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軍隊時,爲什麼很少主動出擊?

在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軍隊時,爲什麼很少主動出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司馬懿真的是畏諸葛亮如虎嗎,如果不是,他爲何很少主動出擊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諸葛亮發動的第四次北伐起,他就遇上了最難纏的對手司馬懿。司馬懿抵禦了諸葛亮最後兩次北伐,使諸葛亮的北伐無功而返,自己也病逝於第五次北伐途中。司馬懿對諸葛亮的防禦戰略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個“拖”字。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軍隊,很少主動出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軍隊時,爲什麼很少主動出擊?

一、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交鋒。

諸葛亮在他的第四次北伐相遇,是一種命運的必然。在這次北伐中,原來坐鎮關隴的曹真生病,曹睿力排衆議讓司馬懿代替曹真。從此,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命運就交織在了一起。兩人在戰場上鬥智鬥勇,爲我們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人間活劇。

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時,是諸葛亮與司馬懿互相試探摸底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雙方基本上實踐了自己的戰略戰術,爲將來的決戰做好了準備。在這場戰役中,司馬懿始終盯着諸葛亮糧草短缺的弱點,死死跟隨諸葛亮的軍隊。當諸葛亮的軍隊向司馬懿尋求決戰的時候,司馬懿則堅壁不戰。這引起了司馬懿部下的不滿,逼迫司馬懿發動了滷城之戰,遭到了慘敗。

在此之後,司馬懿就堅守不出,諸葛亮由於後勤供應不足,糧草用盡,被迫撤軍。司馬懿不聽張郃的意見,強行命令他追擊。結果,張郃在追擊途中,在木門道遭到了諸葛亮的伏擊。在這場反擊戰中,張郃中箭身亡。雙方在這一次戰役中的經驗教訓,在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諸葛亮針對自己後勤的困難,採取了積蓄三年的糧草,用木牛流馬運送的辦法予以解決。在而司馬懿則汲取滷城之戰的教訓,堅決不與諸葛亮進行野戰。諸葛亮針對司馬懿堅守不出的做法,採取了屯田的方式,表示自己要和司馬懿相持到底。司馬懿則利用主場作戰之利,在戰前就積蓄糧草,提前做好了準備。

諸葛亮爲了挑動司馬懿的軍心,逼司馬懿出戰,派人給司馬懿送女人穿戴的巾幗。司馬懿爲了壓制部下的不滿,向皇帝上表請求出戰。曹睿爲此專門派使者持節立在軍門,不允許軍隊出戰。最終,諸葛亮無法獲得與司馬懿決戰的機會,病逝於五丈原軍營。在蜀軍撤退的時候,司馬懿率領魏軍追擊。蜀軍在司馬懿追上後,擺出一副反擊的態勢。司馬懿見狀,以爲遭到了諸葛亮的伏擊,馬上撤退,讓蜀軍從容撤走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戰爭中,司馬懿很少主動出擊。在與諸葛亮的交手中,他大多采取的是防守不出的戰術。這又是爲了什麼呢?

二、曹魏戰略戰術的需要。

在諸葛亮的北伐戰爭中,蜀漢一般佔有主動權。這是因爲雙方的戰略形勢不同。在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之前,曹睿曾經想要主動攻打漢中。當他爭取大臣們的意見時,孫資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孫資認爲,蜀漢佔有漢中,北據秦嶺天險。東吳則以長江爲屏障,負隅頑抗。在這種情況下,去主動攻打蜀漢和東吳是不明智的。因爲曹魏佔有的地區,在人口、經濟上要遠遠超過吳蜀兩國。在兵力上,吳蜀兩國也不是曹魏的對手。這樣,如果不去攻打吳蜀,而是專心發展生產,雙方的國力差距將會越拉越大。在將來,曹魏憑藉強大的國力,尋找機會滅亡蜀吳就是很容易的了。

在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軍隊時,爲什麼很少主動出擊? 第2張

曹睿最後採納了孫資的建議,那就是在戰略上採取防禦的方針。派軍隊分別守險,堅壁不出。等待將來國力強大後,再尋機滅蜀吳。正是在這種戰略方針指導下,在諸葛亮的北伐戰爭中,基本上都是諸葛亮主動攻打曹魏。

曹魏在戰略上採取防禦的方針,在戰術上也相應地進行了調整。曹魏針對諸葛亮蜀軍的弱點,那就是後勤供應問題。諸葛亮進攻的關隴地區,由於長年的征戰,早就是一片荒蕪。諸葛亮在戰區難以得到糧草的補充,大部分的糧草都要從後方運來。可是,從蜀漢後方向前線運輸糧草物資需要越過險峻的秦嶺,十分困難。這個難題是很難克服的,嚴重製約了諸葛亮的軍事行動。

對此,曹睿和司馬懿商定了對蜀軍作戰的戰術,那就是“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走而追之,全勝之道也。”這個戰術就是針對諸葛亮的後勤供應困難制訂的。因此,在司馬懿和諸葛亮的交鋒中,他就採取了這個戰術,堅壁不戰,等候諸葛亮糧盡撤退,然後再追擊。這就使得司馬懿不去主動出擊諸葛亮。

