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齊桓公之死的歷史疑點:誰是害死齊桓公的真兇?

齊桓公之死的歷史疑點:誰是害死齊桓公的真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也,一春一秋,是爲春秋。

春秋,一春一秋,即爲春秋。春,蠢蠢欲動,時有動作。秋,靜嫺安好,悠然自得。春秋時期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朝廷的人,一種是山野的人。朝廷的人依附諸侯,志達天下,希望以己力改變天下格局。一種是淡泊寧靜,與世無憂,避居世外,著書授徒。於是,不管明君、忠臣還是奸臣,齊桓公與管仲,易牙、豎刁和開方,都是第一種人,這種人是春秋時期最多的人。今天要說的,則是這種人。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諸侯。當政期間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爲諸侯霸主,只可惜晚年昏庸腐化,寵信奸臣,以九五之尊卻落得個不僅餓死,屍體還被停放數日以至發蛆的悲慘結局。在這場政治動亂的背後,抽絲剝繭,我卻發現了幾個奇怪的疑點,這些疑點讓我糾纏不清,希望尋找到其真實原因,可是在浩繁的搜尋工作以後,從頭至尾,我卻再未找到任何的證據,抽絲剝繭的工作完成了一半,卻發現繭內又藏了個繭,結果依然未知。故而整理如下,望知情者告知:

疑點1:管仲在想什麼?

齊桓公能夠成爲霸主,管仲功不可沒。這個歷史記載有很多,我就不再贅述。關鍵的問題是,管仲不知道是老糊塗還是別有用心,按照後人對管仲的評價,即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卻沒能判斷出易牙、豎刁和開方將來必釀成大禍,沒有釜底抽薪,直接將三人殺掉或者遠逐。如果管仲如此做了,齊國內亂必不成行。後世自比管仲的諸葛亮臨死前可是授了錦囊,消除了魏延的後患。

齊桓公之死的歷史疑點:誰是害死齊桓公的真兇?

疑點2:管仲啊管仲?

也跟管仲有關。管仲死於公元前644年,其向齊桓公推薦的丞相人選隰朋也是死於公元前644年,管仲的好朋友鮑叔牙也是死在這一年。而齊國動亂是在前643年,齊桓公死於前643年。如此看來,除了這三個元老權臣,齊國已無人選可以擔當重任。也就是說,齊國在桓公晚期已然衰落,動亂已經密謀許久,否則不可能來得如此之快。齊國的人才,要不然就是被管仲等人拒之門外,要不然就是被奸臣們納爲己用。如此看來,是管仲也好,是易牙諸人也罷,都是齊國的奸臣。

疑點3:豎刁自宮

豎刁此人也很奇怪,在周禮依然有餘韻的春秋時期,居然能冒無後爲大的大忌,自我閹割,那是比東方不敗等人爲修習葵花寶典的勇氣更爲可佳。不過,豎刁應該是有史料記載以來最早的宦官亂政,算是開了五千年宦官亂政的先例。

豎刁閹割後,進的是齊桓公的後宮,有種可能是,此人幫齊桓公管理後宮,享受的是齊桓公的權力待遇,這就可以理解豎刁等三人發動內亂,宮人就不顧桓公死活,全部逃了出去,要知道春秋時期的禮義廉恥忠孝節義是相當嚴格的。明顯是內通消息,外令騷動,早就和宮人們達成一致了。否則,以齊桓公之智慧,宮中人等稍有異動,必是立馬誅殺之。何必等到大禍鑄成。


疑點4:易牙烹子侍君

易牙這個人也很奇怪,從他烹子侍君這個事情上,可以發現春秋時期的怪現象,國君們好像很喜歡吃人肉。後來還有晉文公吃介子推的腿子肉的事情。春秋的國君好像以此爲樂,認爲臣子給自己吃人肉是相當忠誠的表現。

回頭說易牙,這個人被後世廚子們當做祖師爺供奉,是廚子中的精英,當時應該算是齊桓公宮中的御廚,對於易牙,連向來講求忠孝的老學究孔子也稱讚他的廚藝:“淄澠之合者,易牙嘗而知之”。因爲做得一手好菜,頗受齊桓公親賴。不過資料有載,齊桓公初欲立公子昭爲君,在易牙等人的慫恿下,又同意了立公子無詭爲君。

