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帝王陵墓內有千奇百怪的陪葬品,除了金銀財寶之外,還有一些陪葬品也是價值連城。可能當初的墓葬主人沒有想到隨他入墓的物品有多大價值,但是對於後人來說,這是瞭解當時歷史狀況的重要依據。例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是研究重要的商周歷史的重要依據;例如,碑刻、字畫、瓷器、陶器,這上面附錄的文字,隨時都可能透露出重要的信息。前段時間河南安陽出土的“曹操墓”,其判斷依據之一就是墓內石牌上面的“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銘文(這一觀點目前遭受質疑,本文對此不做評價)。當然還有一些陪葬品爲我們所不齒,鮮明的例子就是用活人陪葬,這應該算最爲昂貴的陪葬品。

陪葬寶物一:甲骨

由發掘甲骨而發現的殷墟

甲骨就是中國古代占卜時所用的龜甲和獸骨。其中龜甲又被稱爲卜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又被稱爲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豬、虎骨及人骨。因而,卜甲和卜骨,被合稱爲甲骨。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了占卜用的甲或骨,至商代甲骨盛行,到周初或更晚仍有甲骨。商周時期的甲骨上還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甲骨作爲陪葬寶物,主要是在商朝時期。在商代,宮廷裏會有一位地位極高的占卜官,他平時會準備好甲、骨,每當商王要決定一項活動,或詢問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拿出一片甲或骨,在其背面挖上槽或鑿上幾個洞;然後用燃燒的木枝去炙,炙到一定溫度,甲或骨會“卜”的爆開一些裂縫。占卜官根據這些縫的深淺或走向來判斷天意,並向國王報告。國王即據此決定一切行動。事後,占卜官還要把該事的結果刻在這片甲骨上。這便是甲文,又稱甲骨卜辭,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文獻記錄。

甲骨本身非常珍貴,因爲它能預知吉凶,乃至生死,而且甲骨通常與巫術結合,所以商王希望死後也能帶上這些寶物,可以得到鬼神的保佑,另外也是希望自己在未知的死亡世界裏能夠得到安慰和寄託。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甲骨文的發現純屬偶然。1899年,清王朝國子監祭酒、金石學家王懿榮從一味中藥“龍骨”上面,發現了一種不認識的古代文字。經過研究得知,這種“龍骨”有的是龜甲,有的是牛肩胛骨。後來,人們把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由於最先發現甲骨文的是王懿榮,因此,他也被譽爲“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被發現之後,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但是,古董商人爲了壟斷財源,對甲骨的來源祕而不宣,以後又謊稱出自河南湯陰、衛輝等地。直到1908年,學者羅振玉才首先訪知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的小屯村一帶。於是他派遣自己的親屬去安陽求購,又親自前往安陽進行實地考察,先後共蒐集到近二萬片甲骨,並於1913年精選出兩千多片編成《殷墟書契》(前編)出版,隨後又編印了《殷墟書契菁華》(續編),爲以後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實際上,甲骨文的發現之地——安陽小屯村一帶,爲商之首都,共經歷了八代十二王,歷時273年。後人稱這段歷史爲殷朝,因而此地也被稱爲殷都。殷都被西周廢棄之後,便逐漸淪爲廢墟,後人稱之爲“殷墟”。

殷墟佔地面積約24平方千米,大致分爲宮殿區、王陵區、一般墓葬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居住區和奴隸居住區。城市的佈局嚴謹而合理。同時,從其規模及出土文物來看,它不僅是當時全國,而且是東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千百年以後,商王大墓的陪葬品甲骨,隨着氣候的變遷與時間的推移,才逐漸出現在了農民耕種的地面上。當地農民發現這種骨頭以後,便認爲是古代龍的骨頭。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這種骨頭具有止血等作用,尤其是用這種骨頭的粉末來治療外傷和一些婦女病,療效更爲顯著。因此,他們便將其收集起來賣到藥店。在被王懿榮“發現”以前,千百年來,被吃掉的“龍骨”——甲骨文不知有多少。

繼羅振玉之後,又有許多著名的學者,對甲骨文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釋和研究,遂形成一門專門的學問——甲骨學。董作賓、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並稱爲“甲骨四堂”,被譽爲甲骨學研究的一代宗師。

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詳細記載了商王朝的世系和歷史。過去,史學界有許多人對這些記載將信將疑,直到甲骨文的發現,才終於將其看做信史。

半個多世紀以來,殷墟出土的帶字甲骨共約16萬片之多,所用的單字也有4500多個。它是迄今爲止,在中國所發現自成體系的一種最古老的文字,與埃及的“聖書文字”、中美洲的“瑪雅文字”、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幾乎同時。

甲骨文的發現,對於研究商周時期的歷史卻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長眠於地下的王公貴族們,肯定不會相信,後人對於甲骨的興趣,竟然遠遠大於同期出土的青銅器。

陪葬寶物二:青銅器

曾被炸成20塊的四羊方尊

青銅器,作爲商周時期的又一大陪葬寶物,在當時的社會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種類也頗多,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同時,在商王的墓葬中,陪葬有大量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部分是用來祭祀祖先和鬼神,也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品,比如酒器,等等。又如,在我國西南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就發現了很多青銅器,這其中包括人面立人青銅器,以及造型奇特的青銅樹等。此外,青銅器的製作還需要高超的合金技術,掌握好鉛、銅、錫的比例,才能鍛造出質量上乘的青銅器。所以,把青銅器作爲陪葬品,一方面說明了墓主的地位和等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對鼎器文化的崇拜。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偏早的青銅器,屬於祭祀用的禮器,也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

