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狐偃對晉文公重耳有多重要?“無狐偃,便無晉文公”的說法客觀嗎?

狐偃對晉文公重耳有多重要?“無狐偃,便無晉文公”的說法客觀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重耳之前命不好,雖然出身高貴但是顛沛流離,那麼狐偃對晉文公重耳有多重要?“無狐偃,便無晉文公”的說法客觀嗎?這其實是因爲狐偃是重耳團隊裏很重要的人物,他給重耳出謀劃策,一直兢兢業業保護了重耳19年。

一、驪姬想要殺死重耳,狐偃護送重耳出逃

驪姬不滿太子申生可以繼承國君之位,經常向晉獻公說太子申生的壞話。太子申生被驪姬害死之後,驪姬把矛頭對準了晉獻公成年的兒子們。晉獻公對驪姬言聽計從,重耳被迫出逃。

重耳倉皇逃離生養自己的晉國,發覺天下之大卻無處可去。狐偃一路陪在重耳身邊,支持重耳。狐偃建議重耳先去翟國。翟國是重耳母親的故國,翟國人熱情地接納了重耳。

狐偃當時支持重耳,在我們看來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重耳沒有多少手下,我們看歷史就知道,始終是五個人忠誠陪在重耳身邊。狐偃其實沒得選,狐偃看着重耳長大,在重耳身上投注了巨大的期望。

如果沒有出現驪姬,狐偃可能會陪着重耳去封地,因爲太子申生素有賢名,狐偃最初的目標不是幫重耳做國君。但是,驪姬想要重耳的性命,多次派殺手追殺重耳。狐偃保護重耳逃過多次追殺,意識到,重耳只有當了國君才能保住性命。

我們覺得重耳這個人沒什麼主見,他好像沒自己拿過主意,都是聽從身邊人的建議。狐偃全心全意支持重耳,他相當於重耳和身邊人聯繫的紐帶,狐偃是重耳不能缺少的人。如果沒有狐偃當初拼死護送重耳出國,就沒有後來的晉文公。

二、晉文公重耳逃亡多年,狐偃始終相伴左右

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狐偃始終頭腦清醒,提醒重耳大業未成。重耳流亡在外的時間太長了,如果沒有狐偃耳提面命,重耳的野心早就隨着時間淡去。也許,剛離開晉國的重耳有奪回王位的野心,十九年後的重耳恐怕自己都會質疑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

我們如果是重耳,能有耐心等待十九年之久嗎?我們知道,古人因爲生產力水平低下,醫療衛生條件差,壽命普遍比現代人要短很多。即使重耳是個貴族,身邊有很多人服侍,但是日子可能過得不如一個現代普通人。

重耳雖然是晉國國君的兒子,但他不是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等了十九年。十九年裏,重耳在多國之間輾轉逃亡,雖然有許多國君對他禮遇有加,但是處在別人的地盤上,實質上是寄人籬下。

漂泊異鄉的滋味可不好受,重耳在這十九年裏吃盡苦頭。一般人早就放棄當國君了,重耳本人都打算在齊國長長久久的住下去。齊國國君把宗室女嫁給重耳,重耳沉迷在溫柔鄉里,不想再去爭奪晉國國君之位。

狐偃是最瞭解重耳的人,打算強行帶重耳離開。狐偃之前一定很正式的跟重耳談過,重耳既沒有答應狐偃離開齊國,也沒有直接反對狐偃的提議。重耳不想讓狐偃寒心,又實在放不下齊國的安逸生活,就打算拖着這件事。

狐偃對晉文公重耳有多重要?“無狐偃,便無晉文公”的說法客觀嗎?

