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解密:水滸傳中急先鋒索超因何事遭遇“潛規則”?

解密:水滸傳中急先鋒索超因何事遭遇“潛規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與衆多來自朝廷的好漢一樣,索超也是軍官出身,最早在大名府留守司樑中書帳前聽令。

少時看《水滸》,總會把索超和秦明聯繫到一起。或許就是兩人性格極其相似,纔不自覺的將兩人劃歸於同一跑道上。秦明就不須說了,前文已經有過交代。而索超,同樣也是以勇猛著稱,僅從其稱號上看,就足以看出此人的不同凡響。按我的理解,先鋒者,勇往直前也。而一個“急”字,似乎更能體現出索超的敬業。可見,這個索超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還善於任事。

但讓人費解的是,這麼一個得力干將就在跟前,樑中書卻偏偏捨近求遠,一定要讓一個犯了罪的楊志去押運那生辰綱。如果說樑中書手下缺少能人也就罷了,但索超在校場上與楊志鬥了五十餘回合,都沒有分出勝負,可見其武藝了得。樑中書有此善戰的將軍不用,卻獨獨要擡舉一個配軍擔此大任,無論如何都顯得有些不正常了。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樑中書對楊志情有獨鍾而棄索超於事外呢?我想問題應該還是出在索超的這個“急”上。索超既然號稱“急先鋒”,想來那脾氣定然也是大得很。如此的脾氣秉性,平日裏肯定也沒少讓樑中書頭疼。儘管如此,此人終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樑中書內心雖然不甚喜歡,但考慮到將來還要爲己效力,也就暫時忍下了。

另一方面,即便是樑中書對索超沒有成見,按照索超的性格,做起事來也不可能讓人太過放心。而楊志的到來,卻讓樑中書眼前一亮,一者是看楊志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辦事沉穩,這後者顯然是那索先鋒所不具備的。二來也瞭解到楊志受了不少的冤屈,始終想着如何洗刷罪名,東山再起。這樣的人,只要多加安撫,籠絡其心,不愁不感恩戴德,爲己所用。

解密:水滸傳中急先鋒索超因何事遭遇“潛規則”?

出於這樣的考慮,樑中書就決定讓楊志去爲自己辦一件大事。但後來仔細想想,又覺得這樣做有些不妥,手下那麼多大將不用,卻非要去擡舉一個囚犯,手下這些人會不會不服氣呢。考慮再三,樑中書想還是先搞一個比武選拔賽吧,讓大家見識一下楊志的本事,心想按楊志的武藝,堵住衆人的口應該不成問題。於是,樑中書發下號令,要在小校場上切磋武藝,展示功夫。要說開始的時候還比較順利,楊志是連贏幾場,樑中書十分高興,但就在要爲楊志加封官職的時候,卻有人突然衝進場子,高聲叫喊着要與楊志一比高下,這人就是軍中聞名的“急先鋒”索超。

本來按樑中書初期的想法,比武也就是走個過場,以便提高楊志的威信。對此,手下的那些將軍們自然是心領神會,並不拿當回事。比武的時候,那些武藝好的基本就沒有上場,爲了配合上司,只是讓一些平庸之輩上去應付一下。故而,楊志在場上幾乎沒有遇到太強的對手。這樣一來,不僅讓楊志賺足了面子,也讓樑中書顯得有話可說。如此的安排,應該說是萬無一失了。但自從有個叫周瑾的將軍殺出來被楊志打敗之後,局面就出現了逆轉。別人都好說,唯獨這個周瑾卻是索超的徒弟。見自己的徒弟被人打趴下了,一直忍着沒出手的索超是再也顧不得了,揮鞭躍馬就衝了出去。

到了此時,樑中書也沒有辦法了,既然是比武,總不能不讓人家展示。於是只能看着兩人戰到一起,結果兩人鬥了幾十回合也沒分出勝敗。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樑中書見此等場面,就趕緊傳下將令,讓兩人住手,並對兩人同時進行了賞賜。當然最後,押運生辰綱的重任還是交給了楊志。對索超,樑中書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內心分明還是有些看法的。因此經過此事之後,樑中書基本上也就沒有再重用過索超。

索超失去了用武之地,內心始終是憤憤的。對此,樑中書自然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好在索超武藝高強,樑中書也不忍捨棄。倒是後來的一件事情讓樑中書改變了對索超的看法,那就是楊志押運生辰綱失手,樑中書的怒氣轉嫁給了楊志,對索超的怨恨也就慢慢消退了。儘管如此,樑中書對索超的態度始終都是不冷不熱的。

直到後來,梁山大軍進逼大名府,情勢危急,樑中書急派手下兵馬都監聞達和天王李成兩個帶兵前去迎敵,而對索超仍是不置可否,聽之任之。結果後來聞達、李成被梁山殺得大敗,這才讓索超再次顯露頭角。但到了此時,朝廷尚且無能爲力,單靠幾個將軍又如何能挽回敗局呢。後來,索超被梁山定下計策,生生活捉了過去。索超投降了,聞達、李成更是難撐危局。最終,梁山大鬧大名府,城中軍馬死傷大半,只剩下聞達、李成保得樑中書逃了出去。

後來,索超跟隨宋江上了梁山。因爲有了前期在樑中書手下時的教訓,脾氣性格也改變了不少,加上宋江又極會用人,索超自然十分賣力,隨着宋江是東拼西殺,南征北戰,爲梁山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英雄排座次的時候,索超雖然只是革命的後來人,但因爲有了宋江的賞識,加上軍功卓著,自然就排進了三十六天罡的序列。如此高的地位,讓索超頓覺惶恐不安,從此更是跟定宋江衝鋒陷陣,甘冒矢石。

索超,這個昔日朝廷的“馬前卒”,從此成了梁山四處征戰的“急先鋒”,並最終以自己的一腔熱血成就了精忠報國的半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