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薩爾滸之戰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歷史上薩爾滸之戰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薩爾滸之戰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把時間倒回到1618年,這一年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稱大汗的第三年,這一年努爾哈赤剛好60歲,可謂是兵強馬壯、躊躇滿志、舉國振奮。在努爾哈赤生辰這一天,一是爲祝壽,二是慶祝事業成功。皇太極與諸位兄弟們向父汗舉杯祝酒,努爾哈赤自然也是滿心歡喜。

在如此歡欣鼓舞的氣氛中,大家暢談如何嚮明軍開戰的話題,大家都是急不可待,恨不得立馬與明廷開戰,好建功立業。

在當時明廷爲了將女真人與漢人區分開,在遼東的東部修了一堵很長的牆,怎麼將這堵牆突破大家的意見不一,皇太極爲父汗努爾哈赤獻了一計:明將遊擊(明廷官職名稱)李永芳四月八日到二十五日開馬市,邊備一定很鬆;可以讓我們士兵50人化裝成賣馬的商人,先進行城內,之後再以發炮爲信號,裏應外合,將撫順城拿下。

這首詩是嘉慶帝爲後金軍拿下撫順城所寫的詩,可以說很形象的說出了撫順之戰的經過。

歷史上薩爾滸之戰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徵明應運前麾,天佑皇清時雨師。

境逼孤城圍勁旅,書持一紙豎降旗。

永芳向化遵王道,撫順安生沐帝慈。

德洽羣黎拓疆域,我朝自此建鴻基。

努爾哈赤也贊同皇太極的計謀,讓皇太極全權負責籌謀計劃,並且按照計劃攻下撫順城。

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兩萬鐵騎征討大明王朝;在出徵之前,努爾哈赤專門發佈了檄文,訴說了自己對明廷的“七大恨”,向全軍將士宣誓:自此以後與明廷勢不兩立!

這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以後,正式與明廷相抗衡。

而且按照皇太極的計謀,成功讓明將遊擊李永芳投降,後金兵先後攻佔大小城堡十多處。

這僅僅是後金對大明對抗的第一戰,首戰告捷;但這僅僅是後金對大明宣戰的第一戰。

而薩爾滸之戰纔是明廷與後金之間最關鍵的一戰,薩爾哈之戰以後,明廷與後金之間的局面徹底發生改變;而在此戰中,皇太極確實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有勇有謀。

01 薩爾滸之戰因何而起

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在強大的大明王朝眼皮子底下,慢慢發展壯大自己的事業,其實跟明廷的頹勢有離不開的關係:明朝自嘉靖朝以後,雖然有張居正等大臣進行改革,但僅僅是曇花一現,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明廷的頹勢。

1586年明神宗開始沉迷於酒色,不再管理朝政事務。而且因爲立太子一事與內閣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爭鬥,最後的結果是索性不出門、不上朝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朝政之事全都不聞不問。

民國曆史學家白壽彝評價: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

神宗親政後,直接查抄了張居正與馮保的家,並且將此二人的家產全部搬到宮裏,任由自己支配。甚至爲了掠奪財產,神宗派出宦官擔任礦鹽稅使。

之後在8年的時間裏先後進行了寧夏銀川反叛之戰、援朝抗倭之戰、楊應龍之戰,這三場戰爭可以說消耗了明廷大部分的財力。

並且此三戰後,明廷在遼東的戰鬥力下降,精銳消耗殆盡,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如初。正是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下,努爾哈赤得以迅速壯大自己的實力。先是統一建州女真,之後吞併海西女真三部,只剩下一個葉赫部。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城城大汗,建立後金,並且在四月份宣佈與明廷勢不兩立;說白了就是宣佈與明廷正式開戰;而且首戰撫順之戰大勝,努爾哈赤先後攻佔撫順、清河等地,消息傳回京城,明神宗與明廷朝臣們都非常地震驚。待大家冷靜以後,便轉成了對努爾哈赤的憤怒。

有人認爲努爾哈赤以一個小酋長的身份居然敢冒犯朝廷的天威,實在是罪不容恕,朝廷必須要下旨進行討伐。也有人堅持,暫時不適合征討。

但“主戰派”佔到了絕大多數,可以說是復仇心切,同時也是沒有將努爾哈赤放在眼裏。

後金攻佔撫順以後,便打算攻佔瀋陽、遼陽等地,但是因爲兵力有限,再加上側部受到葉赫部的威脅;同時,努爾哈赤得知明廷已經決定要增援遼東,同時還通知了朝鮮與葉赫部出兵策應攻打後金。

爲了解決掉側翼葉赫部的威脅,1619年正月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後金軍前去攻打葉赫部;