天真的重耳像極了犯拖延症的我們,重耳的態度讓狐偃覺得大事不妙了。狐偃是一定要帶重耳離開齊國的,狐偃爲重耳付出太多,不能接受重耳的一生止步於流亡,那他們之前的辛苦就白費了。

如果重耳執意留下,狐偃身爲手下,不能違逆公子的命令,狐偃用了一個計謀讓重耳在不知不覺中離開齊國。狐偃提前讓人收拾好行李,叫人把重耳灌醉。重耳酒醒後,發現離開齊國已成定局,轉身向狐偃道謝。

我們不能責怪重耳沉迷安逸的生活,如果我們是重耳,一邊是齊國的溫柔鄉,另一邊是看不到頭的流亡,我們會怎麼選?當時的重耳已經覺得回晉國沒大有希望了,是狐偃一直在鼓勵他。

三、狐偃找準時機,幫助重耳奪回王位

重耳一生中有不止一次機會可以提前回到晉國,但是都被狐偃阻止了,狐偃覺得時機還不成熟,回去晉國也做不穩王位。重耳聽從了狐偃的建議,耐心等待,遊走各國積攢人脈,尋求外部的盟友。

狐偃很沉得住氣,在重耳的父親死時,晉國的大臣邀請重耳回國執政,面對大好時機,重耳迫不及待想要回國,但是狐偃覺得時機未到。重耳聽從了狐偃的建議,打算靜觀其變。

這其實是對兩人關係的一次考驗,如果晉國的新君能坐穩王位,以後晉國的王位就與重耳無關了。在這種大事上,重耳雖然內心深處有些不滿,但是他選擇相信狐偃對局勢的分析。

果然,晉國不久又陷入王位爭奪,重耳因爲沒有回國逃過一劫。我們佩服狐偃的高瞻遠矚,沒有狐偃的輔佐,重耳恐怕早就死在晉國內亂中了。狐偃知道,憑藉重耳的勢力,無法平定晉國的亂局,必須等晉國內部相對平穩,纔有機會爭奪王位。

不少國君對流亡的重耳禮遇有加,狐偃深知,如果讓外人介入晉國的內政,貽害無窮。狐偃讓重耳謹言慎行,不要隨意許諾。秦穆公對幫助重耳奪位很感興趣,與重耳交談甚歡。不久,秦穆公暴露出了野心。

秦穆公想要重耳許諾,如果當了國君,要把河西之地給秦國。狐偃極力反對,秦穆公覺得重耳不識擡舉,轉而支持重耳的弟弟夷吾做了晉國的國君。重耳又一次與國君之位擦肩而過,離開秦國繼續流亡。

夷吾撕毀承諾,並沒有把河西之地給秦國,反而處處與秦國做對。狐偃覺得時機快到了,夷吾死後,秦穆公又一次起了支持重耳的心思。重耳常年流亡,在各國積累了大量人脈,狐偃積極聯繫各方勢力,流亡十九年的重耳成爲了晉國的國君。

狐偃對晉文公重耳有多重要?“無狐偃,便無晉文公”的說法客觀嗎? 第2張

我們看,如果沒有狐偃替重耳分析局勢,找準時機,重耳早就死在各方勢力的陰謀詭計之下。狐偃最終目的就是要輔佐重耳做國君,他可以爲了這個目標蟄伏十九年。

我們如果是狐偃,能把局勢看得這麼通透嗎?畢竟,重耳很多次可以提前回國,近在咫尺的成功,狐偃說放棄就放棄。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個十九年。爲何狐偃能輔佐重耳成就霸業?狐偃的遠見卓識遠超其他人。

狐偃覺得時機未到,那些時機未到就回去做國君的人,都沒能熬過重耳,那些人早早地死在王位上。狐偃能沉得住氣,緊要關頭攔住重耳回國。國君之位的誘惑很大,但是狐偃時刻繃着一根弦,他想讓重耳做晉國的國君,前提是重耳能坐穩國君之位。

先前狐偃看到晉國內外殺機四伏,重耳回去做國君容易,但是未必能長久。狐偃等到晉國局勢平穩之後,才讓重耳回國,這是明智的選擇。狐偃知道重耳又能把晉國帶到一個新的高度,重耳沒有辜負狐偃多年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