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皇陵不是用來埋葬皇帝與嬪妃的嗎,爲何明十三陵中有座太監墓?

皇陵不是用來埋葬皇帝與嬪妃的嗎,爲何明十三陵中有座太監墓?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葬入思陵爲之,前後相繼有十三位皇帝陵墓埋葬於此,故稱之爲明十三陵。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本站小編一起看看吧。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區境內的天壽山南麓,是迄今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善的皇帝陵墓羣建築。

明十三陵的陵墓依次是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思宗)。

皇陵不是用來埋葬皇帝與嬪妃的嗎,爲何明十三陵中有座太監墓?

明十三陵除了埋葬以上十三位皇帝外,還有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按理說,皇陵只能埋葬皇帝、皇子、皇妃,怎麼還會多埋葬了一位太監呢?

這位能在明十三陵與皇帝們一起安眠的太監究竟是誰呢?

原來,這位被安葬在皇陵裏的太監是明末崇禎帝的太監王承恩。

在人們的印象中,太監通常是擅權、狡詐、見風使舵的壞人,但王承恩卻不是這樣的人,他對大明王朝、對崇禎皇帝真是太忠心了!

皇陵不是用來埋葬皇帝與嬪妃的嗎,爲何明十三陵中有座太監墓? 第2張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率部攻入北京城,崇禎帝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遠望着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在哀聲長嘆中,崇禎帝上吊自縊身亡,王承恩也陪同崇禎帝一同自縊。

當李自成大軍圍困北京城時,明朝有很多的將士紛紛解甲歸田,而王承恩卻統領禁軍,誓死抵抗。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唯獨王承恩一人陪同崇禎帝身邊,並最終陪同自縊而宣告了自己最後的忠心。

與明朝著名的大太監劉瑾、魏忠賢相比,王承恩的殉葬要光輝得多。在一個王朝即將覆亡,幾十萬人“解甲”的時候仍能夠護佑君主,不畏強敵,這表現了強烈的忠貞性格,他的死充滿了悲壯的色彩。

後來,清軍入關後,滿族一開始打着“仰承天命,弔民伐罪”的旗號,第一位入關的皇帝順治帝在爲崇禎皇帝發喪的時候,同時爲王承恩修墓立碑,並將他葬在崇禎皇帝思陵門外,讓他永遠“守護”思陵。

皇陵不是用來埋葬皇帝與嬪妃的嗎,爲何明十三陵中有座太監墓? 第3張

王承恩的墓至今保存較爲完善,雖然墓只剩一個直徑6米的土堆,但墓前卻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

王承恩墓是坐西朝東,東側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吳下倪欽題行書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稱道之處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動,表現題材爲“龍馬負書”、“犀牛望月”等神話傳說。

第二通碑高4米,碑首有“敕建”字樣,碑文800字,爲順治帝(順治17年)親自撰寫。

第三通碑緊靠墓前,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製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順治二年營建思陵時,順治帝爲褒獎王承恩“貞臣爲主,捐軀以從”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