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國和趙國實力相當,爲什麼總是趙國沉不住氣失敗呢?

秦國和趙國實力相當,爲什麼總是趙國沉不住氣失敗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長平之戰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也是最主要的轉型期,使得中國成爲世界上最早的封建制典型與底定階段。而在決定中央集權的最重要的抉擇期與爭霸期時,最有可能完成統一任務的是秦趙兩國。而這兩國自從完成自身的變革之後就成當時戰國後期的強大國家,而在面臨未來的統一之戰,也必須進行一場決定命運的戰爭。

而在秦國攻伐韓國時卻給了趙國這樣的機會,也就是因爲上黨郡的歸屬問題而爆發了秦趙兩國的國運之戰,而最終的勝利者是秦國,趙國反倒元氣大傷,從此只能進行戰略防守。那麼真的是趙括的紙上談兵導致趙國最終的失敗嗎,如果換成廉頗就沒事了嗎,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深層次的,也是根本性的,跟主將有關係,但不是最大的原因。相反因爲趙括的指揮反倒使得秦國元氣大傷,還不得不修養很久纔再次攻伐六國。那麼爲什麼實力相當的兩國,趙國卻是沉不住氣而失敗呢?今天就好好分析一下其內在原因。

一、上黨郡之戰略要地爭奪戰

戰國時期隨着禮崩樂壞,戰爭的頻率與規模越來越龐大,各種兼併戰爭打響。而在兼併過程中,只剩下戰國七雄,隨着各國的先後變法,而都逐步走向強國之路。但是在戰國後期,變法的徹底與否,使得國力的強弱出現變化。其中韓國最先衰弱下去,而被秦國不斷地削弱,最後在大規模的兼併戰爭中,韓國北部領土不斷地丟失。

在這種危機情況,韓國以無力抵抗,當時的上黨郡負責人採用矛盾轉移,把土地獻給戰國,以期待趙國能夠抵擋秦國的侵蝕,挑起兩大國的戰爭,從而使韓國獲得一線生機。而戰國在那面臨這一好處時,經過慎重考慮就接收了這一地區。而因爲秦國對此地誌在必得,兩國開始爭鋒相對,戰爭一觸即發。

秦國和趙國實力相當,爲什麼總是趙國沉不住氣失敗呢?

那爲什麼趙國明知道這樣做的弊端,還要迎難而上呢?其實就是因爲這一戰略要地的重要性,如果是韓國佔據則對秦趙來說都是好事,起碼有個戰略緩衝。而一旦失衡,被秦國佔據,則趙國將面臨被動局面。上黨郡地勢較高,是戰國西南部的戰略要衝,這一地區俯視平原邯鄲城,一旦佔據這一有利地位,就掌握於戰略主動權。相反如果趙國掌握這一地區,也能處於對秦國的戰略優勢與主動地位。

所以自從秦國攻取這一地區時,趙國就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安全問題,所以兩國的戰爭本身就不可避免,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正因爲有這一層考慮,圍繞這一地區的歸屬權,兩國開始在長平展開了戰爭。而這一戰爭的勝負決定着兩國的命運,所以從一開始,兩國都在傾盡全力來對待,已期待贏得最後的勝利。

二、防守反擊策略之消耗戰

由於也雙方國力的問題,而導致趙國不敢與秦國進行戰略決戰,只能在長平地區進行防守反擊,在初期頂住秦國的進攻並一步步消耗秦軍的銳氣,到後期再尋找有利時機進行決戰。而制定這一策略的就是趙國名將廉頗。可以說這樣的戰略是沒有問題的,起初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後來秦國方面反應過來,也開始與趙軍對峙,雙方都開始玩起消耗戰。

可是這樣的選擇可以說是無奈之舉,並不是佔據地利優勢就可以能夠完勝的。看似主戰場有利於趙國,其實從實際地形地勢與地利上來說,對秦國反倒更有利。雙方將近百萬的人力在這一地區的長期對峙,使得趙國反倒處於不利地位,從而犯了致命的失誤,也可以說是無奈的選擇。

秦國和趙國實力相當,爲什麼總是趙國沉不住氣失敗呢? 第2張

三、國力與後勤壓力之換將

消耗戰最考驗國家的實力,而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就已經奠定了強國之基,後來不斷地擴張而擁有關中、巴蜀、河洛糧倉,底蘊深厚。反觀趙國只是經過胡服騎射的變革以後,成爲軍事強國卻不具備國力綜合實力的提升。短期的戰爭還能維持,長久的消耗戰反倒是趙國先挺不住。

而且後勤的補給壓力也很大,秦國可以用運河來進行補充,可以就近補給。反倒是趙國雖然離都城近,可是上黨郡處於太行山上,位置較高。後勤要經過山區的考驗,本身就難度很大,再要補充舉國之兵的需求,難度更是不小。

