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英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爲何會敗給瓦剌兩萬騎兵?

明英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爲何會敗給瓦剌兩萬騎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祁鎮,即明英宗,他曾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卻在“土木堡之變”中敗給瓦剌兩萬騎兵,不僅幾乎全軍覆沒,就連其自己也被瓦剌俘虜,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朱棣五次親征蒙古,瓦剌卻趁機崛起

明成祖永樂年間,北元分裂爲了韃靼和瓦剌兩大部落,雙方互相攻伐不已,其中尤以奉黃金家族後裔的韃靼實力最爲強勁。爲了實現以夷制夷的目的,明廷利用雙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等三人爲王,又封韃靼太師阿魯臺爲王,使其相互抗衡。

明英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爲何會敗給瓦剌兩萬騎兵?

明成祖永樂七年(1409年),由於韃靼可汗本雅失裏殺死明使郭驥,朱棣令丘福率十萬大軍征討韃靼,卻慘遭全軍覆沒。朱棣大怒,爲了徹底解決北部邊患,此後分別於永樂八年(1410年)、永樂十二年(1414年)、永樂二十年(1422年)、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和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先後五次親征漠北,其中四次的攻擊目標皆是韃靼。

在明廷的進攻下,原本強勢的韃靼迅速衰弱,明朝北部邊患得以緩解。不過,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由於接連對外用兵,在削弱敵人的同時,明朝自身國力損耗同樣極爲嚴重。因此,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繼位後,明朝開始實行戰略收縮、休養生息。

然而,在明朝戰略收縮的同時,蒙古的形勢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瓦剌部順寧王馬哈木之子脫歡趁韃靼衰落之際,於宣德九年(1434年)攻殺韃靼太師阿魯臺,正統初年又殺瓦剌另外賢義、安樂兩王,一統蒙古各部,並擁立黃金家族後裔脫脫不花爲可汗,自任丞相,瓦剌開始強勢崛起。

也先率軍大舉犯邊,王振蠱惑英宗親征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駕崩,年僅九歲的皇太子朱祁鎮即位,張太后輔政。太監王振由於善於察言觀色,極得英宗寵信,尤其在張太后去世後,王振依仗皇帝寵信,權勢滔天。

明英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爲何會敗給瓦剌兩萬騎兵? 第2張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師也先(脫歡之子)遣使2000餘人嚮明廷進貢戰馬,卻詐稱3000人,意圖多要賞賜。然而,此舉卻被王振所識破,結果不僅沒有多給賞賜,反而因爲戰馬質量較差,砍去了馬價的五分之四。

由於明廷未能滿足也先的要求,也先返回不久,便於同年七月統率大軍,兵分四路大舉嚮明朝進攻,其中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由別將率軍進攻甘州(今甘肅張掖);中路作爲主攻方向,共有兩路蒙古軍隊,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另一支則由也先親率,負責進攻大同。

面對也先大軍的進攻,邊關一面急向朝廷奏報請求援軍,一面積極抵禦,但由於敵軍勢大,而明朝邊軍又久疏戰陣(明軍出征通常是京營),明軍初戰不利,尤其大同一路,損失極爲慘重,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莊,大同“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接到邊關奏報後,朝廷連忙調遣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禦敵。

與此同時,王振卻開始蠱惑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一方面對王振言聽計從,另一方也意圖效仿先祖朱棣親征青史留名,遂不聽朝臣勸告,同意御駕親征。

正統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朱祁鎮命其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然後和王振在極短時間內,抽調包括京營在內的50萬大軍(實際20萬左右)從北京出發。與此同時,朱祁鎮還命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100餘名文武官員從徵。

明英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爲何會敗給瓦剌兩萬騎兵? 第3張

大軍出征之後,王振憑藉着皇帝的寵信大權獨攬,成國公朱勇雖爲大將軍卻無實權,而隨徵的文武大臣也同樣無法參與軍政。與此同時,京營雖爲朝廷精銳,但畢竟也幾十年沒打過仗了,加之前線由於戰敗,因此多有誇大敵軍之語,普通士兵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較爲恐懼,這爲之後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王振接連犯下大錯,明軍最終慘遭大敗

