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延壽(?—前57年),字長公,燕國人,西漢漢宣帝時期著名的士大夫。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前57年,韓延壽在斷頭臺上跪坐着,滿目悲愴地看着臺下爲他哭泣的百姓們。在奔赴刑場之前,百姓們自發地爲韓延壽送行,爭搶着送上一杯又一杯的斷頭酒,人生即將走到盡頭,韓延壽不忍心拒絕百姓的心意,只能眼含熱淚的喝下一杯又一杯......

即將被處死的韓延壽,是穎川郡的父母官,因爲在職期間愛民如子,所以深受百姓的愛戴,然而這樣的一個人,爲什麼會被處死呢?

這件事,其實主要源自於當時士大夫集團,和皇權之前的衝突。

韓延壽是西漢時期的燕國人,字長公,他的父親是燕國的士大夫,具體姓名在歷史上是沒有記載的,只記得大概的事情。因爲韓延壽這個人後面的經歷和性格,都深受他父親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簡單地講一下他父親的故事。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韓延壽的父親是漢朝諸侯國燕國的士大夫,雖然聽起來士大夫好像是一個官職,但是請注意,在漢朝,士大夫不是一個官職的名稱,而是一類比較有學問,熱愛政治,有節操的,品行高尚的君子似的的尊稱。

說白了,士大夫就是一羣愛國的熱血青年。

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就是公園涼亭裏,或者居民小區涼亭裏,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大爺聚在一起在聊政治,聊歷史,對於當前的時事政治的討論非常激烈,看起來是計較積極向上的,因爲我們國家言論自由,在加上老大爺也大多數成熟穩重,所以不會做出遊行示威這樣的事情,大家都被認爲這樣的一羣人是無害的。

但是如果這羣老大爺換成十多歲,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呢?

年輕人沒有多少人生經歷,有多少成熟穩重的呢?

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做出,遊行示威,寫舉報信,甚至策劃殺人事件。如果是小打小鬧,這羣熱血青年當然不會被怎麼樣,但是如果這羣熱血青年的言論和行爲,影響了輿論走向,或者是擋了誰的路,就有可能被人除掉。

韓延壽的父親就是這樣死的。

韓延壽的父親,曾經是燕國的熱血青年,當時燕國的諸侯王是劉旦,漢武帝的第三個兒子,劉旦因爲沒有被立爲太子不甘心,所以一直對皇位蠢蠢欲動,即使漢武帝后來擁立了漢昭帝劉弗陵做皇帝,劉旦還是不死心。

後來漢昭帝的幾位輔政大臣之間,因爲利益問題出現矛盾,其中有人想要換皇帝,就想到了有繼承資格的劉旦。

一羣人想要換個能給更多利益的皇帝,劉旦想要做皇帝,就承諾事成之後的利益分配,兩撥人一拍即合便開始策劃謀反。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第2張

劉旦想要謀反,單憑他一個人當然不夠,所以劉旦就找人出謀劃策,雖然這件事做得比較隱蔽,但是劉旦想要謀反的消息還是被傳了出去,首先燕國的士大夫羣體就得知了這件事,於是這羣士大夫就針對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士大夫們的討論結果就是,劉旦如果謀反,一定會失敗,而且劉旦謀反還是一件違背道義的事情,畢竟謀朝篡位就沒有講道義的,所以士大夫羣體在民間開始激烈的反對,而且反對的聲音還傳到了劉旦的耳中。

這時候出現了幾個問題,士大夫們爲什麼反對劉旦謀反?劉旦謀反和士大夫們有什麼關係呢?韓延壽的父親爲什麼會因此而死呢?

首先第一個問題,士大夫們爲什麼會反對劉旦謀反,這個問題有兩個原因。

劉旦謀朝篡位是沒有道義的。人家漢昭帝是漢武帝親自選的皇帝繼承人,人家江山做的好好的,你憑什麼去搶位置啊,士大夫們認爲劉旦這件事做的不對,所以出於道義,士大夫們要反對。

如果劉旦謀反失敗,燕國很有可能會除國,士大夫們出於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的原因,所以極力反對劉旦謀反。

燕國被除國是很有可能的,因爲從漢朝開國以來,漢高祖劉邦開始,每一位皇帝都害怕諸侯王勢力過大 聯手將自己的江山給搶了,所以每一位皇帝都千方百計地收回藩屬國,一旦燕國被除國,燕國就會變成郡,甚至燕國的土地都會被劃到別的地方,或者別的藩屬國。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第3張

