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燕國(前1044年-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之一,燕國是周朝的支族,戰國七雄之一,國祚八百二十二年。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戰國七雄當中,燕國似乎一直都是一個很奇葩的國家

雖然是戰國七雄之一,但是燕國在戰國時代的戲份,卻少得可憐。要說燕國在戰國時代,都發生過哪些事情,絕大多數的歷史愛好者,第一反應估計就是荊軻刺秦,然後就是五國伐齊,再就是最後燕昭王千金買骨,招攬人才。

除了這幾件事之外,要說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情,恐怕很多人就得多想一想了。

相比之下,其他幾個國家,他們比較出名的歷史典故,都比燕國多。哪怕是並非戰國七雄之一的宋國,存在感似乎都比燕國大。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葩的現象,原因其實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爲燕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靠北了。戰國時代,和燕國接壤的國家,基本上就只有齊國趙國而已。所以燕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基本上就只能和這兩個國家唱對手戲。至於說韓魏秦楚這幾個國家,因爲距離燕國太遠,其實很少有直接的對手戲。

那麼,除了荊軻刺秦和五國伐齊之外,燕國曆史上還發生過哪些事情呢?歷史上真實的燕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

燕國的歷史,其實得從西周初期開始說起。

話說當年商朝末年的時候,一場牧野之戰,讓商朝徹底結束。提到這場戰爭,後世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楊戩、哪吒、雷震子這幫人。但實際上,這幫人其實根本就不存在,真正幫周武王打仗的,其實還是他們老姬家自己人。

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人就比較特殊。此人名叫姬奭,他是周武王的大哥。只不過當年周文王娶了好多媳婦,和正妻生下了周武王。然後在生周武王之前,和其他女人先生下了這個姬奭。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周文王和正妻之前先生了老大伯邑考,但是伯邑考被商紂王幹掉了,所以周武王才順位晉升了一位。

反正在老姬家內部,周武王是嫡長子,可以繼承國家;而姬奭就是庶長子,只能給周武王打工。

雖然是給自己弟弟打工,但是姬奭還是很賣力氣的。在那場周朝取代商朝的戰爭當中,姬奭一直衝鋒在前,算是周武王麾下最得力的助手。所以,商朝滅了之後,周武王登基那天,姬奭就站在周武王身側,和周武王一起祭天。

和姬奭一樣,站在周武王另外一邊的,就是那個會解夢的周公。

有這麼大的功勞,周朝開國之後,姬奭自然要被分封出去,自己單獨領導一個諸侯國。所以後來,在周王室內部的安排之下,姬奭就被分到了今天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建了一個國家,這就是燕國。

如果放到今天,那姬奭被分封的這個地方,自然是個好地方。這地方在北京市內部,雖然算是比較偏的地方,但是今天的房價依然在一萬五一平米左右。雖然比不上海淀那邊動輒十萬一平米,但是和全國其他地方相比,也算是挺高的了。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2張

要是放到今天,估計姬奭被分封過去之後,光是搞搞房地產,就能成爲各大諸侯裏面的首富了。

但可惜的是,放在三千年以前,這地方真不是啥好地方。

當時周王室之所以要把姬奭給分過去,並不是讓他去享福的,而是爲了讓他幫忙抵禦北方的戎狄。這地方在西周初期的時候,屬於兵家必爭之地,而且隨時需要面對北方戎狄的襲擊。周王室在這邊建一個諸侯國,就是爲了在北方建一個屏障,保護周朝核心區域的安全。

說得不客氣一點,其實就是讓他去做保安,給周朝看大門去了。

不過,作爲周武王的庶出大哥,姬奭本人其實還真沒承擔過這個看大門的責任。因爲就在燕國被分封之後不久,周武王就死了。而周武王死後,他的嫡長子周成王即位。因爲周成王即位的時候,還是個小孩,所以周武王臨死之前,就把國家託付給了姬奭,以及那位會解夢的周公。

此後的十多年裏,因爲姬奭要忙着處理周王室這邊的工作,自然也就沒法去燕國上任了。所以,他的兒子姬克,替他去了北京那邊,成了燕國實際意義上的第一位國君。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燕國本來就是分給姬奭兒子的。

