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曹操本是一個愛才之人,爲何卻說他並非真正欣賞關羽?

曹操本是一個愛才之人,爲何卻說他並非真正欣賞關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曹操真正欣賞的大將,並不是關羽,而是這3人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被描繪成了忠義的代表,他不僅戰鬥力很高,軍事能力強,而且爲人忠義,對劉備非常忠誠,可以說,在演義中,關羽除了高傲點,沒啥缺點了。曹操當初爲了得到關羽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到最後更是把赤兔馬也送給了關羽,可是最終也沒能留下關羽。不過即便如此,曹操也沒有對關羽多加阻攔,反而是讚歎關羽的忠義。從演義中的描述來看,曹操確實是非常欣賞關羽的。

不過如果我們從正史來看,曹操對關羽卻並非真正的有多欣賞,頂多就是當作一個還不錯的將領看待。

曹操本是一個愛才之人,爲何卻說他並非真正欣賞關羽?

在擊敗呂布時,關羽曾經想要向曹操討要秦宜祿之妻,結果由於他多次向曹操提及這件事,曹操留了個心眼,想看看這個女人有多漂亮,結果秦宜祿之妻果然漂亮,於是曹操將其佔有,拒絕了將其送給關羽。其實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曹操對關羽的態度,要是曹操真的非常欣賞非常看重關羽,怎麼可能不把這個女子送給關羽?如果說是因爲此時關羽還是劉備的手下,那爲何之後關羽投降曹操,曹操也沒有把秦宜祿之妻送給關羽?這不就說明曹操對關羽根本沒有那麼看重嗎?

而且關羽投降曹操時,曹操只是任命他爲偏將軍,沒有封侯封爵,關羽的漢壽亭侯爵位,是因爲後面陣斬顏良,立下大功得來的。所以曹操對於關羽的感情,其實並沒有演義中所描述的那麼深,曹操只是把關羽當作一個能力不錯的大將對待,曹操本來就是一個愛才之人,他喜歡關羽的人品,但並非真正欣賞關羽!事實上,曹操真正欣賞的人是這三人!

曹操本是一個愛才之人,爲何卻說他並非真正欣賞關羽? 第2張

作爲五子良將之首,曹操對張遼的欣賞大家其實都是理解的。最開始張遼投降曹操時,曹操就已經直接封他爲關內侯了,之前張遼跟隨呂布時已經展現了他超強的能力,贏得了曹操的好感。之後他更是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合肥之戰,張遼以800騎兵衝擊孫權大營,大勝而歸,成功的鼓舞了曹軍的士氣。當時合肥城只有數千曹軍,而吳軍有10萬,合肥能夠守下去,很大程度是因爲張遼的行動提升了曹軍的士氣,打擊了吳軍的囂張氣焰!

合肥之戰後,曹操來到當年張遼的戰場,感嘆良久。曹操感嘆些什麼,史書沒有記載,但合理推測應該是感嘆張遼太猛了,軍事能力太強了,這仗要是換成他自己上,估計都打不出這麼好的戰果,這不就是曹操對張遼的欣賞嗎?而在曹操感嘆之後,史書中緊跟一句“乃增遼兵”,可以看到,曹操是非常欣賞張遼的忠勇才能的,開始給張遼增加兵權了。曹操這個人,向來對外姓將領防範甚嚴,在張遼這裏,他做出了改變!

曹操本是一個愛才之人,爲何卻說他並非真正欣賞關羽? 第3張

張郃原本是袁紹的部下,官渡之戰時,因爲郭圖的讒言,張郃被迫投降曹操。而曹操見到張郃主動來降,非常高興,當即對張郃升官加爵。

《三國志》: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

曹操直接將張郃比作韓信,並封張郃爲都亭侯,這比關羽投降曹操時的待遇可好多了。之後張郃也是從徵四方,屢立戰功。漢中之戰時,夏侯淵被斬,張郃臨危受命,統領漢中曹軍,成功的穩住了曹軍的軍心,可見當時張郃的聲望已經是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地步。之後曹操更是對張郃假節,讓他統領漢中的所有軍務!

曹操本是一個愛才之人,爲何卻說他並非真正欣賞關羽? 第4張

事實上,在所有外姓將領中,原本于禁是最受曹操欣賞信任之人!于禁和曹操相知三十年,基本可以算是最開始跟着曹操打天下的那一波人,再加上于禁本身治軍嚴明,軍事實力強,所以其實在襄樊之戰前,于禁是所有外姓將領中,曹操最欣賞、信任之人!沒有襄樊之戰,五子良將第一人不一定會是張遼,很可能會是于禁。

只不過于禁比較倒黴,遇到了襄樊之戰。當時襄樊之戰的主帥本來不是于禁,曹操本來想讓曹植統領七軍前去救援,結果曹植喝的不省人事,沒個主帥樣子,於是曹操把曹植給換成了于禁。對於曹植來說,他這是因禍得福,而對於于禁來說,這可就是無妄之災了!因爲水淹七軍那一仗,無論是換做任何人前來,都會遭到大敗,就算曹操親自前來也一樣!因爲于禁根本不是輸在戰術上,而且輸在了洪水之上。

據史書記載,當時連日暴雨,大水平地數丈,曹軍大多是北邊來的軍隊,沒有大戰船,根本無法作戰,只能往高處跑。而關羽有水師,有戰船之利,可以站在船上進攻曹軍,所以曹軍根本無法抵擋,這麼大的水,打不贏、跑不掉,沒東西吃,只能投降!而曹操其實也是知道于禁的不容易,他並沒有怪于禁打輸了,他是怪于禁爲何要投降,而不是去死?

其實在那個年代,打仗輸了投降是很正常的行爲,當年關羽不就投降了曹操嗎?可是于禁倒黴就倒黴在他旁邊有一個龐德,這個龐德寧死不降,很有氣節,這一下就把于禁給襯托得膽小怕事了。要是沒有龐德,估計曹操也能理解于禁,沒辦法的事嘛。但龐德在那邊一對比,曹操就感嘆了,我這麼欣賞信任的于禁,怎麼到頭來卻不如龐德呢?這能怎麼說呢?只能怪于禁運氣太差,不來襄樊,啥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