四羊方尊,重34.5公斤,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頸飾口沿外侈,每邊邊長爲52.4釐米,其邊長几乎接近器身58.3釐米的高度。此外,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四角各塑一羊。其中,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器外,羊身與羊腿則附着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爲羊的前胸,羊腿則附於圈足上,承擔着尊體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全體飾有細雷紋。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線合範處均設計成長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掩蓋合範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2張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以後,在1938年4月,被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龍泉村的村民姜景舒發現。由於四羊方尊有着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澤,讓姜景舒以爲挖到了“烏金”。於是,很快就有源源不斷的人前來參觀、撫摸。爲了避免四羊方尊被絡繹不絕的參觀者損壞,姜景舒不得不請當地鄉紳出面維持秩序。只是防不勝防,方尊一個羊頭的細小的角尖還是被弄掉了,再也沒找回來。

同年5月,黃材鎮的一位名爲張萬利的古董商以400塊光洋購得四羊方尊。但是,這400塊光洋到了姜景舒手裏,實際只有248塊——中間已經經過當地保長、甲長和鄉紳的層層盤剝。

張萬利買進四羊方尊以後,很快便轉手到了長沙,隨即被當時的政府沒收,交由湖南省銀行收藏保管。1938年下半年,湖南省銀行爲躲避戰亂,西遷到湖南西部的沅陵縣。不久,四羊方尊就在日軍的空襲中,碎成二十多塊。

1952年,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倉庫中,找到四羊方尊的碎片。1954年5月,湖南文管會的文物修復專家張欣如修復了四羊方尊,1959年被中國歷史博物館(今國家博物館的前身)調至北京。至此,關於四羊方尊的曲折經歷算是告一段落。

陪葬寶物三:兵器

楚墓同時出土勾踐劍和夫差矛

古代處於冷兵器時代,所以鑄造武器非常講究。尤其是帝王將相,他們的佩劍都是寶劍,而這劍更多的是一種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此外,很多人也非常喜歡劍,所以打造出的刀劍往往是精品。他們將劍等兵器看做寶貝,死後也不捨得離開,所以很多寶刀、名劍都跟着主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以延續他生前的榮耀。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便是如此。

舉世聞名的越王勾踐青銅劍,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1號墓的一座楚國貴族墓中出土。出土時,此劍裝在黑色漆木劍鞘內,劍與鞘吻合較緊,劍身寒光閃閃,毫無鏽蝕。寶劍全長爲55.6釐米,劍身長46.6釐米,劍格寬5釐米,劍首外翻卷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同時,劍身上還佈滿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琉璃,背面鑲有綠松石。除此之外,靠近劍格的地方還有兩行鳥篆銘文,是爲“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字。

越玉勾踐劍雖然已深埋於地下兩千三百多年了,但至今仍然光潔如新,寒氣逼人,鋒利無比,二十餘層紙一劃而破,因而享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可見《戰國策·趙策》所記“夫吳、越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醫”決非杜撰;《越絕書·寶劍篇》也曾記有名劍鑑賞家薛燭對劍的評論:

手振拂揚,其華淬如芙蓉始出。觀其瓤,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溢於塘其斷,巖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雖復傾城量金,珠玉竭好猶不能得一物。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3張

而《莊子·刻意篇》則雲:吳越之劍“押而藏之,不敢用也,主之至也”,其聲價之重自不待言。

“越王勾踐劍”如此珍奇,可與其相媲美的則是“吳王夫差矛”。夫差矛於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縣馬山的一座楚國貴族的墓葬中出土。此矛冶鑄精良,保存完好,長達29.5釐米,器身遍飾菱形幾何花紋,鋒刃銳利,下部鐫有兩行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乍(作)自甬(用)”八字。矛身兩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頭。

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被人們稱譽爲我國古代兵器中的“雙璧”。而兩者都出土在楚墓,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對此,有些考古學家和史學家認爲這是禮贈和賞賜的緣故。由於吳越出寶劍,故在吳、越兩國與其他國家的交往中,勾踐劍與夫差矛作爲貴重的禮物而送到了楚國。

但是,另外有些學者認爲是出於戰爭和掠奪的原因。在歷史上,戰爭是古代文化傳播的重要紐帶,而吳戈越劍作爲一種文化的象徵或者戰後的戰利品,也隨着戰爭來到當時的楚國。

還有人認爲,歷史上楚越曾有姻親,楚惠王之母系越王勾踐之女,所以作爲陪嫁,勾踐劍留在了楚。當然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比如,通過民間而流失到楚國,畢竟當時國家的疆域是非常小的。

歷史早已遠去,關於勾踐劍和夫差矛的“相逢”,仍然有待於考古學家的進一步探索與考證。

陪葬寶物四:水銀

秦始皇陵內山川湖海之謎

衆所周知,水銀是一種化學元素,學術上的名稱叫汞。它具有去除惡瘡、治療疥癬的藥用價值,還具有去腐的功能。這是人們在墓葬之中隨葬水銀的一個原因。

大規模使用水銀的陵墓,當屬秦始皇陵墓。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陵墓內:

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1981年12月,中國地質工作者首次運用汞量測量法對秦始皇陵地宮進行了測試。他們驚奇地發現,在秦始皇陵封土中心,有一個面積約爲1.2萬平方米的強汞異常區。這初步證實了《史記》中記載的真實性。

2003年,中國考古隊再次利用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對秦始皇陵進行了無損勘查。經過周密分析,再次發現地宮裏的水銀正如司馬遷描繪的那樣:以百川、江河、大海爲藍本。保守估計至少有100噸水銀!