既然齊桓公已經同意了公子無詭爲君,那麼易牙等人的動亂就顯得莫名其妙,如果易牙等人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齊桓公會改立公子無詭爲君,按理說,其他公子已經沒有辦法與衆望所歸的公子無詭爲敵。易牙等人只等公子無詭當了君王,榮華富貴不是理所當然,何必留得個遺臭萬年的奸臣賊子的臭名。可能有兩個因素導致如此,一個是齊桓公突然想改變主意,依然立公子昭爲君。一個是公子昭已經糾合朝中老臣們,想翻盤。易牙等人明白先下手爲強的道理,一不做二不休,壞人最到底,方可保自己一世無憂。如此看來,齊桓公之死,根本不是易牙等人的陰謀,而是宮廷動亂的必然,也就是說公子昭、公子無詭、公子潘三股勢力早在就蠢蠢欲動,只不過歷史終究只是記錄了失敗者的陰謀,而勝利者則已逍遙法外。

齊桓公之死的歷史疑點:誰是害死齊桓公的真兇? 第2張

疑點5:衛開方

衛開方也是很奇怪的一個人,其母國從事自終,春秋戰國,浩浩七白年就沒有強大過,數代國君要不被女人害了,要不就玩物喪志,像他爹衛懿公,就是個喜歡養鶴的傢伙。如此家教,如此奢華生活,怎能養出個孝子賢孫。

當然,開方本來也不是孝子。衛國打了敗仗,開方被送到齊國當人質。歷史說開方是主動留在齊國侍候齊桓公,至於後來怎麼又得到了桓公的親賴,實在是基情無限。如果覺得當人質很舒服,只能說明這個小子太卑賤了。如此卑賤之人,最後竟能掌握權謀,實在可笑。歷史記載他爹被戎人殺死竟然沒掉淚,也實在奇怪。

如果面對這般無父無君的人,齊桓公還能重用,只能說明齊桓公的愚蠢。而如果齊桓公不重用他,他卻又不能進入權力的中心,掌握核心權力,就不可能幫助他配合易牙等人發動內亂。終其所述,無君無父,戶籍爲衛國人,僅僅是個人質,最後成爲齊國大害,奇怪。

另外,易牙、豎刁擁立的是公子無詭,衛開方擁立的是公子潘。按理說兩個派系各自擁立的人選不同,在成功囚禁齊桓公以後,掌握大權的易牙、豎刁應該立馬殺了衛開方,可是衛開方帶着公子潘不僅拉起了自己的隊伍,還和其他幾個公子開始混戰。最奇怪的是,衛開方竟然活得比易牙、豎刁更舒服,後來宋國大兵壓境,豎刁被殺,易牙逃竄。開方卻活得好好的,後來據說還幫助公子潘殺掉了公子昭的兒子,成功翻盤。這裏奇怪的事情就出現了,作爲齊桓公之死的主要罪犯,易牙、豎刁受到懲罰,開方卻未被公子昭誅殺,如此殺父之仇,公子昭竟能饒恕!奇怪!

 疑點6:老婦人

易牙、豎刁、開方發動宮廷政變,把齊桓公幽禁在冷宮,門前築起了一道高牆,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繫。注意,這裏是高牆,是斷絕了與外界的一些聯繫。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神祕的女人,是宮女也罷,是老婦人也罷,她就這樣神奇的爬進了囚禁齊桓公的冷宮。

這個女人不知道是怎麼進去的,也不知道她爲什麼要進去。反正她專程進去見齊桓公,然後告知了宮廷政變的事情。這個女人的身份實在很奇怪,可能有兩種身份,第一種是齊桓公的妃子,謹守人妻的職責,對齊桓公忠貞無二,要陪伴齊桓公直到死。第二種是易牙等人派去的人,專程去看看齊桓公有沒有死。兩種猜測都有說不通的邏輯,假如高牆已築,道路堵塞,重兵把守,這妃子怎麼進去?如果是易牙派去的人,都這個時候了,還有閒心來管齊桓公的死活,易牙是沒事情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