在此補充一點:葉赫部屬於海西女真四部(烏拉部、葉赫部、哈達部與輝發部)之一,只是烏拉部、哈達部與輝發部先後被努爾哈赤滅掉,海西女真中只剩下葉赫部在明廷的支持下苟延殘喘。

瞭解清史的人知道葉赫部是皇太極生母孟古哲哲的孃家,孟古哲哲便是因爲夾在母族與丈夫之間左右爲難,年僅29歲抑鬱而終。

此時的葉赫部首領是金臺石,孟古哲哲的兄長,按照輩分的話皇太極應當稱呼金臺石爲舅舅。努爾哈赤此次征討葉赫部得到了二十幾個寨子,因爲聽說明軍要來,便下令撤軍。

歷史上薩爾滸之戰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第2張

明廷兵部左侍郎楊鎬派使臣前去跟努爾哈赤商量議和罷兵的事情,但是被努爾哈赤直接拒絕了。次月明廷集結了號稱20萬大軍,再加上葉赫部、朝鮮總共是47萬大軍(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與努爾哈赤相抗衡。

就這樣,由明廷發起的一場勢不可擋的戰爭即將開始,此戰不管是對明廷還是對後金,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戰;而皇太極在這場即將發生的大戰中,展現出他智勇雙全的一面,在努爾哈赤的功勞簿上爲自己記上了非常關鍵的一筆。

02 明廷三路大軍全軍覆沒

明廷與葉赫部、朝鮮總共47萬大軍,征討努爾哈赤;因爲明廷的財政緊張,沒有辦法長時間供養那麼多的將士,便一再催促新上任的遼東經略楊鎬趕緊向後金髮起進攻。

楊鎬所定下的策略是:

自己坐鎮瀋陽

目標是赫圖阿拉城

兵分四路三月初一一起出發,合兵圍住赫圖阿拉城。

面對幾十萬大軍壓境,努爾哈赤並不慌張,他仔細分析明軍的部署,然後提出了針對性的策略:集中自己的優勢兵力,然後對明軍各個擊破。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而努爾哈赤選擇的首要目標便是明將杜鬆所率領的西路大軍,杜鬆所率領的這支西路軍是明軍的主力,一共是三萬人馬,佔到了明軍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比其他的不多人數要多。

努爾哈赤的目的是:只要能將杜鬆的這支部隊攻破的話,其他三路大軍必定會聞風而逃。

努爾哈赤帶着次子代善與八子皇太極一起迎戰杜鬆的這支部隊,代善與皇太極率領先行軍,先過了扎喀關,然後在此處等候努爾哈赤。

但皇太極並不贊同代善等候父汗的舉動,很着急的說道:“我們不能在等了,要快速出兵到界凡山。界凡山築城的伕役手裏沒有武器,若是遇到明軍大舉進犯的話必定抵擋不住,那時候應該怎麼辦呢?若是他們能看到我們來了,心裏纔會踏實。”

代善與諸位將領都贊成皇太極的建議,便下令即刻前進。

到了下午,大軍到達太藍岡,代善與諸位將領想要將所有的士兵先隱藏起來,等努爾哈赤趕到之後再行開戰。

這可把皇太極給急壞了,說道:“我們爲什麼要躲藏呢?應當大搖大擺的前進,若是界凡山運送石頭的伕役看到看到我們的到來,一定會跟我一起奮勇殺敵的。”

後金“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也贊成皇太極的建議:“四貝勒爺說的很對,我們就應該站在最顯眼的地方,繼續前進。”

代善也贊同,所以大軍繼續前行,一直行軍到杜鬆的陣地前邊。

其實在代善與皇太極到來之前,應先行派了400位騎兵藏在了薩爾滸山谷口處。

杜鬆指揮着自己的部隊趕緊過河,而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事先埋伏在薩爾滸山口的後金騎兵,看到明軍有一半的人已經渡河,便開始發起攻擊,而在界凡山的伕役也一同衝出去,跟後金的士兵一起,先行佔據了吉林崖最有利的地方。

杜鬆便下令攻打吉林崖,戰爭剛開始,代善與皇太極率領的後金軍也趕到,一起參與到戰爭中去。杜鬆將自己的部隊分兩部分,一部分固守薩爾滸山,另一部分則是攻打吉林崖。皇太極等人便決定將後金軍兵分兩路出擊,一路與攻打吉林崖的明軍相抗衡,另一路軍則攻打薩爾滸山。

等到戰爭已經進入焦灼狀態時,努爾哈赤才趕到,代善與皇太極便將他們的計謀告訴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說道:“天已經晚了,按照你們的計劃進行吧!”