反正總之,從西周初期開始,燕國開國了。

和戰國時期其他幾個著名的諸侯國相比,燕國算是開國最早的一個了。同爲戰國七雄的其他國家,秦國得到春秋初期才正式開國,韓趙魏三國得等到戰國初期纔有。齊楚兩國此時倒是有了,但春秋時期的齊國,還是姜子牙他們家的。而戰國時期的齊國,後來則是被老薑家下面的一個大臣給篡取了。

至於楚國,此時雖然名義上有了國家,但實際上其實也就是個大點的部落而已,文明程度特別落後。

相對來說,和這些國家相比,燕國其實是贏在的起跑線上。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3張

但問題是,這種國家競爭,從來就不是短跑,而是長達數百年的長跑。贏在起跑線上,真沒什麼用。而且,接下來的兩百多年,從西周初期一直到西周後期,這期間燕國的歷史,完全就是一片空白!

這兩百年內的燕國,到底發生過什麼,有哪些國君在位,他們都叫什麼,具體什麼時候在位,在位過多長時間,每個人都做過什麼……所有的這一切,我們全都不得而知。

這倒不是什麼陰謀論,或者有人故意抹去這段歷史,而是因爲……燕國實在是太遠了!

要知道,西周的首都鎬京,在今天的西安地區。即便是今天,從北京房山區開車走高速路,一路不休息,也需要至少十二個小時,走一千多公里,才能到西安。而在三千年以前,想要跨越這一千多公里,那就難得沒邊了!保守估計,也得至少走一個月的時間才行。

因爲燕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偏,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燕國和中原核心地區的那些諸侯國,基本沒什麼對手戲,來往也很少。這就導致在其他國家的歷史當中,對燕國基本上就沒多少記載。

而燕國這邊,當時記載歷史,本來就很困難,註定不可能記載得太詳細。再加上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把六國自己記載的歷史都給燒了。而秦國作爲一個春秋初期才建國的國家,自然也不可能去記載燕國在西周時期的歷史。

如此一來,燕國在西周早期的歷史,自然就成了一片空白。

直到西周晚期的時候,到了那位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他爹在位的時候,燕國這邊才終於有了歷史記錄。當時燕國這邊在位的,是燕惠侯,他已經是那個姬奭的九世孫了。

從燕惠侯開始,接下來的一百多年裏,燕國大概又傳了七代人。對於這七代燕國國君,我們同樣還是知之甚少。除了知道有這麼幾個人,知道他們的諡號之外,對於他們到底做過什麼事情,我們是一無所知。

不過,在這百餘年當中,中原地區的歷史大背景,倒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隨着一場烽火戲諸侯事件的發生,西周首都鎬京,被西邊的犬戎給打下來了,然後周幽王被殺,周王室的直屬軍事力量,瞬間被消滅了七七八八。

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周王室的直屬力量暴跌,在關中地區的力量,更是幾乎損失殆盡。所以後來沒辦法,接下來即位的周平王,只能選擇把首都東遷到洛陽地區。而隨着周平王東遷,周王室的直屬的軍事力量瞬間衰落。那些原本就憋着獨立造反的各大諸侯國,自然開始紛紛獨立,然後開始相互混戰兼併。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4張

就這樣,一個混亂的春秋時代,就此到來了。

而對於燕國來說,燕國本來就地處邊陲,天高皇帝遠。如今周王室又衰落了,對燕國這邊的影響力,更是近乎爲零。這就意味着,燕國以後可以直接在北京這一片搞擴張了,再也沒誰管得了他了。

這個權限,無疑是相當重要的。

要知道,後來春秋戰國時期,那幾個數得上的大國,幾乎都是在春秋初期的時候,迅速擴張,成爲了自己所在區域的霸主,所以才能奠定後來強大的基礎。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等到後面幾大巨頭逐漸劃分完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後,再想崛起,就不太可能了。

作爲一個老牌諸侯國,燕國當時顯然有實力對外擴張。不過,當時燕國想要搞擴張的話,還需要面對一個很棘手的敵人。

這個敵人,叫做山戎。

所謂山戎,就是指當時生活在燕山地區,靠打獵生活的這麼一羣人。這些山戎人,因爲常年打獵的關係,特別驍勇善戰。而且,這幫人打仗比較耍賴,人家根本不跟你玩大兵團作戰。山戎更喜歡小規模進行襲擾,等到你的軍隊來了之後,人家就撤回山裏。

