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鄧艾偷渡時劉禪死守不投降的話 劉禪最後能挽回敗局嗎

鄧艾偷渡時劉禪死守不投降的話 劉禪最後能挽回敗局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鄧艾偷渡陰平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三國末期鄧艾偷渡陰平,如果劉禪死守成都不投降,能否挽回敗局?

赤壁之戰後,劉備“劉跑跑”靠着多年跑路生涯練成的飛毛腿,在曹操和孫權的眼皮子底下,飛快佔據荊州五郡,摘了戰後最大的桃子。有了地盤以後,“劉跑跑”在垂暮之年開了加速掛,陸續佔領益州和漢中,並於221年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

42年以後,另一個飛毛腿——鄧·漢尼撥·艾率領“特種部隊”偷渡陰平,神兵天降般出現在成都城下。劉禪在驚慌中投降,蜀漢政權也隨之覆滅。

雖說歷史不能假設,但我們仍想知道:如果劉禪死守成都,能否挽回敗局呢?

司馬昭之心與鍾會之謀

“獨眼”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繼承兄長之位成爲魏國大將軍、丞相。此時經過其父、兄兩代人的苦心經營,司馬家已經徹底掌控了魏國的軍政大權。

公元260年,司馬昭剷除了敢於“起兵謀反”的魏帝曹髦,改立14歲的曹奐爲帝,其篡位的野心,已是路人皆知。

然而篡位這件事,終究不是個小目標。篡位者總要做出些驚天動地的偉業,向官員、百姓們秀一波肌肉以證明自己乃是天選之子,這樣才能“名正言順、以德服人”。

秀肌肉的最好方法無疑是戰爭,在這一點上,古今中外的篡位者無一例外,其中包括以後滅了司馬家滿門的“刀王”劉裕。

司馬昭的眼裏寒光閃爍,開始在地圖上挑選自己的“小目標”,嗯,蜀國國力最弱,只有一州之地,蜀主劉禪看起來也是迷迷糊糊的樣子,就它了。

朝堂上,司馬昭與羣臣開會商量伐蜀事宜。羣臣紛紛勸阻,說從“多智近妖”諸葛亮開始,歷來都是蜀國攻,而魏國守,現在卻要跑到四川這天險之地跟蜀人死磕,明顯不合規矩啊。

鄧艾偷渡時劉禪死守不投降的話 劉禪最後能挽回敗局嗎

唯獨被譽爲“當世張良”的鐘會站了出來,不僅力主討伐蜀國,還獻出自己精心準備的伐蜀策略,包括行軍路線,紮營之所,何處進、何處退,糧草兵馬囤積於何處等等,事無鉅細,無不計劃得清清楚楚。

司馬昭大喜,當即任命鍾會爲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坐鎮長安,全權主持伐蜀一事。

鍾會爲了隱藏自己的戰略意圖,迷惑吳、蜀兩國,首先下令在魏國各處建造戰船,擺出一幅大舉伐吳的假象。

同時他又暗中命令各地屯田軍和邊防軍,分批次、化整爲零到長安周邊集結,囤積糧草,製作攻城器械,厲兵秣馬,做好滅蜀的戰前準備。

鄧艾偷渡時劉禪死守不投降的話 劉禪最後能挽回敗局嗎 第2張

然而,正在沓中屯田的蜀國大將軍姜維,早就通過長安的諜報系統,偵知了魏國的軍事行動。他立即上書後主劉禪,提醒他注意魏國的動向,同時做好戰前的準備工作。

但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將姜維的上書隱藏起來,使蜀國上下對此毫無所知,錯失了戰前準備的最佳時機。

魏滅蜀之戰

公元263年,一切準備就緒的司馬昭下令,18萬魏國大軍分三路討伐蜀國。

徵西將軍鄧艾率3萬餘人沿狄道進軍,從三個方向正面牽制姜維在沓中的屯田軍。

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餘人沿祁山道攻擊武都、橋頭等地,包抄並切斷姜維軍回成都的後路。

鎮西將軍鍾會則率領主力軍10餘萬人,從長安出發,由駱谷和斜谷道攻入漢中腹地。

此時蜀國全國兵力也不過才10餘萬人,姜維深知魏軍兵力強大,己方處於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中。

