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解密:鴉片戰爭的失敗因爲道光帝的目光短淺?

解密:鴉片戰爭的失敗因爲道光帝的目光短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39年9月4日,九龍起了衝突,中英雙方開火了。

衝突原因如下:義律帶領5艘英船來到九龍,派一艘小船投遞稟書,要求供應淡水和生活必需品,並將一張告白送交當地羣衆,央求他們不要在水裏投毒。但是當地官員拒絕接受稟帖,按夷人的描述,雙方“在那裏經過了五六小時的延宕和令人發怒的拖辭推諉”。義律不知道,夷書可不是哪個中國官員敢隨便接手的,弄不好一下子就變成漢奸了,所以義律一着急,就揚言:下午兩點半,如果還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他將擊沉任何在他面前出現的中國船隻!

林則徐奏稱:九龍之戰,清軍戰死2人,受傷4人,師船稍有損失;擊翻英船1艘,擊斃英人至少17名。英方未稱清方具體損失,只說己方受傷數人而已。雙方誰在撒謊,大家各按自己的常識就能作出自己的判斷。

11月3日,清英第二次衝突,史稱穿鼻之戰。後來林則徐奏摺中的幾個文學場面,我覺得需要像電影技術一樣,作一番定格處理:

鏡頭一:關天培“親身挺立桅前,自拔腰刀,執持督政,厲聲喝稱:‘敢退後者立斬’”。

鏡頭二:“適有夷炮炮子飛過桅邊,剝落桅木一片,由該提督手面擦過,皮破見紅,關天培奮不顧身,仍復持刀屹立,又取銀錠先置案上,有擊中夷船一炮者,立即賞銀兩錠。”

鏡頭三:夷人“紛紛滾跌入海……收軍之後,經附近漁艇撈獲夷帽二十一頂,內有兩頂據通事認系夷官所戴,並獲夷履多件,其隨潮漂淌着,不可以數計。”

解密:鴉片戰爭的失敗因爲道光帝的目光短淺?

按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和弗蘭克·薩奈羅的描述,卻是這樣的:雙方交火後,一艘中國船的彈藥庫被擊中,爆炸後下沉,中國船開始害怕,之後,又有3艘中國船下沉,其他船上的船員們紛紛跳船,船隊離開,只剩下關天培的旗艦,以一種自殺式的精神繼續向英艦開火。

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國晚清史》裏,沒說天朝官兵謊報戰果的事,只客氣地說:“道光帝雖獲悉發生過這次海戰,但並不知道打了敗仗。”(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中譯本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205頁)。茅海建說:“細心閱讀雙方的報告,大體可以得出一個印象,清軍在此戰中並不佔有上風,林則徐的報告中似摻有水分。然這些水分是林則徐所爲,抑或關天培所爲,那就無法考查了。”(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版,第131頁)

穿鼻衝突後,中英在官涌衝突六次。這些衝突,頂多算是戰爭前的熱身運動。問題是,林則徐的意識中,這就是戰爭了。更關鍵的是,這些所謂的戰爭在他的摺子中,都是以大獲全勝的面目出現的。道光看了這些奏摺是什麼反應呢?這些反應是否會影響他的決策呢?

如果說九龍戰報是讓道光吃下的第一粒興奮劑的話,那隨後而來的穿鼻及官涌衝突“俱系全勝”的一系列戰報,相當於讓道光超劑量連服數粒,其亢奮程度可想而知。1840年1月2日,林則徐接到了道光諭旨:“即將英咭利國貿易停止,所有該國船隻盡行驅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結,其……兇犯也不值令其交出。”這個亢奮到極致的可憐的皇帝,看不到貿易停止的後果,他認爲貿易一停,譁,世界就清靜了。當然他看到了關稅的喪失,但這個小氣鬼皇上大方地宣佈:“區區稅銀,何足計論!”

1840年1月5日,林則徐無奈地遵旨出示,宣佈正式封港,完全斷絕中英貿易。就在同天,道光看林則徐遲遲不能赴兩江任上,遂準了穆彰阿所奏,乾脆任林則徐爲兩廣總督,調鄧廷楨爲兩江總督(21日改雲貴總督,26日又調閩浙總督)。並依例解除了林則徐欽差大臣的職務。不能怪道光頭腦簡單,他的傻,也是天朝官員們對夷情的集體無知成就的,所以他纔會簡單地認爲,只要斷絕中英貿易,原先快樂的日子就要回來了!宣佈林則徐爲兩廣總督的同時,道光就把禁菸這個皮球完全地踢給了他:“林則徐已實授兩廣總督,文武皆所統屬,責無旁貸。倘查拿不能淨絕根株,唯林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