領軍人物。然而,機遇垂青了袁紹,而他卻沒有抓住機會。

反觀討伐董卓時的曹操,其認爲:“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應趁機與之決戰。隨後,曹操與董軍大戰,雖敗,但其果敢與袁紹遇事不決的性格不言而明.。

再如,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十月,漢獻帝逃至曹陽,沮授提議袁紹把漢獻帝這面旗幟搶到手,但袁紹最終沒有采納沮授的建議。

而曹操則毫不猶豫抓住機會,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親自迎漢獻帝於許縣。

此後,曹操借天子以自重,略取了河南大片土地,甚至關中的割據勢力也紛紛來歸附,勢力發展很快。

在這場較量中,袁紹再次因遇事不決的性格失去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

即使如此,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伎倆面前,袁紹完全可以憑藉優於曹操的軍事力量,搶回漢獻帝,重新贏得政治上的優勢。

於是,官渡之戰爆發。

當時,袁紹帳下有田豐、許攸等謀士,開戰之前,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元月,曹操領兵攻打劉備,許都空虛,田豐建議袁紹領兵襲擊曹操後方,一定可以勝利。

但袁紹卻說孩子有病,無心出征,而待曹操擊敗劉備,還軍官渡之後,袁紹才匆促決定出兵。

此時,機會已失.,在討論出兵時,田豐認爲:

曹操既破劉備,則許下非復空虛,今不如久持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衆,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爲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人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

袁紹不從,後田豐強諫,被投入獄中。

戰爭期間,許攸提出乘曹操傾軍而出,輕騎奔襲許都的建議,但袁紹不從。

後來,當曹操奔襲袁紹糧倉烏巢之時,袁軍部將張郃主張救援在烏巢的淳于瓊,而郭圖卻主張發兵去進攻曹軍大營。

袁紹認爲郭圖說得對,於是派高覽、張郃率領重兵攻擊曹營,而只派一支輕騎救援烏巢,致使紹軍土崩奔北,此戰失利。

戰後,袁軍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豐在此,不至於於是也。”

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失敗,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第2張

甚至,當許攸同曹操談及自己的建議時,連曹操也感慨,:“如用汝(許攸)計,未可知也。”

縱觀曹袁之爭,可以看到,袁紹既不缺人才,也不缺少機會,但袁紹色厲膽小、遇事不斷、剛愎自用的性格卻暴露無遺。

這種性格使其在“有才不能用,聞善不能納”局面中,一步步走向滅亡。

而曹操則善於聽取荀攸等謀士意見,逐漸將劣勢轉化爲優勢,贏得了勝利,爲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再觀,曹袁不同命運,誠如楊阜所言:“袁公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失後事,令雖強,終不能成大業,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必能濟大事者也。”

由此兩點,可知袁紹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其性格使然,而不能只從曹操的優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