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三國時期,黑山軍、白波軍,黃巾起義的最終下場如何?

三國時期,黑山軍、白波軍,黃巾起義的最終下場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精彩,同時也是最慘烈的一個亂世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演義》開篇就是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然而真實歷史上,黃巾起義於公元184年2月爆發,到184年11月已經被平定。雖然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只堅持了9個月,但其實後續各處起義一直是此起彼伏,著名的有黑山軍、白波軍、青州黃巾等等,他們最終結局如何呢?

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賊帥常山人張燕,衆至百萬,號曰黑山賊。——《後漢書皇甫嵩傳》

這段記載說的是,黃巾起義後,各地山谷之間黑山、黃龍、白波等各路大大小小的義軍興起,多則幾萬少則數千,不可勝數。其中常山人張燕,逐漸收攏各路小股起義軍,人數達到百萬之多,號稱黑山賊。當然朝廷肯定稱起義軍爲賊,他們自稱爲黑山軍。

張燕原名褚燕,黃巾起義爆發,褚燕聚集一幫少年爲強盜,部衆達到一萬多人。185年博陵人張牛角也聚集起一夥人,自稱將軍,與褚燕合兵一處。褚燕推舉張牛角爲首領,進兵攻打癭陶,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爲首領。

三國時期,黑山軍、白波軍,黃巾起義的最終下場如何?

張牛角死後,衆人一起擁戴褚燕爲首領,於是褚燕改姓張,喚作張燕。張燕因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所以軍中都稱他爲“飛燕”。後來張燕的部隊不斷壯大,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聯絡,叛匪中的小頭領孫輕、王當等人,都帶着部衆歸附到張燕麾下,張燕部衆發展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

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侵擾,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於是,張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漢靈帝於是任命張燕爲平難中郎將 ,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彙報。其實此時東漢朝廷已經默認張燕在黃河以北山區的割據。

190年聯軍討董,張燕參與其中,後來袁紹與公孫瓚爭鬥,張燕支持公孫瓚。後來呂布還替袁紹和張燕的黑山軍作戰,204年曹操掃平河北袁紹勢力,205年張燕率領其部衆十餘萬人投降曹操。曹操封張燕爲安國亭侯 ,食邑五百戶,命他率軍到鄴城駐守。張燕就此得以善終,子孫在曹魏、西晉做官。

二月,黃巾餘賊郭太等起於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東。——《後漢書孝靈帝紀》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二月,黃巾軍餘部郭太等人在司隸河東郡白波谷(今山西襄汾縣永固鎮)重新起義,號爲白波軍。郭太是白波軍首領,有衆十餘萬,攻太原、擊敗董卓大將牛輔。又聯合內遷於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於夫羅,連破太原、河內等郡,威脅洛陽。

除了郭太,白波軍還有大家熟悉的將領,包括楊奉、韓暹、李樂等將領。後郭太戰死,楊奉等人投降,但是李樂、韓暹、胡纔等人仍然堅持作戰。興平二年(195),李傕郭汜混戰,楊奉和以上白波帥投靠漢獻帝,護送漢獻帝到河東。其中五子良將之一徐晃,本來就是楊奉部下,後來投降曹操。

由於洛陽殘破,曹操一時也沒有能力控制洛陽周圍的韓暹、楊奉、李樂等軍事實力,於是挾獻帝到許,此後白波餘部分別爲曹操、袁術等吞併,這支與黑山軍並雄於世的起義軍最終覆滅。

青、徐黃巾

會徐州黃巾起,以謙爲徐州刺史,擊黃巾,破走之。——《三國志·陶謙傳》

三國時期,黑山軍、白波軍,黃巾起義的最終下場如何? 第2張

188年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賊又起,攻略郡縣。十一月,漢廷派遣鮑鴻進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雙方大戰於葛陂,鮑鴻軍敗。191年青州黃巾30萬衆攻打泰山郡,爲太守應劭所敗;又與徐州黃巾聯合,西入冀州攻勃海郡,欲與黑山軍會合,但在東光遭到公孫瓚堵擊,大敗。

青州黃巾衆百萬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入東平。劉岱欲擊之……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爲青州兵。——《三國志·武帝紀》

192年四月,青州黃巾以百萬之衆南攻兗州,敗殺刺史劉岱;鮑信等人迎接曹操入主兗州,青州黃巾與曹操戰於壽張,爲曹操所敗,退走。十二月,操軍追之於濟北,黃巾覆敗,主動投降,曹操以黃巾精銳者編爲青州兵。此後,青州黃巾殘部仍在鬥爭。

184年黃巾起義聲勢浩大,波及八州二十八郡,儘管很快被皇甫嵩等人迅速平定,但此後黑山軍、白波軍、青徐黃巾繼之而起給東漢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漢末三國羣雄袁紹、曹操、陶謙、公孫瓚都曾鎮壓、收編黃巾起義軍,最終這些起義軍逐漸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