另外,還有一些專家分析,在陵墓中使用水銀,目的不僅是爲了營造恢弘的氣象,更有保屍的意圖,甚至可以利用硫化汞(水銀)的有毒氣體來防止盜墓賊的入侵。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墓冢裏,以“水銀爲池”的情況,並不鮮見。但是,在地宮裏用水銀象徵“百川、江河、大海”並“相機灌輸”,卻是始皇陵所獨有的。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4張

但是,人們感興趣的還不止這些。這至少100噸的水銀是來自何方呢?

對此,有些人認爲,水銀是來自巴郡一個叫“清”的寡婦。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說,秦代的巴郡有個寡婦名叫“清”,數代壟斷丹砂開採的生意,秦始皇曾爲她修築了一座豪華的紀念碑——懷清檯,以表彰她的“貞節”。另外,《史記》又說:“江南”出丹砂。

《華陽國志·巴志》也記載:“涪陵郡出茶葉、丹砂……”而魏晉時期的劉琳則引述《續漢志》對這項記載作了註釋:“丹砂主要產於涪陵、丹興(今黔江境)二縣。”同時,魏晉時代的涪陵郡,就在秦朝巴郡的範圍內,而先秦古籍《逸周書》更記載了西周時巴人向周成王“獻丹”的史實。這個史實說的是,周武王攻克商王朝之後,於第二年便去世了,其子成王召開諸侯大會。此時,生活在三峽地區的濮人(被巴國征服的土著部落)就曾向周王室進貢過丹砂。

由於丹砂原產於巴地,而巴郡又是距咸陽最近的一個丹砂產地,所以秦陵地宮的水銀很可能是由巴郡寡婦清提供的。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爲,水銀是來自於陝西南部的旬陽。按照地理位置來推想,秦始皇陵的水銀來源應該不止一個渠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距離最近的一條線,便是來自於陝西南部的旬陽。

旬陽是一座非同一般的城市。漢江和旬河正好在此交匯,此處便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太極圖,所以旬陽縣就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太極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既賦予了旬陽縣神奇的自然景觀,同時也賦予這塊土地豐富的礦產資源,成爲當時全國最大的汞銻礦產基地。在旬陽縣公館鎮附近的礦山上,考古學家們找到了大量的古礦洞。這些礦洞,共有一百多個,最深的有幾百米,最淺的也有十幾米。從外觀上看,這些礦洞是扁形的,人剛好能夠爬進去。對於此現象,有專家認爲,這是因爲古時開採條件有限,是沿着礦脈打進去的,所以只能勉強進去一個人。另外,從礦洞外面所結的足有一寸厚的古鏽,也可以判斷出它的年代非常久遠。老礦洞的存在,也證明了旬陽縣開採汞礦的久遠歷史。同時,在旬陽縣出土的文物又給人們提供了新的線索。

在古代,水銀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製造鎏金青銅器,而在此地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文物無疑證明了。同時,這些文物也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早在秦朝以前,旬陽就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城鎮了。戰國時代,旬陽正處於秦、楚兩國的交界地帶,雖說位於山區,陸路交通十分不便,不過險要的地理形勢、便利的水路運輸又讓這裏成爲秦、楚兩國的必爭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楚國,終於佔領了著名的旬陽,也佔有了水銀的蘊藏地。

當然,秦始皇陵的山川湖海之謎還沒有完全解開。畢竟在秦始皇地宮沒有發掘之前,誰也不能確定秦始皇陵內是否真有水銀做成的山川湖海。但是水銀被廣泛用於陵墓中,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陪葬寶物五:陶器

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如何燒製

在遠古時代,陶器是一種生活必需品,也是這一時期陪葬的必需品。

中國最早的陶器資料,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後來,在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文化遺址,以及商、西周至秦漢的遺址發掘中,陸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依其種類可分爲彩陶、墨陶、白陶、印紋陶、彩繪陶器等。

從遠古墓葬中發掘的大量陶器來看,其種類繁多,技藝精湛,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另外,在秦漢時期的墓葬中,還會經常發現陶俑的存在。這些陶俑形象逼真傳神,大多是仿真人、真馬製成的。

在這當中,秦兵馬俑坑便是典型的代表。它大約由八千件陶俑、陶馬組成,形態各異,個性十足。從個體比例來看,這些陶俑基本符合人體結構的一般規律。可見,當時的工匠已經掌握了古人所總結的關於人體比例搭配的規律,比如“行七坐五盤三半”、“三拳一肘”、“頭腳一樣大”,等等。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5張

秦俑的燒製工藝精緻、準確、科學。在燒製技藝方面,秦俑模塑結合,以塑爲主。具體地說,就是俑的腳、腿部分,用堆塑法制成;軀幹部分,用泥條盤築法成型;衣服和鎧甲,用貼、捏、刻等手法做成。其中,俑的頭部製作是最爲複雜的:第一,用粘貼的手段,將俑的頭後部塑成;第二,用粘貼手段將耳朵、頭髮、髮髻等部分貼刻而成;第三,運用刻的手段,將五官和鬍鬚刻畫出來。當然,這些僅僅是秦人在製作陶俑時的基礎工藝。

