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三國的一斛糧食到底是多少斤?士兵一天又要消耗多少?

三國的一斛糧食到底是多少斤?士兵一天又要消耗多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曹操許都屯田得糧百萬斛,鄧艾淮南積聚三千萬斛,一斛到底多少斤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曹操能夠剪出羣雄,統一中國北方,除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有一大法寶,那就是屯田。公元196年,曹操開始在許都屯田,第一年就“得谷百萬斛”;鄧艾建議司馬懿在淮南廣開屯田,認爲六七年可得“三千萬斛”。

三國的一斛糧食到底是多少斤?士兵一天又要消耗多少?

太祖以峻爲典農中郎將,募百姓屯田於許下,得谷百萬斛——《三國志·任峻傳》

公元 196年,在棗祗的建議下,曹操任命任峻爲典農中郎將,招募百姓開始在許都周圍屯田,當年收穫了穀子一百萬斛。這是曹操第一次開始屯田,嚐到甜頭的曹操每打下一塊地盤,就設置屯田。屯田制度的施行,使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

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於淮上,此則十萬之衆五年食也。以此乘吳,無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三國志·鄧艾傳》

司馬懿慧眼識人,看中了“結巴的”的鄧艾,鄧艾著《濟河論》建議在淮南屯田,以此來對抗東吳。

陳、蔡之間,土地肥沃,可以減省許昌周圍的稻田,引水東下。而今淮河以北屯兵二萬人,淮河以南屯兵三萬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輪休,常有四萬人,邊種田邊戍守。

三國的一斛糧食到底是多少斤?士兵一天又要消耗多少? 第2張

風調雨順時,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扣除兵民的費用,每年用五百萬斛作爲軍資。六七年間,可以在淮河上游積蓄三千萬斛糧食,這些糧食夠十萬軍民吃上五年。憑着這些積蓄進攻東吳,可無往而不勝啊!司馬懿採納了鄧艾的意見,開始在淮南興修水利,廣開屯田。

通過這兩段記載,我有以下幾個疑問:第一,漢末三國的一斛糧食到底是多少斤?第二,當時士兵行軍打仗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糧食?

古代常用容量單位由小到大有升、鬥、斛(石)、鍾,通常學者們認爲斛和石相通,自秦漢開始它們之間都是十進制。也就是一斛=10鬥,1鬥=10升。《漢書·律曆志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也……五權之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

因此在古代斛、石是通用的,而且石既是計量單位,也是重量單位。《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記漢一兩爲15.6g,一斤即249.6g,一石一百二十斤29952g約合29.95kg。因此漢代一石約59.9斤。據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一斛=59.9斤,我們爲了計算方便,取個整數,也就是一斛爲今天的60斤。

這樣就有意思了,曹操第一年在許都屯田,收穫穀子100萬斛,也就是6000萬斤,怎麼樣,是不是一下子有點非常震撼的感覺。當然這裏需要說明一下,當時北方地區普遍種植的作物應該是黍米,也就是粟米之類的植物,而不是小麥或者水稻。

三國的一斛糧食到底是多少斤?士兵一天又要消耗多少? 第3張

搞清楚了一斛等於多少斤,我們再來根據鄧艾的測算,來探討一下當時士兵每日消耗多少斤糧食。根據鄧艾所說,三千萬斛稻米,可供十萬人使用五年。那麼這就是一道算術題了,感興趣的可以用手機計算器來算一下,我只說結論,看看我計算的對不對:

根據鄧艾所測算,他是按照每人每年60斛稻米的消耗,具體每個士兵每天的消耗,也就是9.8斤大米。這個數據看上去似乎很不靠譜,什麼人一天能吃完十斤大米?但如果我們細細推敲一下,或許可以得出一個差不多的數字。

第一,鄧艾所謂三千萬斛稻米,並不是我們現在在超市裏看到的精米,而應該是沒有脫殼的稻穀,所以需要打一個折扣;其次,所謂十萬人五年使用,並不只有士兵消耗,還要考慮到戰馬的消耗;第三,考慮到三國時期士兵食物較爲單一,所以飯量大一點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