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孫策在去世前,爲何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孫權?

孫策在去世前,爲何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孫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孫策在臨去世前,爲何不傳位給親生兒子,卻讓弟弟孫權做接班人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孫策號稱小霸王,他從袁術手中借兵,糾合父親的舊部,在短短的時間裏就席捲了江東。連曹操也知道孫策的威名,經常說對孫策難以爭鋒。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年輕的英雄將領,卻因爲輕敵死於刺客的手下。在他去世前,出人意料地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傳位給了孫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孫策在去世前,爲何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孫權?

一、孫策死時的窘境。

孫策的軍事能力很強,在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他的奮戰下,很快擁有了江東一隅。但是孫策並不是保守的君主,他還胸懷一統天下的志向。當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的時刻,孫策率軍渡江,企圖問鼎中原。

可是就在這關鍵的時刻,孫策卻命喪刺客之手。史書上說行刺孫策的兇手是許貢的門客。擔任吳郡太守的許貢對孫策不滿,被孫策所殺。他的門客爲了向孫策報仇,在孫策打獵的時候,襲擊並刺殺了他。

史書記載郭嘉曾經預言過孫策的死亡,說他必死於過去仇家的刺殺。而有史書記載,當時的廣陵太守陳登直接指揮了暗殺行動,他派人去收買被孫策消滅的嚴白虎等人的餘黨,在孫策渡江的時候行刺他。

從孫策死時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事實,那就是在孫策的統治區中,還存在着大批的反對者。這與孫策的統治政策有關,勇猛無敵的孫策過於相信自己的武力,對自己的反對者實施鐵腕政策。雖然在他的血腥政策下,大家不敢公開反抗。但是在平靜的表面下,暗流涌動。

孫策在去世前,爲何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孫權? 第2張

對孫策的行刺是這些反抗活動的最高峯。行刺的成功,對於那些孫策的反抗者來說,不啻是一聲春雷,吹響了反抗的號角。可以預見,在孫策死後,江東的局勢將變得十分複雜。孫策在死前對此十分清楚,因此他在死前對自己的後事做了最佳的安排。那就是他選擇孫權爲繼承人,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二、孫策選擇孫權是形勢所迫。

孫策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與他的兒子年幼有關。孫策去世的時候才年僅二十六歲,他的兒子的年紀可想而知。他自己的部下組成比較複雜,一部分是家族成員,一部分是父親的舊部,一部分是他在征戰中收羅的手下。想要依靠這些人,能夠扶保幼主的可能性很小。

他的父親舊部資格很老,能夠聽從他的命令主要是看在他武力超羣的份上。讓他們扶保孫子輩的幼主,估計是難以從命的。自己在征戰中收羅的手下,時間短,地位低,連周瑜這樣的將領都不能左右局勢。至於說家族之中的人,在利益面前更是各懷心思。如果孫策非要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在內憂外患面前,集團可能會陷入土崩瓦解之中。

孫策放眼能夠繼承自己事業的人,就只有孫權了。在孫氏家族中,孫權作爲孫策的兄弟,擁有繼承家業的資格。而且孫權和其他人對比,有着自己獨特的長處。這一點,孫策也做了客觀的評價,他說

“舉江東之衆,決機與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這說明孫策在死前已經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那就是擴張過於迅速,僅僅依靠武力進行統治,造成統治區的不穩。在他去世後,穩定孫氏集團在江東的統治是當務之急。孫權的長處是舉賢任能、各盡其心,正好擁有保全江東的品質。爲了孫氏集團的穩定和發展,孫策毅然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三、孫策選擇孫權是因爲他是實現自己遺策的最佳人選。

在孫策死去的時候,對江東的危機有着清楚的認識。不過,他也對此做了最周密的部署。他在傳位給孫權的同時,還對軍中實權最大的老臣張昭做了託孤。張昭是孫策的心腹,由於能力強被孫策委以重任。當時孫策軍中和地方的重要事物都是張昭處理的,可以說他的態度在孫氏集團中舉足輕重。孫策託孤張昭的時候說: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在去世前,爲何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孫權? 第3張

孫策對張昭的託孤之言,堪比白帝城劉備對諸葛亮的託孤之言。他用誠意感動了張昭,使得張昭在最關鍵的過渡期堅定地站在了孫權一邊。張昭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影響,幫助孫權渡過難關,穩固地掌握了東吳的政權。

不過,在這裏孫策對張昭的要求很低,那就是萬一保不住江東的基業,就保全孫氏家族的性命,返回西部的老家。其實,這只是孫策對形勢做出的最壞的打算,是他私下裏對張昭的留言。他在公開場合對手下們的遺言則是另外一個意思。他說:

“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衆,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

其實,孫策並不甘心自己開創的事業毀於一旦,他還是希望能夠保全江東的基業。他爲手下指出了自己死後,孫氏家族前進的方向。那就是中原正在混戰之中,無暇顧及江東。孫氏佔據的江東有江河之險,完全可以生存下來。在此後如果有機會,還是可以進取中原的。

孫策留下的遺策,完全是自己基於對未來形勢作出的判斷,而能夠實現這個遺策的人,非孫權莫屬。因此孫策選擇孫權作爲自己的接班人,最主要的還是爲了讓自己的理想得以實現,讓東吳能夠發展壯大。

結語:

號稱小霸王的孫策在進取中原的時候,卻遭到了刺客的刺殺。在去世前,孫策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位給了孫權。這是因爲當時東吳外有敵人虎視眈眈,內有孫策的兒子年幼無法自立,孫策經過慎重的考慮,選擇了孫權。

因爲孫權擁有舉賢任能、各盡其心的能力,可以團結孫氏集團,保全江東。孫策在去世前,還爲東吳的發展留下了遺策。他託孤張昭,指出當時中原混戰,沒有外界威脅的東吳完全有割據江東的條件,還可以尋機進取中原。孫權作爲實現孫策遺策的最佳人選,不負厚望,最終建立了擁有廣大版圖的東吳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