國家不在了的這種危機感,足以激起熱血青年的保護欲,所以熱血青年們在知道燕王劉旦要謀反之後,開始了激烈的反對,因爲歷史資料有限,所以這羣熱血青年到底做了什麼,這羣熱血青年中的韓延壽的父親又做了什麼,我們沒有辦法知道,但是大概就是幾種情況

第一種,這羣熱血青年想要阻止燕王謀反的行動,決定去長安,將燕王策劃謀反的事情舉報到霍光和漢昭帝面前。

第二種,這羣熱血青年的影響力太大,燕王擔心自己想要謀反的事情會敗露,所以決定將知道這件事的士大夫們殺掉,做到一個殺人滅口。

大概就是這樣,韓延壽的父親因爲反對燕王謀反,所以被燕王劉旦給殺了。

父親被殺的事情,無論對於哪個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能夠輕易忘卻的事,可以知道的是,韓延壽的父親被燕王殺死的時候,韓延壽已經長大了。

後來燕王劉旦謀反失敗,大司馬霍光知道了韓延壽的父親,因爲反對燕王謀反的事被害,霍光認爲韓延壽的父親的死是有功的,之後霍光又知道了韓延壽也是一個有學問的熱血青年,所以,出於補償心理,將韓延壽提拔爲諫議大夫。

韓延壽就這樣因爲父親的關係,正式走上了仕途之路。因爲韓延壽本身就是一個上進青年,再加上韓延壽父親對韓延壽的正向影響,所以韓延壽在做諫議大夫的時候,兢兢業業,因爲工作出色,得到了霍光的賞識,很快就升官了,先是做了淮陽太守,後來又做了穎川郡太守。

穎川郡這個地方屬於河南,歷來都是比較難治理的地方,原來的穎川郡更加混亂難管,不僅地方勢力糾結,還有盜賊經常騷擾百姓。

上一任穎川郡太守爲了快速地改變穎川郡的現狀,用了很多狠招,黑招,比如調撥地方勢力內鬥內耗,讓百姓們互相告密,以掌握穎川郡的消息,用最快速的方式控制地方,雖然穎川郡的黑惡勢力白打擊了,但是也留下了一堆歷史遺留問題。

比如上任太守制定的告密制度,令百姓互相誣告,信任感崩塌,百姓之間互相結仇,互相打擊,愈演愈烈,嚴重的時候,甚至會發生惡性事件,已經到了影響治安的程度,這樣一來,穎川郡的風氣徹底壞掉了,韓延壽知道想要改變穎川郡的現狀只有化解愁怨。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第4張

而百姓們已經深陷愁怨之中,無力改變,此時想要改變現狀的人只有韓延壽,韓延壽爲了穎川郡的百姓們都能夠安居樂業,找到當地有威望的人,一起苦口婆心的勸導百姓們放下過往的恩怨。

仇恨那是這麼容易化解的,人與人之間其實很脆弱的,經不起什麼矛盾,分歧,一旦傷害了彼此利益,觸犯到了人家的底線,掉頭就走,從此陌路的結局,都是比較好的,反目成仇的事件也多的是。

韓延壽想要化解百姓累計已久的愁怨,哪裏是什麼容易的事,但是韓延壽沒有別的辦法,他沒有辦法把上一任太守揪出來打一頓,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阻止一切。

如果要制定嚴格的律法來約束百姓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種辦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如果百姓換一種辦法相互打擊,法律還真的約束不了什麼。

所以,韓延壽只能苦口婆心地勸導,和用德政來引導才慢慢將百姓之間的恩怨稍稍化解,爲了穎川郡的百姓們都能過得好,韓延壽努力了好幾年,百姓們之間才慢慢變得和睦。

一件事能做好幾年,可見,韓延壽是真心地將百姓的安樂放在心上,如果不是真心的,韓延壽做不出來這種事。

後來,穎川郡的治安得到控制之後,朝廷就將韓延壽調到東郡繼續做太守,在東郡做了三年的太守,韓延壽在東郡任職期間,令行禁止,地方的治安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百姓們安居樂業,犯罪的情況減少了很多,韓延壽最的最好的時候,在全國地方太守中的的政績名列第一。

因爲韓延壽政績非凡,後來漢宣帝把他從地方調回了中央做左馮翊,負責長安城附近的地方管理。韓延壽在政績上的表現是十分出色的,那麼爲什麼韓延壽最後卻因爲犯罪被處死呢?