當分件製作完成以後,秦俑的組合就成了能否成型的關鍵。高大、厚重的秦俑,如果製成後站不穩,那怎麼辦?秦朝工匠們發明了腳踏板。腳踏板是秦俑組合的基礎,它一可起到加固和穩定的作用;二可突出秦俑的整體美感。組合工藝的第二個手段,就是用泥釘將手和胳膊套合、固定起來。這一工藝必須在泥質未乾的狀態下完成,如果時間把握不好,很難將手和胳膊套合而成。

泥俑制好後,經過一系列的打磨,就可以入窯燒製了。秦人制俑大多選用優質的細黃土,再加上少許的石英砂。這樣燒出來的俑,不但泥質細膩,而且色澤純正。秦朝工匠們在秦俑出窯之後,均以不同顏色塗之,而在着色程序上,一般是按先塗生漆,接着敷白,然後平塗彩繪的步驟進行。儘管現在已經看不到色彩的全部,但從目前已出土的陶俑身上所殘留的色彩來看,兩千年以前的秦俑在調色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假如沒有人爲的損壞,俑坑不是用木頭做樑,防氧化技術再高超一點的話,那麼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個更加令人激動的場面——身穿迷彩服的威武之師,踏着整齊的步伐挺進古老的戰場。

陪葬寶物六:玉器

金縷玉衣有何特別的功能

先秦時期,玉器是權力、財富和身份的象徵,只有權貴人物如族長、巫師等,纔有資格佩戴各式的玉器。而這些人死後,往往把這些生前所佩戴的飾物帶入墳墓。

隨葬的玉器也被稱爲玉冥器。真正意義上的玉冥器是出現在周至漢這一段歷史時期。當時的人們相信,以玉器堵塞死者的各個竅穴,就能阻止真神出竅,防止元陽外泄,因此,這一時期的墓葬中出現了大量的玉竅塞、玉璧板,等等。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廣州南越玉墓出土的大批玉冥器,這些玉器是專門爲死者特製的,比如,玉冥器所用的玉塊或玉琮往往多切一刀,以示與實用之物相區別。

而自漢以後,厚葬之風漸漸收斂,故而專門用於殮葬的玉器也漸爲少見,而大多的墓葬則以死者生前所用的實用器物陪葬了。

通常,專用的玉冥器有各種玉竅塞,如口含的玉、蟬、玉耳塞、玉眼蓋等。此外,還有死者手中所握之玉豬,背後及胸前所墊蓋的玉璧板等。

那麼,玉冥器爲何常常要被做成蟬、豬等動物的形狀呢?古人認爲,蟬是從地下爬出來的,只吃露水就可以引吭高歌。故而,蟬被認爲可以重生,所以玉蟬一般含在嘴裏。而豬則代表了農耕文化的金錢,而玉又價格不菲,所以古人經常用它來陪葬。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6張

在所有的出土玉器中,最爲奢華的當屬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所出土的金縷玉衣了。劉勝的金縷玉衣,全長1.88米,由2498片和1100克金絲編綴而成。玉片的大小和形狀,根據人體各個部位設計而成,絕大多數呈長方形和方形,特殊部位則採用長條四邊形、多邊形、梯形和各種三角形。玉片一般長4.5釐米、寬3.5釐米、厚0.2~0.35釐米,表面磨光,四角有小孔,用以穿綴金絲。金絲則一般長4~5釐米、直徑0.035~0.05釐米,含金量爲96%。整個玉衣分頭罩、上衣、褲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各個部位周緣用織物或鐵條鎖邊,加固成型。這是能考證出準確年代最早的(公元前113年),也是考古發現最完整的玉衣。當然,除了金縷玉衣,還有幾件陪葬品:玉蟬、玉豬和9個門塞。

此外,劉勝之妻竇綰墓中也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金縷玉衣,系竇綰殮服,全長1.72米,由2160片玉片和700克金絲編綴而成。

由於金縷玉衣象徵着帝王貴族的身份,因此,有着非常嚴格的工藝要求。漢代還專門設立了從事玉衣製作的“東園”,技藝高超的工匠在這裏對大量的玉片進行選料、鑽孔、拋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並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分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再用金線相連。製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相當於當時100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

雖然當時的皇室貴族奢望自己的屍骨不壞,也迷信“玉能寒屍”,並且爲了使屍體不朽,用昂貴的玉衣作殮服,還使用九竅器來塞其九竅,可謂費盡心機,但結果卻適得其反。由於金縷玉衣價格昂貴,往往招來許多盜墓賊,以致“漢氏諸陵無不盜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其實,即使那些盜墓賊沒有光臨,當考古工作者打開那神祕的洞室時,企求“金身不敗”的墓主人也早已化作了一捧泥土,所剩下的也就是一件精美絕倫的玉衣了。

陪葬寶物七:神器

博山爐有什麼神奇的功能

神器,是指古代用來通天以及與神溝通交流的器物,包含鼎、鼓、鍾、劍、斧、壺、塔、琴,等等。在出土的所有神器中,以博山爐最爲受人關注。

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博山香薰、博山薰爐等名,是中國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爐體呈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爐下有底座,有的遍體飾雲氣花紋,有的鎏金或金銀錯。於爐內焚香時,輕煙飄出,在爐體四周繚繞,造成了山景朦朧、羣獸浮動的自然效果,彷彿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漢代盛傳海上有蓬萊、博山、瀛洲三座仙山),因此,被統稱爲博山爐。關於博山爐的製作質料,初爲銅質素面,後隨工藝技術的發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錯金、銀。