三、司馬懿無法在野戰中打敗諸葛亮。

雖然曹魏制訂的戰略、戰術都要求司馬懿不出動出擊,採取堅壁據守的姿態。可是,以司馬懿的性格,他如果能夠在野戰中打敗諸葛亮,他也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的。但是,他卻採取了堅壁不戰的戰術,這是他從與諸葛亮的交鋒中得來的經驗教訓,那就是在野戰中,司馬懿根本打不過諸葛亮。我們可以看諸葛亮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就會發現,司馬懿向諸葛亮主動發起的進攻都失敗了。

這是諸葛亮的戰略戰術決定的。諸葛亮的戰略是主動進攻,可是他的戰術卻是防守反擊。這是因爲蜀國的國力弱小,軍隊數量有限造成的。諸葛亮爲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蜀軍的戰鬥力,爲他們裝備精良的武器,發明改進了連弩。並且用八陣圖來訓練他們,使蜀軍立於不敗之地。不過,這一切也給蜀軍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諸葛亮的蜀軍由於沒有強大的騎兵,再加上以陣圖作戰,雖然有着強大的戰鬥力,卻缺乏強大的機動力。因此,諸葛亮便採取防守反擊的戰術,引誘司馬懿來主動進攻自己,好在野戰中消滅敵人。爲了發揮蜀軍中精銳山地步兵的戰鬥力,諸葛亮還專門將戰場選擇在山嶽丘陵地區。

毋庸置疑,這種戰術給了司馬懿以沉重的打擊。在滷城之戰和木門道之戰中,司馬懿都吃了大虧。因此,司馬懿放棄了主動進攻的戰術,專心致志的堅壁防守。至於說,當諸葛亮糧盡後撤退,魏軍再予以追擊的指示,司馬懿也是陽奉陰違。在被蜀軍嚇退後,司馬懿對“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譏諷,也只是笑着回答能料生不能料死罷了。

四、出於司馬懿私心的需要。

司馬懿也並不是沒有機會主動出擊諸葛亮。尤其是在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諸葛亮將軍隊分散開來,在戰地進行屯田。這公然是對司馬懿的挑釁,雙方對峙百餘日,如果說司馬懿沒有一次出擊的機會,這是不可能的。

在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軍隊時,爲什麼很少主動出擊? 第3張

但是,司馬懿就是不出擊。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司馬懿就開始了這種動作。司馬懿率領軍隊跟着諸葛亮的身後跑來跑去,可就是不跟諸葛亮交手。在滷城之戰失敗後,諸葛亮主動撤退,他卻逼着張郃去追擊。結果張郃中了諸葛亮的埋伏,命喪疆場。

在抵抗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司馬懿依然對諸葛亮的百般挑戰不予理會。在諸葛亮送巾幗,侮辱司馬懿是女人的時候,他依然不在乎。當部下忍受不了的時候,司馬懿採取千里請戰的辦法。向曹睿上表,使得曹睿專門派使者來,支持司馬懿的決定。

其實,這一切都是司馬懿對部下的一種威懾,他是依靠曹睿的支持,建立自己的權威。司馬懿在曹操時期,就遭到曹操另眼看待。雖然司馬懿採取極力效忠曹操的辦法,使得曹操放鬆了對他的警惕。但是在曹操臨去世前,他依然提醒曹丕要提防司馬懿。

這使得司馬懿在曹丕時期無法掌握軍權。直到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時,由於曹真生病,司馬懿才被曹睿委派接替曹真,擁有了軍權。在司馬懿上任的時候,在曹魏朝中還有反對的聲音。當時就有人向曹睿建議,毀掉上邽一帶的麥子就能夠讓諸葛亮撤軍,沒必要派司馬懿去接替曹真。只是曹睿沒有同意這個建議,司馬懿才接管了軍隊。

在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時,正是司馬懿在軍隊中建立權威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如果作戰不利,司馬懿的一片心血就付之東流了。相對於諸葛亮不敢打敗仗,司馬懿的懼怕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司馬懿纔不主動攻擊諸葛亮,想要避開諸葛亮的防守反擊戰術,同時將諸葛亮引到自己的鐵騎能夠發揮作用的戰場。更重要的是,他還用曹睿的支持,來壓服部下的不滿,建立自己的權威。在司馬懿的努力下,他成功地收服了關隴軍團的軍心。從此,這支軍隊成爲司馬氏起家的軍隊,在日後司馬氏篡魏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結語: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戰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司馬懿很少主動攻打諸葛亮。這主要是因爲曹魏與蜀漢的戰略戰術決定的。曹魏的戰略是防禦爲主,戰術是堅壁防守,等待蜀軍糧草耗盡撤退,再進行追擊。這決定了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進攻,不採取主動進攻。

但是,除此之外,司馬懿在野戰中無法打敗諸葛亮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諸葛亮因爲蜀軍的特點,採取了主動進攻的戰略,防守反擊的戰術。如果司馬懿主動出擊,正中諸葛亮的下懷。在實戰中,司馬懿的主動進攻基本上都失敗了。

而且,司馬懿在掌握關隴軍團的軍權後,他也需要時間進行消化,在軍中建立自己的權威。在這段時間裏,他也是儘量避免與諸葛亮交戰的。以上的這些原因,使得司馬懿對諸葛亮的進攻不採取主動出擊的戰術。這使得諸葛亮無懈可擊,最終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