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愛德蒙·哈雷去世時間 愛德蒙·哈雷名言

愛德蒙·哈雷去世時間 愛德蒙·哈雷名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德蒙·哈雷一般指埃德蒙多·哈雷,英國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氣象學家和物理學家,外文名Edmond Halley,生卒時間1656年11月8日—1742年1月14日。

人物簡介

愛德蒙·哈雷 ,曾任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第二任格林尼治天文臺臺長。他把牛頓定律應用到彗星運動上,並正確預言了那顆現被稱爲哈雷的彗星作迴歸運動的事實,他還發現了天狼星、南河三和大角這三顆星的自行,以及月球長期加速現象。

愛德蒙·哈雷去世時間 愛德蒙·哈雷名言

  愛德蒙·哈雷雕像

人物生平

早年

哈雷出生於倫敦肖迪奇一個富有家庭,他的父親來自德比郡,是一個富裕的肥皂製造商。哈雷年幼時對於數學就很感興趣,後來進入聖保羅學校讀書。1673年他赴達牛津,進入牛津大學皇后學院就讀,他在畢業前就發表了關於太陽系和太陽黑子的研究論文。

愛德蒙·哈雷在1676年離開牛津,他首先拜訪了南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並在那裏研究南天星空。他在當地觀察到水星凌日,並意識到可以用類似的金星凌日來確定太陽系的絕對規模。1678年5月,他返回英國。在接下來的一年,他代表英國皇家學會前往但澤(格但斯克)。此後他發表了包含341顆南天恆星的詳細數據的《南天星表》,因爲這份星表加上附屬的星圖,他獲得了與第谷·布拉赫同樣崇高的聲譽。他被授予牛津碩士學位,並當選爲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愛德蒙·哈雷於1686年發表了關於他的第二篇論文,這篇論文的內容是信風和季雨。他確定太陽的熱能是大氣層運動的動力,他還建立了氣壓與高度之間的關係。

1682年,愛德蒙·哈雷與瑪麗·圖克結婚,並在伊斯林頓定居。在大多數時間裏,他持續觀察月球,但也對引力感興趣。他試圖證明開普勒定律。1684年8月,他去劍橋與艾薩克·牛頓討論這個問題,牛頓稱已在一篇論文中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沒有發表。哈雷要求看這篇論文,卻找不到了。他說服牛頓再寫一篇,於是牛頓用兩年時間寫成了自己最偉大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皇家學會最初承諾會付錢出版該書,但書寫成之後反悔,認爲該書賣不出去,會讓學會承受太大的經濟損失。哈雷只好自己出錢出版該書。

中年

1691年,哈雷製作了一個潛水鐘。哈雷和五個同事利用潛水鐘,下降至60英尺深的泰晤士河中,並停留了一個半小時之久。因爲這種潛水鐘非常沉重,很少用在打撈工作中,但是他仍然持續改進它的設計。

1691年,哈雷申請牛津大學擔任薩維爾天文學教授,但是由於他支持無神論,遭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約翰·蒂洛森( 英語:John Tillotson)和艾德偉·斯蒂林弗利主教反對。後來數學家大衛·格雷戈裏(英語:David Gregory (mathematician) )獲得該職務,並獲得艾薩克·牛頓的支持。

1692年,哈雷提出了地球空洞說的構想,認爲外殼約500英里(800公里)厚,內部由兩個同心殼層和核心構成,直徑分別是金星、火星和水星的大小。他認爲大氣壓力促使這些殼層互相分離,每個殼層都有自己的磁極,每個球體以不同的速度旋轉。哈雷猜想每一個殼層區域內都有大氣,都是明亮的,並推測極光是內部氣體外泄造成的 。

1693年,哈雷發表了一篇關於人壽保險的文章。他基於一個德國小城的完整數據紀錄,來分析死亡年齡。這篇文章爲英國政府出售人壽保險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因爲這樣一來英國政府才能確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哈雷的這篇文章對保險統計科學有深刻的影響。約翰·格朗特隨後推廣了他的研究工作,該成就現在被視爲人口學史上的一件大事。

1698年,他受命擔任一艘探險船的船長,目的是研究地球的磁場。後來因爲部下反抗,愛德蒙·哈雷於1699年7月被迫回到英國。愛德蒙·哈雷在1699年9月再次大西洋的航行。他一共花了兩年的時間在大西洋上從北緯52度一直航行到南緯52度。

1701年,他發表了《通用指南針變化圖》。

1703年11月愛德蒙·哈雷被任命爲牛津大學的薩維爾幾何學教授。1705年,愛德蒙·哈雷發表論文,指出1456年、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現的彗星其實是同一顆彗星,並預言這顆彗星將於1758年重返。當這顆彗星於1758年重返後被命名爲哈雷彗星,而這時哈雷已經去世17年了。

1706年,哈雷已經學會了阿拉伯語,完成了愛德華·伯納德展開的阿波羅尼奧斯翻譯工作。

1710年,他獲得了名譽法學博士的學位。

1716年,哈雷提議使用詹姆斯·格雷葛裏在《光學進展》(類似格里望遠鏡的設計)描述的方法,利用金星凌日來精確測量地球和太陽的距離。1718年,他通過比較自己的天體測量數據和古希臘的數據發現了恆星自行運動現象。他認爲大角星和天狼星在1800年內有顯著的移動。