實際上,博山確有其地,在蓬萊以西的山東,淄博市博山區境內。博山區全境盡山,幾無平坦之地,“博山”即在該區東南。自古博山一帶(古稱顏神鎮)是我國古代陶瓷、窯業的重要產地。博山爐之名即寓爐蓋似羣山之外觀,又合產地之名。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7張

博山爐主要流行於漢代,而漢代人使用博山爐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古人以博山爐爲神器,用此燒香祈禱以達神明;二是古人席地而坐,燃香草可以潔室除溼,怡人心脾;三是達官貴人有薰衣染被的習慣,用從國外輸入的蕙草薰香衣被,以顯示華貴。

之前,主要使用茅香,即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雖然香氣馥郁,但煙火氣很大。到了漢武帝時,南海地區的龍腦香、蘇合香傳入中土,並將香料製成香球或香餅。在香球或香餅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溫將這些樹脂類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濃厚,煙火氣又小。與此相適應地,便出現了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博山爐。

當然,像博山爐這種奢侈品也只有那些帝王將相等貴族方能享受。隨着奢靡之風愈演愈烈,帝王諸侯們又在香料之中添加催情之物,以滿足自己的淫慾。因而博山爐又成爲情慾的一種象徵。這在古人的文學作品中可見一斑。

南朝民歌《楊叛兒》:

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

這首描寫的便是隻有南朝民歌裏纔會出現的性愛的歡樂。而“沉水香”和“博山爐”,便是男女生殖器含蓄的比喻。

李白也寫有一首《楊叛兒》: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

可見,就連豪放不羈的李白也須藉着博山爐來描寫性愛,可見博山爐的催情作用。

現今發現的比較有名的博山爐,是西漢鎏金銀竹節高柄銅薰爐和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墓的錯金博山爐。

錯金博山爐通體錯金,爐盤飾錯金流雲紋,爐身的盤和座是分鑄後用鐵釘鉚合的。盤上部及蓋鑄出高低起伏、峻峭的羣山,山間則點綴以獵人和野獸,刻畫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狩獵畫面。同時,圈足飾錯金捲雲紋,座把透雕成三龍躍出水面,龍首頂託龍盤,勾畫出溝通天人的神山圖景。

據《兩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工丁緩善做博山爐,能夠重疊雕刻奇禽怪獸以做香爐的表面裝飾。博山爐工藝之繁,遠遠超過了後來所出現的五足或三足香爐。此外,北宋考古學者呂大臨《考古圖》也曾記載:

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

除了博山式香爐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三足和五足爐。民間所用的帶耳式瓷制香薰也常見於此一時期出土的文物之中。而且,爐耳頗具實用性,爲的是便於提攜挪動,其裝飾作用與實用效果達到完美的結合。此外,附屬於香爐的器物尚有香鏟、香撥、香箸、香匣種種,都是添香和燃香時的用具。

陪葬寶物八:仙丹

亦真亦幻的“長生不老藥”

帝王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與傳說中的玉皇大帝一樣長生不老,與天齊壽。於是專供皇帝服食的仙丹就出現了。仙丹真的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嗎?仙丹到底是什麼玩意兒?前一個問題早已被歷史所證實,純屬無稽之談。而後者,至今仍然是個謎。儘管有專家稱破譯了“仙丹”的成分,但並無實物或考古發現可以證明。但不管怎麼樣,歷史上的確有很多皇帝迷戀仙丹、追求長生不老的故事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此外,《資治通鑑·晉紀》也記載:

帝信方士言,斷谷餌藥以求長生。

這裏所指的是晉哀帝司馬丕。而《資治通鑑·唐紀》上說:

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獲罪,有死者,人人自危。

此處是指唐憲宗李純。又載:

初,柳泌等既誅,方士稍復,因左右以進,上餌其金石之藥。

不同的是,這裏說的是唐穆宗李恆。而“上餌方士金丹,性加躁急,喜怒不常”、“上自秋冬以來,覺有疾,而道士以爲換骨”,則指的是唐武宗李炎,其服食的金丹(仙丹),即爲道士所煉。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8張

另外,《資治通鑑·唐紀》還記載了唐宣宗李忱的故事:

時上餌方士藥,已覺躁渴,而外人未知,疑忌方深,聞之,俯首不復言。

不僅如此,《明史·世宗本紀》還記載了:

八月丁丑,太僕卿楊最諫服丹藥,予杖死。

也就是說,大臣楊最勸諫明世宗朱厚熜不要服食丹藥,遭杖刑而死。

歷代的皇帝服丹目的,正如桓寬在《鹽鐵論》中所說的:

仙人食金飲珠,然後壽與天地相保。

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爲上品可煉成仙丹的物質有:玉泉、丹砂、水銀等。

關於丹藥的成分,經研究分析主要是丹砂。丹砂在我國藥用的歷史非常悠久。在《神農本草經》裏,將它列爲上品中的第一位,認爲它可治百病、養精神、安魂魄,久服還能使人通神明、不衰老。關於這些,東晉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在他的著作《抱朴子》中也有記載:

仙藥之上者丹砂,次則黃金,次則白銀……

其實,這些煉丹物質在今人看來,不過是一些普通的藥用物品,有的甚至還含有劇毒,但古代的方士卻將之當成祕方,煉製給帝王們服食。這種行爲帶有很大的欺騙性,是欺君之罪,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吃仙丹長壽,是皇帝自欺欺人,即使最後因爲中毒而一命嗚呼也怨不得別人。