而且消耗的時間太長,趙國的財政已到崩潰邊緣,不得不進行一場決戰來解決曠日持久的消耗對峙戰。當時主將廉頗多次被趙王要求進行決戰,都被拒絕。這一相持就是三年。秦國沒有怎麼樣,趙國反倒傷筋動骨。不得不換了主帥。而趙括就是擔當這一重要使命,不得已而爲之。

四、戰略轉換與國際策略失誤

趙括接任主帥之後,面臨國家財政的困境,不得不採取主動進攻之態,開始進行決戰。但是秦軍的情報站做的非常成功,反觀趙國卻一直很是失敗,連秦國的主帥換爲戰神白起都不知道,不得不說很是可悲。秦國對於趙括很是重視,事實證明趙括的統兵能力與戰場決策還是很厲害的,只是命不太好,也沒有認清主將以變人,還在以爲是原來的主將。導致後來的決策失誤,也就不難以認爲爲何會慘敗了。

同時在於外交的運用上,趙國也是略遜一籌,被秦國算計了,導致趙軍在面臨包圍時,卻與一國去主動支援,反倒希望兩國大打消耗戰,最後兩敗俱傷。而趙國只能因爲外援斷絕,內部以無兵可派的尷尬境地中,失去了最後的精銳與國力。徹底失去第二強國的國力與優勢。

秦國和趙國實力相當,爲什麼總是趙國沉不住氣失敗呢? 第3張

五、中計與速戰決勝

趙括因爲不知道秦軍換帥,經過內部整合後開始進行決戰,率軍攻擊。而秦軍也採取相應的部署,把兵糧要地與主帥陣地都暴露出來,誘敵深入切斷敵軍糧道,困死敵軍。而趙括在前進的過程中,比較順利,企圖攻擊敵軍中軍主帥大營,但是在得知後方糧道被切斷之後,知道自己中計了,最後不得不強攻。

另一方面向後方求援,可是哪有那麼容易啊,當時的趙軍在斷糧的情況下,採取進攻狀態,而秦軍則避開敵軍的攻擊,採取圍困戰術,企圖困死趙軍。就這樣大軍被圍46天,多次的攻擊都失敗了,在這樣絕境的情況下,趙括採取了最後的絕地反擊。

六、殘酷猛攻與意外結局

趙括最後把軍隊分爲四部分開始最瘋狂的反擊,企圖打破敵軍的封鎖,爲趙國留下一部分軍力。而事實這場戰爭打的十分慘烈,秦軍拼死防守,而趙軍絕望衝出重圍。在這場生死之戰中,秦國一度防線不穩。但是就在這危險情況中,趙軍主帥趙軍戰死。使得趙軍整體投降,秦國險中有險的獲得勝利。贏得最後的勝利並坑殺了四十萬的趙軍,奠定最後的成功。

如果不是當時主帥被射殺,趙軍說不定能夠衝出包圍圈,而秦軍雖能勝,可也要損失不少。從當時的情況來說,即使秦國勝利了,也是傷筋動骨。可見當時趙括的能力還是有的,對陣秦軍手腕還是挺不錯的。只是運氣不佳出了意外,也使得秦軍輕易的獲得勝利了。

秦國和趙國實力相當,爲什麼總是趙國沉不住氣失敗呢? 第4張

結語:

通過長平之戰的背後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並不是趙括紙上談兵而使得趙軍敗亡,相反是因爲趙國的國力難以維持而不得不選擇戰略決戰,以減緩後勤壓力與財政危機。企圖通過決戰而解決崩潰的邊緣。當時的主帥廉頗拒不執行這一冒險策略而被趙王撤職,換趙括指揮這場國戰。

雖然最後還是輸了,不止輸在對方換帥而不知情的情報上,更是被敵人冒險的戰局部署上,還有援軍斷援上。但是趙括的能力卻是毋庸置疑的,通過對趙軍的整合與統御上,可以看出指揮能力還是有的,在被秦國埋伏與斷絕糧道的基礎上,能夠主動衝擊與決戰。使得秦國的損失加大,不一定能夠穩定防線,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功虧一簣,主將戰死而趙軍投降。否則結果真的很難預料,搞不好秦國得吃很大的虧。

也就是說趙括這個人還是值得肯定的,只是當時的時代背景與國力問題,不得不背這個鍋,而當時的問題也不得不那麼做,早晚都得因爲後勤與消耗戰而壓垮國家的財政與政權的穩定。廉頗之所以不決戰就是因爲擔不起這個罪責。而趙括能夠主動承擔不得不說還是顧全大局的,只是運氣差點,否則即使敗,也不會打成被坑殺的結局,這是誰也沒有料到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