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白帝城託孤疑雲:劉備臨終交待諸葛亮取代劉禪?

白帝城託孤疑雲:劉備臨終交待諸葛亮取代劉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託孤不是謎,而是明白的歷史事實。而他的一句"君可自取",不見得就是試探諸葛亮,更有可能是對諸葛亮代替劉禪當皇帝的認可。

章武三年春,東征失敗的劉備率軍返回蜀中。大軍到了永安,亦就是赫赫有名的白帝城,劉備疾病加重,自感將不久於人世,於是急召諸葛亮等重臣來到自己身邊,準備託孤之事。

古人託孤,是一件很慎重的事。託的好,帝業得以延續;託的不好,江山易人。劉備雖名爲漢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後,但到他這一代時,家境已敗落到“與母販履織蓆爲業”的地步。幾十年慘淡經營,劉備在軍閥林立的混亂局面中立住了腳,三分天下有其一,在他花甲之年登上了帝王的寶座。而今大業未成,又遭新敗,自己卻將撒手人間,劉備當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感受。此時,劉備之子劉禪已有十七歲,論年齡,不算年幼,但劉禪是個沒有本事的人,俗稱“扶不起來的劉阿斗“。對於兒子的德才,劉備自然心中有數,不可指望獨撐局面,必須要有人加以輔佐。然而此時,於劉備情同手足的關羽、張飛先後去世,遍觀蜀中,唯有諸葛亮是可寄託之人。

白帝城託孤疑雲:劉備臨終交待諸葛亮取代劉禪?

劉備與諸葛亮,從三顧始到託孤止,他們的君臣關係被傳爲千古佳話,這種和諧的君臣關係成爲歷朝歷代效法的楷模。劉備對諸葛亮,先是降格以求,後是施之於重任;諸葛亮於劉備,不僅僅在於他的竭盡禪思,屢建奇功,更在於他對於劉備的忠心耿耿。正是基於對諸葛亮的深刻了解,劉備才把輔佐劉禪的大任交於了諸葛亮。

然而,劉備臨終時對諸葛亮說的一番話,卻引起人們許多猜測。劉備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人說,這是劉備故意考驗諸葛亮的話,意即劉備臨終時,仍不能對諸葛亮百分之百的放心。這就是所謂的劉備託孤之謎。有的人在描述這段歷史時,甚至不惜添油加醋,說諸葛亮聽了這番話,誠惶誠恐,一邊痛哭流涕,一邊跪在地上,直到把頭都磕破了,才贏得劉備的信任。

時下理論研究盛刮“新意”風,文不驚人死不休。理論研究,史學嚴加搞出新意本應提倡,但切忌形而上學。沒有新意硬要搞出新意,新意便被扭曲。劉備對諸葛亮有十餘年的瞭解,用現在的話。亦可說爲考查,因此,把輔佐之事託付於諸葛亮,是建立在對諸葛亮深刻了解和充分信任的基礎上的。我們研究歷史,既要看歷史的淵源,又要看歷史的發展,既要分析歷史的具體事件,又要聯繫歷史背景,切不可在一些細節上鑽牛角尖,更不能爲新意而新意,把歷史研究引向死衚衕。

劉備託孤不是謎,而是明白的歷史事實。而他的一句"君可自取",不見得就是試探諸葛亮,更有可能是對諸葛亮代替自己當皇帝的認可。從這個事件中,我們也看到了作爲政治家的劉備,確實有他的獨到之處,在那個封建世襲制年代,他已經具備了民主思想的萌芽。他並沒有把世襲制看成是鐵板一塊,不可更改的定義,僅這一點,仍有其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