實際上,中國的煉丹之風自秦漢開始愈演愈烈,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更加盛行。因爲士大夫階層信奉道教,沉迷於修道成仙,他們認爲丹砂在煉製過程中,顏色、形態都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和人的生老病死有聯繫的,因此,企圖從丹砂一類的礦物中煉製出仙丹來,以求長生不老、昇天成仙。葛洪在《抱朴子》中,就多方論證了神仙不死之道,主張以黃金和丹砂煉丹,以服食成仙。但這種方法完全沒有科學性,反倒是因爲丹藥的毒性而喪命者不乏其人。

陪葬寶物九:石器

茂陵陪葬石刻隱含的祕密

石頭值幾個錢呢?用它作爲陪葬品不丟人嗎?但是,陪葬的石器不單單是石頭,實際上還是一種精緻的藝術。此外,一些陪葬品中的石器用料考究,有的是上好的花石、大理石、漢白玉石、崑崙玉石、藍田玉石,所以寶貴程度相當高。在隨葬的石刻藝術品當中,唐太宗昭陵六駿的石刻就是非常珍貴的陪葬寶物。當然,石器不僅會陪葬在墓主人的墓穴中,更多的還會在墓葬的外面,作爲死者的陪護。在這裏我們介紹一下漢武帝茂陵的石刻祕密。

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死於長安五祚宮,入殯未央宮前殿。史載,梓棺內武帝口含蟬玉、身着金縷玉匣,“匣上皆鏤以蛟龍鸞鳳龜麟之象,世謂之蛟龍玉匣”。有詩說:“武帝遺寢峙荒墟,名將佳人左右扶”,而人們現在在茂陵發現了13座陪葬墓,除武帝寵愛的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外,其餘陪葬墓均在茂陵以東。文獻記載,陪葬茂陵的有公孫弘、上官安、上官桀、敬夫人、李延年等,其中能確定名位的有:衛青墓、霍去病墓、金日磾墓和霍光墓。

而在這當中,石刻最多的茂陵陪葬墓便是霍去病墓。當時,霍去病去世以後,武帝爲紀念他的赫赫戰功,特在茂陵旁修建了一座象徵祁連山的墓冢,境界逼真,墓上還有各種巨型石刻羣,手法簡練,氣勢渾厚,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化境,是我國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羣,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素爲中外藝術大師所瞻仰。想當年,魯迅曾到茂陵參觀過,並留下了“唯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的高度評價;而新中國成立以後,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在視察茂陵時曾強調指出:“霍去病墓石刻是國粹。”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9張

現在,他的冢前還留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立的“霍去病墓”石碑一通。此外,他的封土上還堆放着巨石,墓前陳列着石人、石馬、石虎、石象、石牛、石魚等14件。其中“馬踏匈奴”石雕高1.68米,長1.90米,歷來被公認爲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體雕刻,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紀念碑式的傑作。它以寫實與浪漫相結合的手法,使用一人一馬對比的形式,構成了一個高下懸殊的抗衡場面,揭示出了正義力量不可摧毀的主題。在此基礎上,雕刻家把馬的形象刻畫得堅實有力、姿態威武、氣宇軒昂,似乎象徵着當時漢軍實力的強大,具有凜然難犯的莊重氣派。從畫面上看,馬腹下的匈奴人,仰臥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雙腿蜷曲,作狼狽掙扎狀,蓬鬆零亂的鬚髮,更顯得驚慌失措,聲嘶力竭,帶着既不甘心就縛,又無可奈何的表情。這顯然是用以歌頌霍去病將軍的業績,以昭示出來犯者的下場。其表現技法是運用圓雕、浮雕以及線刻的綜合方式,使作品顯得更爲樸實、渾厚,題材處理得也相當大膽而且巧妙,有豐富的表現力和高度的概括性。

總之,霍去病墓前的這組大型石雕作品,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時間最早、最完整的大型陵墓石刻藝術珍品。它們都是用巨石,按其自然形狀順勢雕琢而成的。其刀法含蓄有力,刻工流暢,線條清晰,寓意深刻。有的注意形式,有的突出表象,有形有態,生動活潑,是難得的西漢石雕珍品。

陪葬寶物十:字畫

《蘭亭序》是否被陪葬進了昭陵

在歷史上,字畫也是非常重要的陪葬寶物。由於我國古代書法藝術輝煌燦爛,書法家們曾留下了大量的寶貴佳作,因而收藏書法也是古代上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下至平民百姓、下里巴人的普遍愛好。有些收藏者由於愛好書法,所以希望死後這些作品也能夠長伴自己左右。因而,把書法作品作爲陪葬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這當中,最有名的便是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的《蘭亭序》。據說它陪葬在了唐太宗的昭陵之中。然而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其尚有頗多曲折。

唐人記蘭亭之事有兩種版本。

《隋唐嘉話》記《蘭亭》帖留傳經過:

王右軍《蘭亭序》,樑亂,出在外。陳天嘉中爲僧衆所得……果師死後,弟子僧辯才得之。太宗爲秦王后,見拓本驚喜,乃貴价市大王書,《蘭亭》終不至焉。及知在辯才處,使蕭翼(一說歐陽詢)就越州求得之,武德四年入秦府。貞觀十年,乃拓十本以賜近臣。帝崩,中書令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祕於昭陵。