如果你派軍隊進山,數量少了,人家就可以根據主場作戰的優勢,直接利用地形優勢把你全部殲滅。而如果你派的軍隊多了,人家也能借助地形優勢輕鬆逃走。

所以,面對這些山戎人的襲擾,燕國是不勝其煩,而且還不可奈何。畢竟,燕國的軍隊再厲害,也不可能直接把偌大的燕山給推平了。

當然,後來燕國在和山戎鬥爭的過程當中,倒是也掌握了一些對付山戎的技巧。比如說利用農耕文明的優勢,引誘山戎人下山生活。靠打獵爲生的山戎人,生活質量肯定沒有農耕爲主的燕國人那麼舒服。所以當時燕國就用這種文明層次的碾壓,引誘山戎人下山生活,然後把他們同化掉。

再比如,燕國可以修築城池,提高山戎人襲擾燕國的成本。畢竟,山戎人難纏的地方,在於抓不住他們。如果他們大規模攻城的話,反倒能讓燕國省去很多力氣了。

就這樣,燕國一邊和山戎糾纏,一邊不斷擴張。當時在燕國周圍,擴張的方向其實也非常有限。畢竟,在燕國西邊的山西地區,有一個堪稱龐然大物的晉國。而在燕國那邊,也就是河北南部,再加上山東、河南,這地方又有齊國、魯國、鄭國等一大堆的強國。

所以,當時燕國能夠擴張的方向,幾乎就僅僅只侷限於北京地區。而當燕國佔領了整個北京地區之後,如果再想繼續擴張,要麼佔領整個燕山,然後跨越燕山,向內蒙古草原那邊發展。而作爲一個農耕文明,不管是燕山還是草原,顯然對燕國都沒多大價值。

而另一個方向,就是向東北地區發展。而這個方向,也確實是燕國後來主要的擴張方向。

不過,如果想要向東北這邊擴張的話,其實也不太容易,因爲這地方地形比較特殊。今天如果我們從北京做火車去東北的話,基本上肯定會走北戴河、秦皇島、山海關這條線,很難再找出第二條路。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爲這條線叫做遼西走廊。

遼西走廊,一邊緊挨着大海,另一邊則是重重大山。這種特殊的地勢,導致遼西走廊非常的狹長。

連現代人都只能走這條路,那麼在兩千多年以前的燕國,自然也找不出第二條路了。而當時的燕國,如果想要通過遼西走廊,大規模運送補給和人口前往東北,並且大規模開發東北,這個工程量實在是太大了。再說,當時燕國周圍的大山,都是山戎人的地盤。如果燕國敢這麼做,真當山戎人是吃素的?人家能不下來搶你嗎?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5張

所以,在整個春秋時代,燕國只能靠螞蟻搬家的方式,緩慢地向東北地區擴張。而當時的東北地區,也不是完全沒人,而是生活着以孤竹國爲代表的一些小國,還有很多強大的東胡部落。如果燕國想往這邊擴張,就勢必要和他們發生戰爭。

一邊和這些國家部落打仗,另一邊又得防着山戎人襲擾,這樣的燕國,想要迅速擴張,自然不大可能了。所以在整個春秋時代,燕國都只是佔領了北京地區。至於在東北地區的擴張,則是相對有限。直到進入戰國時代之後,隨着冶鐵技術成熟,燕國的生產力和國力大幅提升,再加上當時山戎人基本都被燕國給同化了,這之後的燕國,纔開始大規模開發東北。

所以,進入春秋時代之後,最初的一百年裏,燕國基本上還是沒什麼可靠的記載。我們只知道,這一百年裏,燕國逐漸佔領了北京地區。至於說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期間打了哪些戰爭,我們就真的不知道了。

直到百年之後,大概到了齊桓公稱霸的時代,有關燕國的歷史記載,終於開始多了起來。因爲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燕國在北京地區相對獨立,和其他國家很少有交流。但是到了齊桓公稱霸的這個時代,因爲幾個大國開始崛起,都有了各自的勢力範圍,並且開始相互侵佔其他大國的勢力範圍。到了這個時候,燕國就開始和其他國家有對手戲了。

