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秦國和趙國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戰國後期,唯一能和秦國硬剛的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秦國奮戰六世餘烈,最終吞併戰國當中的其他六個大國,完成了統一偉業。

但是秦國崛起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例如阻擋在秦國統一之路上最大的障礙之一——趙國,就曾經讓秦國頭疼不已,兩個秦國碎一家獨大,但是也無法奈何趙國,兩個國家廝殺百年,趙國甚至一度成爲能夠唯一秦國硬剛的國家。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趙國在戰場之上節節敗退,特別是在長平之戰當中,趙國四十萬人被白起坑殺,損失了整整一代人。那麼在戰國後期,唯一能和秦國硬剛的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呢?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一:胡服騎射,趙國崛起

公元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趙烈侯建立趙國,建國之初的趙國實力並不強大,甚至一度被魏國佔領了都城邯鄲。

直到全國吞併宋國遭到列國的一致反對之後,燕趙等五國合力伐齊,齊國從此之後一蹶不振,趙國趁機崛起,在齊國衰落之時,迅速壯大,但是趙國在與大國之間的戰爭當中依舊常常處於下風,新繼位的趙武靈王見次之後,立志改革。

當時趙國的東北部和胡人接壤,北部和匈奴爲鄰,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的騷擾,特別是這些民族擅長騎馬射箭,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方面的長處之後,決定效法胡人,進行軍事改革,雖然改革的當中有不少阻力,但是都被趙武靈王給予克服。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第2張

胡服騎射很快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與他國進行戰爭的過程當中趙國的軍隊實力大漲,頻繁取勝。

從此之後趙國便建立起以騎兵爲主的一支軍隊,趙國先是拿時常侵略趙國的中山國下手,率領大軍一直打到中山國的腹地,後來又向西進攻胡人,一直打到榆中地區,趙國"闢地千里",從此之後能夠源源不斷地獲得優質的戰馬。

趙武靈王在位期間,經過數次攻打中山國,最終將其滅國,極大地壯大了趙國的實力,同時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趙武靈王也是頻繁用兵,一直打到雲中這個地區。可以說當趙國完成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國已經成爲除了秦國以外最強的國家。

從秦國的角度來看,趙國是秦國東出路上最大的阻礙,秦國和趙國兩個國家之間一直在暗中相互較量,爾虞我詐,外交伐謀,甚至趙武靈王喬裝打扮成爲僕從,跟隨趙國的使節入秦考察秦國的地形,其目的就是爲了從九原這個地方出兵,好繞開秦國天險函谷關從而攻滅秦國,但是趙武靈王的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實現就因爲國內的沙丘之變而身死。

新登基的趙惠文王雖然不如其父,但是依舊能夠重用藺相如等人,其綜合國力依舊能夠抗衡秦國。

在趙惠文王事情發生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等歷史事件就可以看出,秦國雖然勢大,但是依舊不敢輕易對趙國出手,趙國也多次在戰場之上擊敗秦國,在穩坐關東第一強國的交椅。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第3張

二:屢戰屢敗,大廈將傾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佔領了野王,導致韓國的上黨郡和韓國之間的聯繫被切斷,韓王懼怕秦國,決定採取驅虎吞狼之計,將上黨郡獻給秦國國,以期望獲得秦國的保護,平息戰爭。

但是上黨郡守卻不願意投降秦國,後來韓王派遣的大臣馮亭也不願意將上黨獻給秦國,於是乎私自和趙國聯繫,意圖將上黨郡獻給趙國,趙王欣然接受,派遣平原君率領五萬大軍前去接受上黨。

秦國自然願意看着上黨郡落入趙國的手中,於是派遣大將進攻上黨,上黨守軍不能抵擋大部分地區被秦國軍隊所佔領,趙王急忙派遣二十萬大軍前去救援,但是在正面交鋒當中趙軍頻繁失利,廉頗便改變戰術,退守長平地區,構築防禦軍事阻擋住秦國的攻勢。

秦國進攻數月無果,後勤壓力極大,爲了扭轉不利的局勢派人到邯鄲散播謠言,稱秦國最害怕的將領就是馬服君的兒子趙括,年輕氣盛的趙王本來就對廉頗的作戰方式感到不滿,最後力排衆議讓趙括代替了廉頗成爲趙國軍隊統帥,不料這正中秦國的下懷。

趙括一改之前的作戰方式,主動出擊秦軍,白起故意示弱,引誘趙括進入到埋伏,被圍困的趙軍無法得到應有的援助。

在被圍困了46天之後,趙括在突圍的過程當下被秦國軍隊射殺,最終全體投降秦國,秦國對趙國的40萬降卒心有餘悸,最後白起用計將40萬秦軍坑殺,一時間"子哭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第4張

此後秦國軍隊趁機進攻趙國都城邯鄲,當時天氣天寒地凍,傷員遍地,趙兵多弱,但是士氣高昂,期間趙國的精銳部隊經常出城與秦國作戰,但是大部分都沒能回來。

雖然趙國聯合其他諸侯國最終挫敗了秦國,但是經過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趙國的實力迅速地下滑,再也沒有實力與秦國爭霸天下。

此後東方六國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地抗衡秦國,秦國進入到了快速兼併統一的時代當中。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第5張

三:趙國爲何在後期一敗塗地

首先趙國在與秦國的作戰當中一敗塗地的原因在於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上的差異,秦國佔據了肥沃的關中地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地,張儀就曾經這樣誇讚稱"田肥美,民殷富,戰場萬乘,沃野千里,積蓄多饒"。

同時秦國還擁有函谷關等一衆天險地帶,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即使秦國不對外攻伐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而趙國則不同趙國東臨齊國,南接韓魏,北門還有兩個少數民族政權虎視眈眈,西方就是強敵秦國,算得上是四面皆敵,雖然秦國是趙國最大的敵人,但是趙國無法用全力對付趙國,在一次次戰爭當中被削弱。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第6張

其次從總體上來看趙國的綜合國力不如秦國,在對秦作戰當中沒有優勢。

以長平之戰爲例,之所以用趙括代替廉頗成爲趙軍的統帥,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趙國的後勤壓力極大,趙王希望速戰速決,同時在國家改革領域,秦國也更加徹底,"有軍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貴",秦國士兵的戰鬥慾望遠比趙國要高。

從戰爭的多方面來分析,趙都不如秦,在諸多劣勢之下,趙國在戰場上自然對秦作戰節節敗退,日益衰弱。

最後從兩個國家的統治者的角度來看,也是差別巨大,特別是在戰國後期,秦國的君王如秦昭王等,皆是虎狼之君,用鯨吞天下之志。

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和秦國硬剛的 趙國爲何會一敗塗地 第7張

而反觀趙國,自從趙武靈王去世之後,趙國的君王雖然談不上有多昏庸,但是頂多就是守成之主,缺乏趙武靈王這類君王的改革和進取意識。焦距到某一個歷史事件之時,長平之戰的導火索,上黨郡的爭奪當中。

就實際而言,上黨的歸屬與否對趙國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如同雞肋,但是趙王卻貪圖小利,中韓兩國驅虎吞狼之計,後又在長平之戰當中用人不明,導致四十萬趙軍被殺。

趙國迅速走向衰弱,甚至在後期還中秦國離間計,自毀長城,殺李牧,對比秦國君王差異甚大。綜上所述從多方面來講,趙國的失敗都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