但是,北宋李昉主編的《太平廣記》所收何延之《蘭亭記》的記載卻大有不同。何文稱,王羲之自重《蘭亭》,“留付子孫,傳掌至七代孫智永”。智永“年近百歲乃終,其遺書付弟子辯才。”至貞觀中,太宗銳意學二王書,仿摹真跡備盡,唯《蘭亭》未獲。後訪知在辯才處,三次召見,辯才詭稱經亂散失不知所在。房玄齡薦監察御史蕭翼以智取之。蕭翼隱匿身份,與辯才詩酒書文交往,得其懸於屋樑之《蘭亭》真跡,乃乘隙私取此帖長安覆命。太宗命拓數本賜太子諸王近臣,臨終,語李治:“吾欲從汝求一物,汝誠孝也,豈能違吾心也?汝意如何?”於是,《蘭亭》真跡便葬入了昭陵。何延之自雲,以上故事系聞辯才弟子元素於永興寺智永禪師故房親口述說。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10張

兩個版本的故事情節雖異,但是《蘭亭》真跡埋入昭陵的說法,卻無二致。不過,此事的論斷並非鐵板一塊,其後又有餘波出現。據《新五代史·溫韜傳》,後梁耀州節度使溫韜曾盜昭陵:

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爲正寢,東西廂列石牀,牀上石函中爲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

依此記載,則《蘭亭》真跡經“盜陵賊”溫韜之手又復見天日了。然而,此後《蘭亭》真跡的消息便杳如黃鶴,其下落如何,更是成爲謎中之謎了。

另外還有人認爲,王羲之的《蘭亭序》可能是陪葬在唐高宗和女皇武則天的乾陵,但由於乾陵尚未發掘,所以一直無法得到證明。

陪葬寶物十一:瓷器

唐三彩碎片竟然裝了11筐

瓷器作爲陪葬寶物,可謂歷史悠久,而且也是陪葬的必陪物品。著名的瓷器有唐朝的唐三彩、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宋朝時候有著名的哥窯的冰裂紋瓷器;明朝有景德鎮的青花瓷。其中,唐三彩更是享譽世界,然而它們卻遭到盜墓賊的嚴重破壞。

作爲有名的瓷器,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白、綠爲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爲“唐三彩”。實際上,唐三彩的生產至唐代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1905~1909年,隴海鐵路修築期間,洛陽北邙山一帶因工程而毀壞一大批唐代墓葬,發現爲數衆多的唐三彩隨葬品。常見的出土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馬、駱駝、仕女、樂伎俑、枕頭等。尤其是三彩駱駝,背載絲綢或馱着樂隊,仰首嘶鳴,那赤髯碧眼的駱俑,身穿窄袖衫,頭戴翻檐帽,再現了中亞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聯想起當年駱駝叮噹漫步在“絲綢之路”上的生動情景。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11張

另外,1997年3月,西安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買賣“唐三彩”的案件,起獲11竹筐,近400公斤的三彩瓷片。這11竹筐數以千計的三彩瓷片,均爲質量很高的白胎黏瓷,成分純正無瑕,而且凝結力、耐損力極強。於是,專家們就外部彩釉作了初步的甄別鑑定,認爲其顏色調配絕非一般民間藝工所能操作,系唐代皇室的專門御工御窯、能工巧匠手下之品,其色澤、其勻度、耐蝕耐損的程度,都充分顯示了唐代高超的技藝水平。

那麼,這些代表唐代最高陶瓷工藝水平的三彩物件,到底是出自哪一座帝王皇室的陵墓呢?根據盜墓者的交代,他們所挖的古墓處於宮裏鄉的8號古墓附近。

陪葬寶物十二:金銀器

定陵中出土的560件金銀器

黃金、白銀是普遍的陪葬寶物。在帝王將相富裕大家的墳墓裏大多陪葬有金器。因而,金器歷來是引人注目的焦點,也是引發盜墓賊盜墓的最主要動機。

我國的金銀器製品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藝術傳統。一些考古資料已經證明,我國使用金銀器的時間始自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在我國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商代墓葬中,均有金銀器出土。其中,在安陽殷墟就發現過眼部貼金的虎形飾及金片、金葉、金箔等飾件。這表明,商代的工匠已經能夠靈活地運用黃金延展性能好的特性了。

我國發現最早的金器是在甘肅玉門夏代古墓中出土的金耳環。到了商代,金器已經得到了上層社會的廣泛使用,但商代金器以裝飾物爲主,器物類則相對較少。

白銀出現晚於黃金。春秋時期的銀錯銅兵器,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使用銀器的實例。到了隋唐時代,金銀器的製作和應用達到歷史的巔峯。當時,除了飾物外,還生產餐具、茶具、佛教法器等生活器物,且品種大爲增加。兩宋時期,不僅上層社會使用金銀器,連酒館食肆的飾品及飲食器皿也都使用金銀器。宋代金銀器無論在造型上,還是紋飾上,都脫離了唐代的富麗之風,變得素雅和富有生活氣息。明代的金銀器,造型莊重,裝飾華麗,雕鏤精細,而明定陵出土的金冠、金盆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12張

然而,雖然在考古發掘中不斷會有金銀器的出現,但是誰也想象不出,在一座墓葬中出現560件金銀器是什麼樣子。1958年7月,定陵地宮經過兩年零兩個月的挖掘和清理,共出土了各類絲織品和衣物、金銀器、瓷器和琉璃器、玉石器、漆木器、首飾、冠帶和佩飾、梳妝用具、木俑、武器和儀仗以及諡冊、諡寶和壙志等器物2846件(不包括錢幣和鈕釦)。其中,光金銀器就有560件。在一座墓葬中挖掘出如此衆多造型別致、設計科學、工藝精湛、選料上乘的金銀器,只能是皇家陵墓所獨有了。