因爲有了對手戲,所以燕國開始頻繁出現於其他國家的歷史記載當中。而這些歷史,後來流傳了下來,所以就被我們這些後世人看到了。

在齊桓公上位之前,燕國這邊是燕桓侯在位。這位燕桓侯,也算是燕國曆史上除了那位開國國君姬奭之外,第一個在史書上有詳細事蹟的國君。據史書記載,當時山戎人比較強大,經常深入燕國境內襲擾。所以後來,爲了躲避山戎人的襲擊,這位燕桓侯,就直接把燕國的首都,從北京房山,搬到了河北容城一帶。

然後,沒了。

有關燕桓侯的記載,確實不多,但這對於燕國曆史而言,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至少,有詳細的事情了。而接下來,到了燕桓侯的兒子,燕莊公在位的時候,正好趕上齊桓公稱霸天下的時代。當時齊桓公作爲霸主,就帶着其他諸侯國,幫燕國一起打山戎。

最後,在各國的團結奮戰之下,原本強大的山戎,終於是被再次打回了山裏。而接下來,當齊桓公撤兵的時候,燕莊公又親身相送,一直送到齊國境內。而齊桓公則是以‘諸侯送別,不能送出國境’爲理由,直接把燕莊公送到的地方,全都劃給了燕國。

很多人讀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會單純認爲,當時齊桓公是因爲大度,所以纔會直接把地盤讓給燕國。這個想法其實是錯的,一個能夠在春秋時代率先稱霸的霸主,會那麼簡單把自己國家的領土,隨隨便便就送給別人了?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6張

真實的情況其實是,當時齊桓公給燕國這塊地盤,是爲了讓燕國以後更好的和山戎對抗,同時讓齊國徹底避免被山戎襲擊。如此一來,齊國就可以更加專心去和其他國家爭霸了。從本質上來說,齊桓公並不單純是爲了所謂的名聲,更是爲了齊國的國家利益。

當然,這對燕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白送的領土,不要白不要。而經過齊國這次插手之後,燕國在對山戎的戰爭當中,也越來越佔上風了。所以數年之後,等到燕莊公去世,他的兒子燕襄公即位的時候,燕國就又把首都搬回到北京那邊了。

不過,從燕襄公開始,接下來的一百多年裏,燕國的歷史又是一片空白了。

因爲在這一百年當中,隨着齊國那位齊桓公去世,齊國開始內亂,導致齊國很快丟掉了霸主的地位。而齊國衰落之後,接下來,晉楚兩國大國開始崛起。此後的近百年的時間裏,整個春秋中期的歷史,幾乎全是圍繞着晉楚爭霸這條線來進行的。

在晉楚兩個大國爭霸的過程當中,包括秦國和齊國這樣的大國,都無法避免站隊。其他小國,就更是直接選邊站了,根本就無法置身事外。

唯有燕國不一樣。

燕國因爲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晉國有一小部分接壤區域,和楚國那就完全沒有接壤區域了。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在這一百年當中,燕國和其他所有國家,幾乎都沒有什麼重要的對手戲。

當時主要和燕國唱對手戲的,依然還是山戎。所以有關燕國這段歷史的記載,依然還是隻有燕國自己會去記載,其他國家根本就不會去管。

至於說到了春秋後期,隨着晉楚兩國逐漸打累了,開始停戰,東南地區的吳越兩國又開始崛起了。而吳越兩國的爭霸戰,雖然也捲入了當時大多數的國家。但這兩個國家,同樣還是好燕國天各一方,根本就影響不到燕國。

所以,在整個春秋中後期,大家記載過的燕國發生過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在春秋中期的時候,燕國燕惠公在位的時候,燕國發生了內亂,然後齊國和晉國聯手,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國,並且幫他平定了內亂。

除此之外,燕國的歷史,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

我們有理由相信,燕國自身的歷史,其實是很豐富的,而且燕國人也曾經如實的記錄了下來。但就是因爲燕國長時間和其他國家沒有對手戲,導致燕國的歷史,只存在於燕國自己編寫的史書上。所以等到燕國編寫的史書被銷燬了之後,燕國的很多歷史,就成空白的了。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7張