愛德蒙·哈雷去世時間 愛德蒙·哈雷名言 第2張

  愛德蒙·哈雷畫像

晚年

1720年,哈雷繼約翰·弗蘭斯蒂德被命名爲皇家天文學家,直到1742年逝世前,他都擔任該職位。愛德蒙·哈雷被葬在倫敦東南的聖瑪格麗特教堂。

綽號趣聞

哈雷有許多有意思的綽號。當年他出色地繪製了南天星圖,於是當時的英國皇家天文學家弗蘭斯蒂德(John Flamsteed)便叫他“南天第谷(Our Southern Tycho)”。第谷是丹麥天文學家,他用肉眼精確測量了北天777顆恆星的位置,併發掘出了後來成爲“星空立法者”的開普勒。弗拉姆斯蒂德也以觀測精確著稱,第谷自然成爲他心中至高的偶像。22歲的哈雷竟被性格嚴肅刻板的弗拉姆斯蒂德毫不吝嗇地譽爲“南天第谷”,其天文才華可見一斑。

可是,幾十年後,哈雷從弗拉姆斯蒂德那裏得來了另一個性質完全不一樣的綽號“雷黴兒(Raymer)”。說起來,弗拉姆斯蒂德和第谷確實有很多共同點。第谷發掘了開普勒,而在某種意義上,弗拉姆斯蒂德發掘了哈雷。格林尼治天文臺剛準備建設時,弗拉姆斯蒂德作爲被制定的天文臺第一任臺長,找到牛津大學去選助手。當時正在上大二的哈雷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從此逐漸成爲公衆的焦點。

天文臺建設得很順利,一切看起來相當不錯。可是隨着時間推移,弗拉姆斯蒂德發現他和哈雷的性格根本合不到一塊兒。哈雷活潑好動,說起話來輕快幽默,不着邊際的想法多得是,(比如說,爲什麼星星有無數顆,夜晚還是黑的?)甚至有時會搞無傷大雅的惡作劇。弗拉姆斯蒂德作爲一個認真嚴肅的學者,他絕對不能容忍哈雷這樣大大咧咧鋒芒畢露地做學問,於是有段時間他大肆誹謗,傳了很多哈雷的醜聞。

從此這兩個昔日誌同道合的人變成了針尖對麥芒的冤家,互相打着筆墨官司,誰也不讓誰。其實哈雷是個大方的人,口才又好,幾乎成了皇家學會的“專業調解員”。胡克和海維留(Hevelius)之爭、牛頓和胡克之爭、牛頓和萊布尼茨之爭,都是有了哈雷的勸說才稍顯平息(儘管後兩者最終還是釀成悲劇)。但哈雷容忍不了弗拉姆斯蒂德,在他眼裏弗拉姆斯蒂德簡直是個嫉妒心極強、吃飽了撐的欺負後輩,脾氣又怪異的傢伙。

而弗拉姆斯蒂德則認爲哈雷浮誇自負,沒真本事,只靠發揮想像力、拉關係,就在皇家學會裏混。更重要的是,哈雷貌似對神不敬。其實哈雷不過是試圖用科學道理解釋《聖經》裏的一些奇異事件,比如大洪水。

與此同時,弗拉姆斯蒂德仍以第谷自況,他覺得自己的境遇和第谷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第谷也有個針尖對麥芒型的冤家,叫Raymers。弗拉姆斯蒂德不敢自誇說自己就是第二代第谷啊,他只好說他的冤家哈雷是第二代“雷黴兒(Raymer)”,簡稱“雷黴兒(Raymer)”,似乎這樣一來也就間接證明了自己和第谷有緣。

不過不管怎樣,“南天第谷”和“雷黴兒”這兩個綽號都挺來之不易的,濃縮了兩個人之間的戲劇性的傳奇。

現在,人們(尤其在西方)談到哈雷,習慣性地不直呼其名,而是叫他“彗星男(The Comet Man)”。當然,在其他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哈雷還是“潮汐王子(Prince of Tides)”,“地球物理學之父(Father of Geophysics)”等等。

哈雷的成就

哈雷彗星

哈雷最廣爲人知的貢獻就是他對一顆彗星的準確預言。哈雷在整理彗星觀測記錄的過程中,發現1682年出現的一顆彗星的軌道根數,與1607年開普勒觀測的和1531年阿皮延觀測的彗星軌道根數相近,出現的時間間隔都是75或76年。哈雷的計算,預測這顆彗星將於1835年和1910年回來,結果,這顆彗星都如期而至。這顆彗星就是今天幾乎人人皆知的“哈雷彗星”。彗星的神祕性隨之被打破。

其它

此外,哈雷發現了恆星的自行,這又是一個重大發現。哈雷還提出利用金星凌日的機會,去測定日、地距離,爲當時精確測定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他還發現了月亮運動的長期加速現象,爲精密研究地、月系的運動作了重要貢獻。

榮譽紀念

哈雷彗星—哈雷是第一個預言它迴歸的科學家

哈雷隕石坑—火星上的一座隕石坑

哈雷研究站—位於南極洲的南極科學考察站

哈雷隕石坑—月球上的一座隕石坑

哈雷發現了恆星的自行

人物評價

哈雷曾涉獵數學、地球物理、考古學等,但一顆彗星的光芒,似乎已完全籠罩了他身後漫長的歲月。很少有人知道,1693年哈雷發表的一篇關於死亡年齡分析的文章,爲英國政府出售壽險時確定合理的價格,提供了堅實基礎。據說,這是有關社會統計學的開創性工作,甚至對後來的人壽保險業影響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