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的虎牢關之戰跟三國演義中的有何區別

歷史上的虎牢關之戰跟三國演義中的有何區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若說虎牢關之戰背景就不得不提個英雄人物,那就是唐高祖李淵,這在歷史上也是一赫赫有名的角色,他於隋朝末年趁着戰亂,爲自己贏得了一個天下,羣雄爭霸中他鶴立雞羣表現不俗,終於歷盡辛苦把長安城給拿下,並改國號爲“唐”。  

歷史上的虎牢關之戰跟三國演義中的有何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這個時候還有其它兩位英雄人物也出現了,那就是當時佔領了洛陽城的王世允和自稱爲夏王的竇建德。王世允那個時候也是自稱鄭王。這都說是一山不能容得了二虎,所以說李淵就不樂意了,不樂意怎麼辦呢?好話說盡他們估計也不會聽,所以那就打唄。於是在武德三年、李淵就召集了各路大將,給他們每個人安排了不同的職務,讓他們分別從各路攻打二人,想要各個擊破,以求統一,這就是虎牢關之戰背景。

唐朝的軍隊當然還是相當的可怕了,那個時候王世充怎麼敢單獨與之抗衡呢,所以他就想到了戰略聯盟這樣一個辦法,他向竇建德發出了求救的信號,那麼竇建德也是怕王世充來了,自己也就保不住了,三足鼎立也許可以站穩,但如果唐軍吃了王世充的軍隊,那麼自己的處境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他們本是對手的兩個人就開始合作了,他們想要集合兩國的兵力,去和唐軍一拼高下,而史書上記載竇建德其實也是向唐朝請求不要攻打洛陽的,只是李世民沒有答應,所以虎牢關之戰就爆發了。這些就是虎牢關之戰背景的全部介紹了。 

 虎牢關之戰過程

虎牢關之戰是唐主李淵爲統一國土而向王世充和竇建德發起的一場戰爭。在這李淵所有的戰爭中,雖然不是最著名的,但卻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場戰役,那麼虎牢關之戰的過程吧是怎樣的呢?  

歷史上的虎牢關之戰跟三國演義中的有何區別 第2張

  虎牢關之戰畫像

武德四年,李世民親自上陣,帶領精打細選的一千多精銳騎兵作爲先鋒出戰,真可謂所向披靡,大敗王世允和太子王玄應,包圍了洛陽城。做爲一個自己的藏身之所,王世充還是不敢懈怠的,他在城中做了精密的佈置,防禦措施做得非常的到位,所以說李世民打了十幾天也沒有攻下來。這樣一來唐軍就處在了不利的地位了,將士們連日征戰,疲憊不堪,所以有人奏請班師回朝,但李世民卻堅守已見,決意拿下洛陽城。

在虎牢關之戰過程中該上場的夏軍這個時候就適時的出現了。這樣一來李世民就必須對戰局做一個重新的佈置了,他一方面派人繼續圍攻洛陽,一方面自己帶軍東赴虎牢,決意要在虎牢將竇建德拿下。佔據了虎牢這個有利的地形,李世民可謂就是佔盡了先機了。雖然未能一次拿下建德,而是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拉據戰,但最終活捉建德還是大快軍心哦!

這邊洛陽城王世充的手看到建德被捉,更是害怕的逃跑了,所以這樣一來王世充就被迫投降了。他不投降也是不行的,沒有將領願意再爲他守城了,所以說王世充就識大體的乖乖地投降了,關於虎牢關之戰過程大概就是這樣了。 

虎牢關之戰兵力對比

隋末大亂,不久李淵建國爲唐,王世充建鄭國,竇建德建立夏國,當鞏固了今山西和甘肅等地,李世民奉命帶唐軍征伐洛陽,志在拿下河南王世充,再取河北竇建德。其後李世民在虎牢關之戰中智勇雙全,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爲前鋒大破前來支援王世充的十多萬竇建德軍隊,成功拿下鄭夏兩國,統一中國北方,奠定了唐朝版圖基礎。  

歷史上的虎牢關之戰跟三國演義中的有何區別 第3張

  李淵畫像

虎牢關之戰兵力對比在數量上是唐軍人數爲八萬,鄭軍不詳,夏軍則是十萬。但在後來進入虎牢關時,李世民只派出了三千五百精銳騎兵,跟前來支援王世充的十萬夏軍相比,唐軍無疑佔不了好處。但是虎牢關之戰兵力對比不只是數量對比,還有質量對比。王世充不但損兵折將,還缺糧,只能坐等救援或敗亡。唐軍雖少,但勝在精銳,軍隊的紀律性和組織性高。不過從慘烈的洛陽攻堅戰剛出來的唐軍疲勞程度甚至高於遠來的夏軍。而夏軍雖然人數衆多,但剛剛打敗了孟海公的將領容易驕縱,有半數兵馬又是後期收編進來的,軍紀不高。

顯而易見,唐軍在虎牢關之戰兵力對比上談不上有明顯優勢,甚至是處於劣勢,不過打仗除了肉眼可見的兵力較量,還有戰術智鬥。在此戰中李世民作爲統帥表現堪稱智勇雙全,慧眼識戰機的他果斷留下齊王元吉圍洛陽,領着3500精騎連夜趕赴虎牢,帶着尉遲敬德及4名隨從就敢直叩夏軍大營觀察敵情。待唐軍養精蓄銳後他才以牧馬之計誘出夏軍主力,並趁夏軍士兵吃午飯和議事之際,派出騎兵衝鋒擊潰夏軍生擒竇建德,王世充無奈投降。 

虎牢關之戰評價

虎牢關之戰評價衆說紛紜,大多數人對於虎牢關之戰的評價是根據《三國演義》中樹立的形象所做出的,然而真正的歷史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所演的那樣。虎牢關之戰評價中對於董卓的評價並不高,他的衆多行徑引起了衆怒。  

歷史上的虎牢關之戰跟三國演義中的有何區別 第4張

  虎牢關之戰畫像

然而衆諸侯討伐董卓其實也都是各懷鬼胎。衆諸侯討伐董卓雖然在表面上看來是爲了大義,實際上都是各有各的算盤,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虎牢關之戰評價中對於孫堅的評價非常的高,因爲其它諸侯在攻打董卓部隊的時候吃了很多的敗仗。《三國演義》中被描述成爲大英雄形象的曹操很快就就被董卓的部下打的落花流水。

還差點被徐榮用弓箭射死,若不是曹洪奮力救出曹操,恐怕就沒有三國演義中曹操的雄偉形象了。

長沙的太守孫堅,一開始也被董卓的大將徐榮打敗,但是,孫堅非常的善於用兵。在他再次和徐榮的部隊相戰的時候,他屢用巧計,使得徐榮的部隊受到了重挫。董卓見到徐榮的部隊打大敗後,便派出呂布和胡軫去支援徐榮,由於胡軫孤高自傲,非常地瞧不起呂布,不屑和呂布的軍隊在一起。

呂布非常的生氣胡軫的態度,於是故意做了一計,讓胡軫的部隊不戰而敗。這次部隊的重挫,給董卓的部隊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董卓也非常地震撼孫堅的軍事能力,從而退出了洛陽。從此孫堅佔領了洛陽,而董卓在撤退到了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