不過,到了戰國時代,燕國的歷史,總算是開始豐富起來了。

因爲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發生了兩件重要的大事。一件是三家分晉,導致原本強大的晉國,變成了韓趙魏三家。因爲地理原因,韓魏兩家和燕國並不接壤,反倒是趙國和燕國接壤的多了一些。尤其是後來燕國吞併了中山國之後,更是和燕國有了大面積的接壤範圍。

另一件事是就是冶鐵技術逐漸成熟了。冶鐵技術成熟,導致燕國作爲農耕文明的生產力,進一步提升。原本生活在山裏的那些山戎人,見到燕國生活確實不錯,後來就逐漸下山了。原本強大的山戎,就這樣逐漸消失了。

而沒有了心腹大患之後的燕國,自身生產力又開始提升,有能力大規模開發東北。到了這個時候,燕國的國力,終於開始飆升,逐漸提升到和秦國、齊國、楚國這種傳統大國一樣的層次了。

進入戰國時代之後,戰國初期,由晉國分出的韓趙魏三國,組成了三晉聯盟。再加上當時三晉又開始紛紛進行變法,尤其是魏國,變法特別成功。所以在戰國初期的時候,三晉聯盟就開始橫行天下,簡直比當年的晉國還要強勢。

在這種局面下,原本被遺忘的燕國,就開始逐漸被大家想起來了。比如秦國和楚國,如果被三晉聯盟進攻,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會想着讓燕國從背後偷襲一下,減少自己的壓力。而齊國這邊,則是對燕國態度複雜。

一方面,齊國需要倚重燕國,讓燕國幫忙給三晉聯盟施壓。另一方面,齊國還特別想吞併燕國。因爲當時和齊國接壤的,主要也就是越國、楚國、魯國鄭國之類的傳統二流國家,以及三晉聯盟,再加上燕國。這些勢力當中,就數燕國最好欺負。齊國想要擴張,燕國也是最合適的擴張方向。

所以,在戰國初期的時候,燕國多次和齊國交手。因爲當時情況比較複雜,其他國家也不願意看到齊國做大,再加上燕國本身的戰鬥力,確實也比較彪悍,所以這期間齊國也沒討到什麼好處。

而接下來,臨近戰國中期的時候,因爲三晉之中的魏國,首先稱霸天下,導致三晉聯盟逐漸離心離德,最後解體了。三晉聯盟解體之後,其他國家紛紛進行變法。尤其是秦國,進行了商鞅變法之後,國力更是迅速暴增。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8張

所以在這之後,秦國和齊國,一東一西,開始夾擊魏國,很快就把魏國給打殘了。魏國殘了之後,昔日橫行天下的三晉聯盟,也就成了過去式。反倒是秦齊楚這三個大國,開始各自稱雄。

這種局面,對於燕國來說,顯然也有不少影響。

之前三晉聯盟比較強勢的時候,齊國需要燕國幫忙牽制三晉,尚且敢多次進攻燕國。如今沒了三晉聯盟的牽制,齊國對燕國的進攻,更是步步緊逼。當時又有蘇秦這種縱橫家,不斷遊說各國。在這個過程當中,燕國雖然反覆在合縱和連橫的陣營轉換,但是最核心的敵人,其實始終都是齊國。

畢竟,像秦魏韓楚這幾個國家,當時和燕國也不接壤,對手戲比較少。趙國當時還沒真正崛起,唯有齊國,基本上可以壓着燕國打。

偏偏在這個時候,燕國內部出事了。

大概在秦國已經完成了商鞅變法,到了那位秦惠文王在位的時候,燕國這邊換上了姬噲在位。這個姬噲是燕國的第三十八代國君。年輕的時候,姬噲其實也非常有才能,治國理政的能力都不錯。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姬噲卻開始逐漸糊塗了起來。

當時姬噲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硬是讓一羣縱橫家的人給忽悠瘸了,竟然認爲燕國的所有問題,都是因爲他們家這一脈不夠聰明。所以接下來,姬噲直接把王位讓給了自己的丞相子之!

誰都沒想到,這件事,將會最終形成一場席捲整個天下的大風暴。

姬噲的這種做法,就等於是一個董事長,年老之後,把自己所有的股份,都轉移給了總經理。這種做法,看似會對企業有好處。但問題是,其他股東怎麼想呢?尤其是董事長的親兒子,原本應該是他繼承企業,但是現在卻讓他爹把所有家產都給別人了,他能願意嗎?