正統十四年(1449年)7月19日,大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大軍開至大同。也先見明軍勢大,遂收攏軍隊後撤,一方面靜觀其變,另一方面則意圖將明軍誘入草原,從而發揮自己騎兵優勢。

鎮守太監郭敬見也先撤軍,連忙在向朝廷上奏,大部分文臣武將藉此勸說明英宗返回京城,畢竟邊關之圍算是已經解了。然而,王振卻不同意撤軍,他認爲也先撤退只是畏懼朝廷軍隊,如果明軍撤退,也先必定再度南下,因而堅持繼續北進。

於是,明朝大軍在王振的指揮下繼續前行,先頭部隊率先與也先交戰,以步兵爲主、久疏戰陣的明朝軍隊如何是也先精銳騎兵的對手,瞬間遭遇大敗。

王振在聽到前線戰敗後,隨即犯了第二個錯誤,連忙指揮軍隊後撤。其實此時的明朝軍隊足有也先10倍之多(也先大約2萬5千人),前線雖敗,但面對如此龐大的軍隊,也先其實也是比較擔憂的,小敗之後如果能穩住陣腳,也先在摸不透虛實的情況下其實也不敢有大動作,但王振偏偏就後撤了,這反而給了也先信心。

明英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爲何會敗給瓦剌兩萬騎兵? 第4張

在王振的指揮下,明軍以三萬騎兵殿後,開始全面撤軍。也先見明軍撤退,雖然對戰勝十倍之敵沒有信心,但也不願意放過這塊肥肉,於是只是率軍遠遠地跟在明軍之後。

接下來,王振犯了第三個錯誤,屢次改變行軍路線。在逐漸遠離前線之後,王振卻突發奇想,請求英宗在退兵之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也來個“衣錦還鄉”。於是朝廷大軍沒有按照原路返回,繼續過宣府從居庸關入關,而是選擇向南過蔚州從紫荊關入關。

在向南走了一段之後,王振又怕大軍路過損壞他家的田園莊稼,因此又率領大軍北返原路返回,就因爲這段繞行,導致士兵疲憊不堪。在到達宣府之後,瓦剌大軍追了上來,與明軍殿後的3萬騎兵交戰,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再次遭遇大敗的明軍開始狼狽向居庸關撤退。

8月13日,大軍逃至土木堡,而全是騎兵的瓦剌軍就尾隨在明軍之後,同樣來到了土木堡。緊接着王振又犯了第四個錯誤,命令大軍在土木堡修整。當時兵部尚書鄺埜表示也先騎兵行軍速度極快,土木堡雖然地勢較高,但無泉缺水,不利於大軍駐紮,建議大軍加緊行軍,儘快返回居庸關,進入關內後再做修整。但王振見明軍已經疲憊不堪,自己也累得快散架了,加之此地距離居庸關已經不遠,於是予以了拒絕,令大軍在土木堡修整。

也先見明軍停步不前,於是派軍隊佔據了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的河流,斷絕了明軍用水,飢渴難耐的明軍挖井兩丈仍無用水,派兵前去取水卻被瓦剌軍所阻,大軍只好忍飢挨餓稍作休整。

明英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爲何會敗給瓦剌兩萬騎兵? 第5張

次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痹明軍。明英宗未做懷疑,遣曹鼐起草詔書,與瓦剌議和。於是王振又犯了第五個錯誤,敵軍未遠走而令軍隊取水。王振在也先還未走遠的情況下,當即命令大軍移營取水,大軍移動之時,飢渴難耐的士兵隨即一哄而起奔向河邊,大軍隨即亂作一團。

眼看明軍自己亂了陣腳,瓦剌隨即嚮明軍發動進攻,明軍倉促迎戰之下遭遇潰敗。此一戰役,明軍二十餘萬人死者三分之一,傷者居半,明英宗被俘,王振被英宗護衛將軍樊忠一怒之下用鐵錘砸死,文武官員亦死傷數十人,損失馬匹二十萬頭,衣甲器械輜重損失無數。

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明軍此戰之所以戰敗,幾乎完全是由王振的無能指揮所致。此後,明廷雖然應對得當,並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但土木堡之變對於明廷造成的損失完全不可估量,尤其是武將、功勳集團的斷層,爲明中期文官集團的迅速崛起埋下了伏筆,而明帝國初期對北方遊牧民族積累的戰略優勢也自此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