其實主要原因是韓延壽作爲霍光餘黨,被漢宣帝除掉了。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第5張

公元前74年,霍光扶持漢宣帝上位,一開始霍光和漢宣帝之間,君臣和睦,同心同德地想要一起將天下治理好,霍光和漢宣帝,配合默契的處理漢朝的內憂外患,可以說,霍光本人和漢宣帝之間是沒有矛盾的。

直到後來,霍光的夫人將漢宣帝的原配許平君殺害之後,君臣矛盾到了一個不可調和的地步。霍光的夫人爲什麼要殺許平君呢?

這個原因沒別的,因爲貪婪,霍光的夫人因爲霍光權傾天下,就起了貪念,想要將霍家的女兒嫁給漢宣帝,想要將天下最有權勢的位置留在霍家,爲了這個貪念,就將許平君給暗害了。

後來霍光夫人殺害許平君的事情被發現了,霍光因爲夫妻情分將這件事給掩蓋過去了,漢宣帝沒有說什麼,但是心中不免對霍光非常失望,殺妻之仇啊,誰能忍,漢宣帝明白霍光並沒有覬覦江山意思,霍光本人也沒有這也意思。

而且霍光對漢朝居功至偉,漢宣帝實在不忍處理霍光,因爲一旦漢宣帝要追究霍光妻子的責任,霍光作爲丈夫,必然受牽連。

還有一點就是,霍光當時的權力太大了,霍光自己在漢朝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加上這些年,霍光在漢朝軍政兩界扶持提拔出來的人,也是遍佈朝野。

這就導致漢宣帝於君臣情分上不忍動霍光,於實力上又不敢動霍光。

這個現實就導致了漢宣帝明白了一個道理,不可以讓霍光這樣憑能力上來的人聯合起來對抗自己,從此之後,漢宣帝開始悄悄的打擊霍光扶持起來的士大夫集團。

漢宣帝爲什麼要打擊霍光餘孽呢?

因爲雖然霍光死了,但是霍光留下的勢力還在,霍家的子弟都在朝廷的軍政兩界身處要職,霍家的勢力依然如日中天,如果霍家想要利用霍光餘黨來爲自己做事,幫助自己謀反,這些人還是會幫助霍家的。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第6張

畢竟漢宣帝已經和霍家反目,這些霍光餘黨因爲立場問題,必定不會被漢宣帝容下的。

後來霍光去世,漢宣帝沒有在君臣情分上的爲難,開始打擊霍光餘孽,這時候霍家也不知收斂,蠢蠢欲動,還試圖謀反,結果被漢宣帝一次性滅掉了。

漢宣帝不僅滅了霍家,連霍光扶持起來的很多人,都處理了,這其中就有韓延壽。

其實韓延壽死了比較冤,因爲韓延壽從入朝爲官一來,就輾轉的在地方打轉,只有在最後的時候,才走近長安做官,但也是因爲韓延壽父母官做的好,也加重了漢宣帝要殺他的決心,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韓延壽的父母官做得太好了,他在百姓心中的影響力太大了,如果一旦韓延壽支持了謀反的霍家,百姓們很有可能支持韓延壽,所以韓延壽必須死。

於是接下來,漢宣帝的心腹大臣蕭望之,直接彈劾韓延壽,說韓延壽在地方上做官的時候,有放高利貸的行爲,而且還給兵車做裝飾,嚴重違背了禮制。

就這兩件事,要是放在其他大臣身上,根本就不叫事。要是漢宣帝的心腹去做,說不定最多也就是稍微責罰兩句而已。但是放在韓延壽身上,那可就是天大的問題了。

韓延壽深受百姓愛戴,爲什麼漢宣帝執意處死他? 第7張

所以最後,漢宣帝直接以此爲理由,下令處死了韓延壽。

韓延壽的死,說冤枉也冤枉,說不冤枉也不冤枉。要說他的罪名,確實是罪不至死。但實際上,真正致他於死地的,也不是那些亂七八糟的罪名。歸根到底,就是因爲他的霍光的餘黨,而且還是當時士大夫集團的代表人物。

如果漢宣帝不殺他,漢宣帝的皇權就得不到維護,霍光留下的士大夫集團,就會進一步侵害皇權。

如此一來,韓延壽雖然做官不錯,深得百姓愛戴。但既然被漢宣帝盯上了,自然不可能善終。

說到底,韓延壽的死,還是因爲他站在了漢宣帝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