鄧艾偷渡時劉禪死守不投降的話 劉禪最後能挽回敗局嗎 第3張

他急忙令漢中地區的蜀軍集結在漢、樂兩城,以守城爲主,輕易不得出城作戰。同時收縮兵力,重點防守陽安關、劍閣關,扼住這兩條入川的咽喉要道。

從戰爭的形勢看,姜維的應對顯然是切合實際的,然而情況的發展很快出乎了他的預料。

鍾會率主力軍進入漢中後,本着以快打慢的作戰原則,派護軍荀愷和前將軍李輔分別領萬餘人包圍漢、樂兩城,將漢中蜀軍分割包圍。

而鍾會自己則率魏軍主力繼續推進,攻擊從漢中入川的重要關隘——陽安關。陽安關守將傅僉出城迎擊魏軍,戰陣中兵敗被殺。副將蔣舒開城投降。鍾會隨即佔領陽安關,打開魏軍攻入四川盆地的道路。

此時姜維仍在沓中,得知陽安關失守的消息,大驚失色。這不僅意味着他要面臨腹背受敵的險境,而且一旦成都失守,那纔是真正的滿盤皆輸。

鄧艾偷渡時劉禪死守不投降的話 劉禪最後能挽回敗局嗎 第4張

姜維連忙率軍回返,做出要攻擊魏國祁山大營的假象騙過諸葛緒,成功退回到劍閣關,並在此與從成都前來支援的廖化軍和張翼軍匯合,共同據守劍閣。鄧艾率軍從後追擊,進軍至陰平。

很快鍾會率領主力逼近劍閣關下,但面對這險要的雄關和姜維大軍的固守,一時也無能爲力。

戰爭至此進入相持階段,魏軍若無法攻破劍閣,則成都穩如泰山。更糟糕的是,魏軍的糧草告罄,如果不能快速攻入成都,那將隨時都有崩潰的危險。鍾會在進、退之間徘徊,着實拿不定主意。

關鍵時刻,鄧艾向司馬昭和鍾會建議道,他可率精悍部隊從陰平小路繞路到涪縣,直擊敵人的心臟成都。在這種情形下,姜維若回兵救援涪縣,則鍾會可乘虛攻入劍閣;如果姜維死守而不救涪縣,那麼涪縣一破,成都將唾手可得。

鄧艾偷渡時劉禪死守不投降的話 劉禪最後能挽回敗局嗎 第5張

劉禪投降,蜀漢國滅

263年10月,鄧艾率精銳自陰平出發,沿小道深入700多裏荒無人煙的險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無數次深陷絕境後,終於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江油城下。

江油守將馬遵毫無防備,很快城破投降。隨後鄧艾又馬不停蹄地進軍綿竹,在綿竹關前,擊敗並斬殺了諸葛亮的後代諸葛瞻、諸葛尚父子。

攻陷綿竹後,鄧艾乘勝進逼成都。蜀國民心震恐,兵無戰心,朝廷上下亂成一團,已然處於崩潰的邊緣。

後主劉禪不愧“扶不起的阿斗”之名,在譙周、張紹等人的勸說下,驚恐萬分的他很快派使者送上皇帝的印璽,並寫信到鄧艾那裏請降。

263年末,鄧艾率軍入成都。劉禪自縛、攜棺,率諸王大臣等60餘人,出北門十里向鄧艾投降,持續42年的蜀漢政權滅亡了。

鄧艾偷渡時劉禪死守不投降的話 劉禪最後能挽回敗局嗎 第6張

結語

鄧艾偷渡陰平小道,固然是軍事史上奇襲戰的典範,與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奇襲羅馬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他們的最終戰果卻是完全不同的。

就戰術上來說,劉禪如果能死守成都,姜維再分兵掩襲鄧艾的後翼,切斷魏軍糧道,他們完全有可能擊敗甚至圍殲孤軍深入的鄧艾軍。

然而就戰略來說,蜀國土地狹小,兵員不足,姜維11次毫無成效的北伐戰爭,又導致蜀漢國庫空虛,民心、軍心皆已疲敝不堪。

況且似劉禪這般的君主,但凡有點腦子的,誰又肯相信他能夠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呢?

因此,蜀漢之亡,似乎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吧。

各位讀者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