所以接下來,燕國就開始內亂了。

隨着子之上位,接下來,姬噲的兒子,也是當時的燕國太子,直接聯合燕國的貴族,對姬噲發起了猛攻。不過該說不說,這個子之的能力還是很強的。畢竟之前做了好些年的相國,對燕國的控制還是很強的。所以一番廝殺之後,子之竟然逐漸平定了內亂。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齊國人開始插手了。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9張

對於燕國這塊地盤,齊國人早就垂涎欲滴了。尤其是此時的齊國,正處於整個戰國時期自家歷史上的頂點,早就想一舉吞併燕國了。所以接下來,齊國直接大軍開入燕國,打着幫燕國復國的旗號,佔領了整個燕國。

如果當時齊國能夠很好地處理佔領之後的問題,說不定這之後就沒有燕國了。但是偏偏齊國軍隊進入燕國之後,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燕國造成了一場浩劫。如此一來,燕國百姓自然就不幹了,紛紛開始起兵反抗。

與此同時,那位戰敗的太子,也開始向旁邊的趙國求救。趙國當時正是那位趙武靈王在位,趙武靈王也不願意看到齊國就此做大,所以就出兵護送這位太子回國,並且幫忙擊退了齊國軍隊。就這樣,燕國暫時轉危爲安了。而趙國這邊,雖然當時也想控制燕國,但是因爲燕國百姓的抵抗比較強,所以最後不得不放棄。

如此,這位太子即位之後,見到滿目瘡痍的燕國,也知道燕國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所以接下來,這位新燕王就直接造了一座黃金臺,開始大肆招攬人才。此後,大量人才開始進入燕國。而這些人才當中,最有名的一個,名叫樂毅。

樂毅進入燕國之後,開始幫燕國整頓軍備。而其他來到燕國的人才,也開始幫燕國提升國力。就這樣,經過這位新國君的提升之後,燕國終於開始崛起了。

這位國君,就是燕國曆史上最重要的燕昭王。

經過燕昭王的勵精圖治之後,燕國開始崛起。此後,恰逢齊國那邊外交政策失誤,齊國自己獨吞了宋國,引來了列國的仇視。所以接下來,燕國爲了報仇,就開始主動站出來,遊說各方,希望大家一起組建聯盟,一起進攻齊國。

最終,在燕國的帶頭下,秦國和韓趙魏三國,紛紛加入聯盟,組成了一個五國同盟,一起進攻齊國。在五國聯盟的進攻之下,齊國差點被打到亡國。而這一戰,也是燕國數百年曆史上,最高光的時刻了。

不過,隨着齊國逐漸淪陷,對於齊國僅剩下的兩座城,統領燕國軍隊的樂毅,卻並沒有強攻,而是選擇圍而不攻,希望以此收復齊國的人心。客觀來說,樂毅當時的選擇,其實是有道理了。而燕昭王對他也足夠信任,所以全力支持他的這種行爲。

但是幾年之後,燕昭王忽然去世了。新即位的燕惠王,並不信任樂毅,上位之後馬上就把樂毅給撤了回來。而樂毅被撤換之後,齊國馬上開始反攻。最終,齊國直接收復了全部的失地。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10張

這場戰爭,固然讓齊國損失慘重,正是因爲這場戰爭太過慘烈,所以自此之後,齊國再也不願和其他國家爭霸,一直老老實實養傷。這也是爲什麼後來到了戰國末期,其他國家面對秦國的時候,都堅持抵抗,唯有齊國直接投降的原因。因爲這一戰,已經把齊國人給打怕了。

而對於燕國來說,這次戰敗,則是錯過了歷史上最好的一個發展時機!