與明將杜鬆之戰,一直打到了半夜,明軍全軍覆沒,主將杜鬆與其他的將領全部戰死。可以說明軍是屍橫遍野,因此次大戰在薩爾滸打得是最爲激烈,而後金軍擊敗明軍大獲全勝,所以我們便將此戰稱之爲“薩爾滸之戰”。

杜鬆這一路大軍被殲滅以後,薩爾滸之戰的第一個戰役結束,緊接着便是第二戰役:努爾哈赤迎接明軍的北路軍。

明軍的北路軍是由馬林率領,與杜鬆的餘部龔念遂部相互策應;皇太極立功心切,還沒等父汗努爾哈赤下令,便直接率領起兵攻入明軍之中,將明軍打得是七零八落,四散而去。龔念遂部被皇太極殲滅,馬林部則是被代善殲滅。

第二次戰役仍舊是後金軍大獲全勝,第二戰役剛結束,在南方便發現了明軍正朝着赫圖阿拉城而來。努爾哈赤先派出代善、莽古爾泰等人前去迎戰,將皇太極留在了自己的身邊,但皇太極因爲沒有分配到任務很是着急,便迫不及待地向父汗請戰:“我大哥(指的是代善,長兄褚英已死,代善爲最年長的)已經先走了,我也要去!”

“你大哥是作爲前哨前去打探消息的,你要同我一起。”

皇太極見父汗不同意自己前往,便再次懇求父汗:“我大哥都已經去了,我爲什麼不能去?”

剛說完,皇太極便騎上馬去追代善,其實努爾哈赤是擔心皇太極出什麼事情,想讓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其實如此也可以看的出來,努爾哈赤對皇太極還是非常關心的,擔心愛子受傷。

03 智取第三路大軍

待皇太極追上代善以後,給代善出了一個好主意,想要智取明廷的第三路大軍。

明廷的第三路大軍是由劉鋌統率領,劉鋌統有“劉大刀”的稱號,可見是位驍勇善戰的將軍。

不過再驍勇善戰,還是敗在了有計謀的皇太極這裏。

皇太極在對戰杜鬆的時候,曾經繳獲了一支令箭。皇太極便將此令箭交到了一個投降的明軍士兵手裏,讓這位投降的士兵帶着令箭假傳杜鬆的命令(劉鋌統還不知杜鬆已經戰死),催促劉鋌統趕緊到赫圖阿拉城下會戰,

果然這位投降的明軍士兵騙過了劉鋌統,劉鋌統便下令趕緊行軍至赫圖阿拉城。

假裝傳杜鬆命令的士兵回來後,皇太極便下令傳炮,皇太極這裏有了炮響聲,而另一個地方也有了炮響聲。劉鋌統便認爲是杜鬆的大軍已經到了赫圖阿拉城下,而且已經開始攻城。

劉鋌統擔心杜鬆會搶了他的功勞,便趕緊下令大軍急行。

皇太極跟代善又出了一計:讓一部分後金軍穿上明軍士兵的衣服,並且打着杜鬆部隊的旗子。劉鋌統便不知道杜鬆已經戰死,在距離赫圖阿拉城還有50裏的地方,看到“杜鬆的部隊”,還以爲是兩路大軍匯合,並沒有多想。

但是冒充明軍的後金軍趁着劉鋌統大軍不備,便突然對其發起進攻。劉鋌統的部隊一時間大亂,很快便被殲滅,而劉鋌統本人也死在了血泊之中。

遼東經略楊鎬在得知三路大軍全軍覆沒以後,便趕緊下令第四路大軍李如柏的部隊趕緊撤回來,這纔算是保住了最後的一路大軍。

薩爾滸之戰持續了五天的時間,後金軍大獲全勝,努爾哈赤之前的預測全部成爲現實。

結語

歷史上薩爾滸之戰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第3張

薩爾滸之戰皇太極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憑藉此戰極大地提高了自己在父汗努爾哈赤心目中的地位,同時提高了自己在軍中的威望,成爲馳騁戰場的勇猛將士。

更重要的是薩爾滸之戰,成爲後金軍與明軍之間重要的轉折點:明軍共損失了45800多人,單純光將領就戰死了300多人,可以說明廷是元氣大傷。

而對於後金來說,不僅對於政權的穩固更加有利,而且還掌握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此戰後明廷內部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巨大的軍事開支使得明廷不得不增加賦稅,明廷可以說是內憂外患,需要兩面迎敵。一方面對戰後金,另一方面則是壓制此起彼伏的起義。

薩爾滸之戰結束後,到了九月份,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大軍兵分兩路前去征討海西女真的最後一個部落—葉赫部。

皇太極與自己的諸位兄弟代善、莽古爾泰等人前去征討西城貝勒布揚古,而努爾哈赤則是前去征討東城貝勒金臺石。在皇太極等人將西城團團圍住之時,東城也被努爾哈赤圍住,但是東城貝勒(皇太極的舅舅)金臺石堅決拒絕投降。

最終勸降無果後,被努爾哈赤處死;金臺石最終也落得一個妻子都背叛自己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