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導致了唐朝實際控制的疆土不斷減少

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導致了唐朝實際控制的疆土不斷減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了一次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史稱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玄宗李隆基在邊地設立兵鎮,受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轄,但兵鎮並非真兵鎮,不但可以節制軍隊,還有權處理財政,民政,這和之前的藩鎮沒什麼區別,使得各兵鎮雄踞一方,形成了“內輕外重”的局面。

到了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到了50萬之多,可以與朝廷抗衡,僅安祿山就可以節制20萬軍隊。李林甫怕有一天節度使奪了自己的位置,於是推薦安思順,安祿山等人節制節度使。那李林甫不怕安祿山等人搶了他的飯碗?這正是李林甫假裝高明的地方,他知道這些人爲異族,即使功高也不能入朝爲相,使得安祿山更加正大光明地培養自己的勢力。

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導致了唐朝實際控制的疆土不斷減少

玄宗晚年懈怠朝政,貪圖享樂,長期與楊貴妃廝混。有一點可以看出安祿山的野心,爲了攀高枝,安祿山竟拜楊貴妃爲乾媽。翻看歷史記載,楊貴妃生於719年,安祿山生於703年,認比自己小十幾歲的人做乾媽,安祿山你覺得合適嗎?據說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對楊貴妃曾多次圖謀不軌。

在內朝政全歸了楊國忠和李林甫把持,這倆人本來爲人就有些問題,加上沒有皇帝管轄,更加肆無忌憚,導致朝政敗壞。在外安祿山可以節制三大兵鎮,手握重兵,玄宗似乎有點兒天真,認爲安祿山手握重兵,對朝廷非常重要,所以安祿山對安祿山更加寵愛。這也導致楊國忠的羨慕嫉妒恨,於是二者產生了摩擦,玄宗對此視而不見,可見其晚年昏庸到什麼地步。

安祿山本來就心懷異心加上手裏兵足夠多,拳頭足夠硬,終於開始反叛,出兵理由是憂國之危和奉密詔討伐楊國忠,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唐朝天寶十四年末,安祿山正式起兵,而唐朝民衆似乎習慣了安逸的日子,見戰事四起,有的嚇得四處逃竄,有的大開城門“迎接”叛軍,使得北方多地被安祿山所控制。更可恨的是,此時上報給玄宗安祿山反叛的消息,玄宗竟認爲是有人捏造的假消息,你說可恨不可恨。

經過數日之後,玄宗才相信安祿山確實反了,於是開始召集羣臣商議對抗安祿山。但由於唐朝精銳大多在邊境加上楊國忠也非帥才,致使安祿山在極短時間內攻入洛陽。天寶十五年初,安祿山在洛陽“即位”,自稱燕皇帝。

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導致了唐朝實際控制的疆土不斷減少 第2張

都生死存亡的時刻了,玄宗依然聽信讒言,致使唐朝先失去良將常清、高仙芝,又因玄宗誤判形勢,失去良好戰機。在鎮守潼關時,大將哥舒翰認爲堅守不出,等敵軍精力耗光一舉殲滅。可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認爲哥舒翰只爲自己着想纔不敢迎敵,於是哥舒翰被迫出擊。後被安祿山設計引入隘道,用亂石滾木使唐朝軍隊損失過半,20萬軍隊,僅剩不足萬人。唐軍主將哥舒翰也因拒絕投降而被降將“俘虜”,史稱“靈寶之戰”,這一仗使得唐朝元氣大傷。

此時的長安得知潼關失守後,羣臣大亂,甚至連上朝的人都沒有,於是在玄宗的“英明領導”下帶領家眷妃子和近臣出逃。

唐玄宗逃到馬嵬坡時,衆人對楊國忠早已恨之入骨,以討伐楊國忠爲由發起兵變,楊國忠被殺,隨後也要求處理楊貴妃,史稱“馬嵬之變”。最後玄宗迫於壓力讓高力士縊死楊貴妃,玄宗也狼狽出逃至蜀地,太子李亨逃到了靈武。

後太子李亨自行登基爲帝,反正玄宗也老了,乾脆自己單幹。在肅宗李亨帶領下,不斷收復“失地”。這裏不得不提“睢陽之戰”,此戰雙方實力是極其不對等的,卻是轟轟烈烈,也是平定安史之亂決定性戰役。河南節度副使張巡僅率領不足萬人的軍隊,抵抗安祿山幾十萬叛軍十個月之久,其中大小戰役多達幾百次,最後城內僅剩幾十人,最後也被安祿山消滅。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六千餘人犧牲得轟轟烈烈。張巡所率的六千餘人牽制安祿山叛軍十個月之久,也使得唐朝軍隊得以抽空休整,恢復了元氣,爲收復失地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唐朝先後收復長安和洛陽,此時的叛軍元氣大傷,再無力進攻。

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導致了唐朝實際控制的疆土不斷減少 第3張

至德二載初,安祿山也被其子安慶緒和宦官李豬兒所害,安慶緒對外宣稱安祿山病逝,自己繼位。至德二載十月,安慶緒帶領千餘人出逃,此時的叛軍已是秋後螞蚱。而唐肅宗沒有立即攻打安慶緒,而是準備迎接“國寶”玄宗回朝。

乾元元年,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等九個節度使開始收拾安慶緒,卻遭遇史思明圍攻大敗,洛陽再次失守。同年九月重整旗鼓再次出發,此次出征誅殺安慶緒所率援軍三萬餘人,但安慶緒求援史思明,史思明帶軍增援,與唐朝軍隊對峙數月之久。最後雙方不分勝負,唐軍退回自己藩鎮,史思明則回到了范陽。

范陽是安祿山起家的地方,史思明呆在此地非常不自在,一直想除掉安慶緒,霸佔范陽。於是向唐朝歸降,這是假投降,史思明暗地積蓄力量,唐肅宗不傻,識破詭計後,史思明再次反叛,這個人着實陰險狡詐可恨,而安慶緒畢竟和史思明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再次出兵援助史思明。唐出征大軍在郭子儀等人的帶領下,包圍了叛軍,因不設主帥而導致戰事一再擱置。後來史思明誅殺安慶緒,吞併了他的軍隊返回范陽(安史之亂太墨跡,安慶緒這個時候才被殺,還是被友軍誘殺,唐肅宗指揮打仗上比他爹玄宗也強不到哪裏)。

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導致了唐朝實際控制的疆土不斷減少 第4張

上元二年,安史之亂終於有了進展(再不進展,史思明可能要老的不會說話了),史思明叛軍內亂,其爲其子史朝義所殺(叛軍果真都是狼子野心,安慶緒害父安祿山,史朝義害父史思明),叛軍大亂,唐軍進攻的絕佳時機到了,對叛軍發起總攻,史朝義率領僅剩的百餘人出逃。後史朝義部下李懷仙投降,史朝義見大勢已去,再也無力反抗,自縊死去,歷時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個人覺得不設軍隊主帥是“安史之亂”後期舉步維艱的關鍵點)。

“安史之亂”到唐代宗李豫時期才徹底被消滅,相比清朝的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影響大得多,導致唐朝藩鎮數量不斷增加,唐朝實際控制的疆土不斷減少,同時也使得大唐盛世的聲威至此淪落。

玄宗時期設兵鎮,

給其自由從不問。

借勢起家安祿山,

親自帶兵打長安。

玄宗見此事不好,

攜家帶口往外跑。

馬嵬坡中生兵變,

國忠被殺西天見。

肅宗繼位收失地,

七年平定此戰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