定陵所出土的560件金銀器,其中金器289件,最令人驚歎的是朱翊鈞的金冠和皇后的鳳冠。金冠用極細的金絲編成,冠上部鑲嵌了兩條金龍戲珠。而皇后在舉行慶典時所戴的鳳冠則共有4頂,形狀都差不多,每頂上都鑲有珍珠500多顆,寶石100多塊。另外,還有皇帝的龍袍,上繡12條形態各異的團龍;繡有各種花草及百子圖的皇后百子衣。

除此之外,還有酒注2件、爵4件、執壺5件、壺瓶2件、匙箸瓶1件、提樑罐1件、帶柄罐2件、盆9件、盒10件、漱盂7件、唾壺4件、盤1件、鑲花梨木金碗4件、杯5件、盞1件、香薰2件、肥皂盒1件、匙2件、箸2件、枕頂2件、金錠103件、金餅1件以及“吉祥如意錢”17件和“消災延壽”金錢100件等25類。銀器271件,計有尊1件、把壺1件、提樑罐1件、盤3件、漱盂1件、盆1件、碗1件、勺1件、肥皂盒1件、器蓋2件、銀錠63件、銀餅1件和鎏金銀錢192件等13類。除金錠103枚、消災延壽錢100枚、吉祥如意錢17枚和銀錠65枚、鎏金銀錢192枚、銀餅1枚外,其他82件金銀器具大部分是宮廷的日用品,分別出自帝后棺內屍體上下兩側,少數放在了隨葬器物箱內。有些器底有許多劃痕,這表明有的器具是皇帝和皇后生前所使用過的生活用具。

陪葬寶物篇外:活人

盜墓史上最貴重、最特殊的陪葬品

殉葬又稱爲陪葬,是指以器物、牲畜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證死者亡魂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陪葬者,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僕,也有用俑、財物、器具等隨葬的。龍山文化時期(約五千年以前),就出現過人殉,而商朝的男女貴族墓葬中就開始有大量的人殉,但還沒有出現夫妻合葬、妻婦殉夫的現象。

考古工作者從已經發掘的古墓中發現,殷墟侯家莊商王大墓中有164具殉葬者的骸骨,商王妃婦好墓裏有16人殉葬,曾侯乙墓有21具殉葬者的屍骸,全部都爲年輕女子。後來,周朝那個“烽火戲諸侯”丟了江山的周幽王,他的墓中也有百餘具屍體,其中只有一具是男性,其餘全爲女性,都是他的姬妾美人,應該說都是從死殉葬的后妃宮女。

戰國時期,史籍關於人殉的記載很多。秦武公死時,“初以人殉死,從者66人”。秦穆公死後“從死者77人”,其中有三位良臣跟着殉葬。吳王闔閭引誘百姓爲其女兒殉葬的手段,更加殘酷血腥,令人髮指。《吳越春秋》記載,闔閭的女兒因對老爹有怨氣而自殺,闔閭非常悲痛,在閶門外爲女兒大造墳墓,“鑿地爲池,積土爲山”,又製作雕刻精美的石槨,並用金鼎、銀樽、珠玉等珍寶作爲隨葬品。到了爲女兒送葬那一天,闔閭令人一路舞着白鶴,以吸引成千上萬的百姓跟隨觀看。到了墓地,闔閭“使男女與鶴俱入門,因塞之”,也就是下令將跟隨觀看的男女全部趕進了地宮,然後塞上墓門。於是,這些觀鶴的百姓就這樣被埋進了墳墓,成了闔閭之女的殉葬者。而闔閭的這一做法,比後來的始皇帝嬴政還要殘暴得多。

古代帝王陵墓中十二大陪葬寶物:盤點皇陵陪葬品 第13張

君王以活人殉葬,王公貴族富豪,乃至太后之類的女強人均爭相效仿。於是以活人殉葬之風盛行一時。

不過,自漢代以後,絕大多數皇帝不再殺生殉死。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遺詔,令放無子的妃嬪宮女出宮。雖然偶有帝王以活人殉葬,但均不及闔閭殘暴刻毒。直到明朝,人殉的風氣又死灰復燃,甚至成爲了一種制度。

明太祖死後,共陪葬及殉葬40個嬪妃,除了兩個死在太祖之前,最後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東西兩側外,其餘38人都是殉葬而死。據史載,明朝的五個皇帝就陪進去了有近百名的嬪妃,這可能是古代美女們最悲哀的事情。

明代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縊、絕食,但其具體過程卻鮮見於正史。1464年,明英宗臨終時作出了一個決定:從他開始,廢除這種制度。他的繼任者憲宗皇帝在臨終前也再一次強調不要殉葬,以表達對先帝所作決定的尊重。這兩代皇帝對不以活人殉葬決定的堅持執行,終於給明初以來的人殉制度畫上了句號。

不過,史料記載,清初皇室的人殉制度曾經非常盛行。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後,就有大妃烏拉納喇氏、庶妃阿吉根、代因扎殉葬。其後太宗皇太極死後,妃章京敦達裏、安達裏殉葬。而世祖福臨死後,妃楝鄂氏、侍衛傅達裏從殉。即便是睿親王多爾袞死後,也有侍女吳爾庫尼從殉。

不僅如此,民間的各地官府也極力表揚妻妾殉夫的行爲,並稱她們是“烈女”、“節婦”,有時還爲其修書、立牌坊。至康熙年間,漢將朱斐上疏,請求停止這種殘忍的做法。於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政府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僕隨主殉葬的行爲,終於結束了清初這一殘酷的習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