如果當時的燕國,能夠繼續執行樂毅的策略,徹底把佔領的齊國地盤,全部都消化掉。那麼接下來的燕國,將會一躍成爲不遜色於秦國的頂級強國,甚至完全有機會和秦國正面抗衡,角逐最後的勝利者。但可惜的是,因爲燕惠王這次換人,導致燕國徹底潰敗,錯過了這個最好的機會。

等到燕國重整旗鼓,再想捲土重來的時候,局面可就截然不同了。

首先,當時齊國已經復國,重新組織了強大的軍隊,足以正面擋住燕國。其次,燕國旁邊的趙國,此時也已經完成了胡服騎射改革。此時的趙國,不可能眼睜睜看着燕國擴張。而且,對於趙國來說,趙國如果想崛起,最好的辦法,就是團結三晉聯盟,在西邊擋住秦國的擴張,然後先騰出手來,徹底滅掉燕國。

而這個方案,後來趙國也確實這麼做了,燕國則是徹底栽倒在這上面。

燕惠王這邊,自從退出齊國之後,倒是也花了不少心思,想要重整國力再出發。因爲當時齊國已經被打趴下了,所以主要和燕國唱對手戲的,就是趙國。不過,還沒等燕惠王開始攻略趙國,他就去世了。而燕惠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燕武成王即位了。

燕武成王即位之後,因爲秦國的崛起,趙國爲了安定後方,不得不和燕國暫時修好。但是沒過幾年,趙國就和秦國爆發了那場長平之戰。此戰之後,趙國被打到半殘,而且這一戰之後,戰國曆史也從七雄爭霸,轉變爲秦滅六國。

這一戰之前,或許還有國家,能夠單獨對抗秦國。但是這一戰之後,就只有多個國家聯手,才能對抗秦國了。

在這種局面下,燕國倒是覺得自己的機會到了。燕國當時想得挺好,既然趙國已經半殘了,那我們就從背後進攻趙國。如果能吃下趙國,是不是也能讓燕國徹底崛起呢?

但問題是,燕國沒想到,即便是半殘的趙國,依然不是燕國能打得動的。最關鍵的是,趙國雖然在長平一戰當中戰敗了,但是依然還有廉頗李牧這樣的名將。然而燕國這邊,自從樂毅出走之後,已經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頂級名將了。

所以,接下來的十幾年裏,燕國這邊的主線,就成了燕國、趙國和秦國,三國之間唱對手戲。燕國想吃掉趙國,就勢必要和秦國聯手,兩面夾擊。而趙國想再度崛起,就必須穩住秦國,然後再吃掉燕國。而秦國這邊,則是希望燕國和趙國內鬥,然後自己漁翁得利。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11張

因爲秦國的國力最後,容錯率比較高。所以在這十多年裏,基本上就是重複這樣一個過程:首先燕國和秦國聯合進攻趙國,然後秦趙修好,趙國單獨打燕國。等到趙國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秦國再進攻趙國。

這樣算下來,趙國和燕國都損失不小,唯有秦國得利了。

等到這樣的過程,重複了好幾次之後,戰國時代終於迎來了一個最重要的人物,秦始皇正式親政了。

秦始皇親政之後,繼續玩之前這套遊戲,反正就是不斷賣燕國,讓燕國和趙國消耗,自己再去打趙國。被秦始皇玩了一圈之後,趙國很快被打殘。此時的燕國,深知如果繼續下去的話,燕國肯定會被秦國滅掉。但是如果能暫時拖住秦國,讓燕國趁勢吃掉趙國的殘餘勢力,或許還有的玩。

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燕國想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辦法。當時的燕國太子姬丹,想要直接刺殺秦始皇,以此來爲燕國爭取時間。

這就是燕國曆史上最有名的荊軻刺秦事件。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荊軻非但沒能刺殺秦始皇,反倒是激怒了秦始皇。此後,秦始皇直接派大軍進攻燕國,燕國根本沒法抵擋,很快就節節敗退,丟掉了整個北京地區,退往遼東。

又過了幾年之後,等到秦始皇解決了南方的楚國之後,這時候秦始皇終於再次騰出手來,派大軍開赴遼東,最終一戰消滅了燕國的殘餘勢力。

這就是燕國的歷史。

隨着燕國滅亡,燕國自己記載的那些史書,就成了所謂的‘野史’。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把列國記載的歷史,都給銷燬了。如此一來,燕國因爲長時間和其他國家沒有對手戲的關係,自然就導致燕國曆史出現了大片的空白。

這就是燕國明明是戰國七雄之一,但是主要事蹟卻非常少的真正的原因。

除了荊軻刺秦外,燕國還發生過哪些事? 第12張

不是因爲燕國什麼都沒做,而是因爲燕國長時間和其他強國沒有對手戲。而燕國的很多歷史,後來都沒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