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大臣上朝時,要是沒帶笏板會怎麼樣?

古代大臣上朝時,要是沒帶笏板會怎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大臣上朝沒帶笏板會怎麼樣?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崇禎年間,鴻臚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個大臣宋千敏的關係非常要好。有一天上朝時,宋千敏發現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團團轉,滿頭大汗,忙向他詢問緣由。原來好友董令矩出門太急,忘了攜帶笏板了,返回再取已無可能,這可是欺君之罪。仗義的宋千敏當即決定,將自己的笏板一折爲二,兩人就這樣上朝了。好在當時官服的衣袖異常寬大,遮擋了只有半截的笏板,沒被別人看出來,董令矩才逃過了一劫。

不久後,董令矩退休返家,閒居在江蘇豐縣。幾年後,因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崇禎自縊身亡。宋千敏不但丟了官,老家也被農民軍佔領了,走投無路的他無家可歸,正打算隨便找一處僻靜之處了卻餘生。

古代大臣上朝時,要是沒帶笏板會怎麼樣?

不巧這事被一直關注他的董令矩知道了,派人將他接到了府上,同時將宋千敏的家人一併請來,共同生活在了一起。

一晃幾年過去,在一箇中秋之夜,董令矩邀請宋千敏一家喝酒賞月,酒過三巡後,董令矩提出了一個要求,想把送給宋千敏居住的房舍賣給他。

心有靈犀的宋千敏知道好友的心意,想趁兩人還活着時解決這個問題,不想給後輩添麻煩。於是,他笑着詢問董令矩:“賣多少啊?”

董令矩伸出一個指頭。“十兩銀子?”董令矩搖頭。“100兩?”董令矩同樣搖頭。“難不成是1000兩?”

董令矩哈哈大笑,“一文!”

就這樣,宋千敏用半截笏板機智地救了好友一命,好友又慷慨地回贈給他一座精緻的房舍。兩人的故事,留下千古佳話。

古代大臣上朝時,要是沒帶笏板會怎麼樣? 第2張

那麼,“笏”是什麼?爲何朝臣上朝,手裏要拿着這麼一塊板子呢?

“笏”也叫“笏板”或“朝笏”,是指古代朝臣在在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

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朝中就有了笏,它是大臣覲見皇帝時必帶之物,一直沿用至明末清初時,才逐漸廢除。笏上窄下寬,有一定的彎曲度。它具體的尺寸,在《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笏長兩尺六寸,中寬三寸。”按照一尺大約相當於20釐米來計算,笏大約長50釐米,寬5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