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南宋權臣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南宋權臣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宋權臣韓侂冑是怎麼死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南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已出任平章軍國事的韓侂冑爲收復中原失地,主持發動了對金的軍事進攻,史稱“開禧北伐”。開禧三年十一月,楊皇后與史彌遠等人聯合發動政變,誅殺韓侂冑,而後對金妥協,簽訂“嘉定和議”。對於韓侂冑被殺之緣由,認爲與開禧北伐存在着密切關聯。史書上認爲韓侂冑貿然舉兵北伐失敗,而金人卻提出以其首級作爲議和條件,致使韓侂冑惱羞成怒,意欲再度用兵。這引起了南宋朝廷內部史彌遠等主和派勢力的反對,他們與楊皇后一起誅殺韓侂冑,並將之函首金朝,最終實現了對金議和。

因製造“慶元黨禁”,致使理學中人對他多持否定態度。實際形象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扭曲。

南宋權臣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那真相到底如何?我們可以結合南宋方面的史料和金史的記載來釐清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一、由攻轉守:北伐受挫後韓侂冑的政策轉向

開禧二年(1206)四月,南宋出兵北伐,並於五月七日正式下詔伐金。戰爭初期,趁金不備,宋軍取得了不少勝利,奪取了泗州等戰略要地。當時金朝在河南的軍隊數量並不多,但金國可以從北邊防線抽調兵力南下增援。韓侂冑似乎未能意識到這一點,故而低估了金朝實力。

差不多就在降詔北伐的同時,前線戰敗的奏報紛至沓來。降詔前一天,“江州都統王大節引兵攻蔡州,不克,軍大潰”。隨後,“(五月)癸巳……皇甫斌引兵攻唐州,敗績。興元都統秦世輔出師至城固縣,軍大亂。甲午……以池州副都統郭倬、主管馬軍行司公事李汝翼會兵攻宿州,敗績”。自江淮至川陝的各個戰場,宋軍的攻勢都遭受重挫。前線的兵敗令韓侂冑大爲恐慌。葉紹翁稱:“韓胄用兵既敗,爲之須鬢俱白。”爲應對危局,韓侂冑迅速對其政策做出了調整。

首先,他立即終止了北伐攻勢,命令軍隊退回宋境,轉向防守。開禧三年(1207),黃翰即稱:“自去夏唐州一敗之後,不復敢言進取。”韓侂冑所推動的北伐,對金攻勢持續的時間不過三個月,爲時甚短,且在甫一受挫之後,隨即轉向退守。

其次,對前線戰敗之將帥以及朝廷上積極參與策動北伐之人進行懲處。自開禧二年六月至七月,王大節、鄧友龍、郭倬、李汝翼、皇甫斌、李爽、蘇師旦等參與北伐者,相繼遭到貶謫。韓侂冑顯然是想此來推卸自己在北伐中的責任。

綜上所述,隨着北伐的受挫,韓侂冑似乎做好了議和的準備。

南宋權臣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第2張

二、和戰兼行:金章宗的應宋之策

就在南宋方面下詔伐金的同月,金章宗也“以徵南詔中外”。泰和六年(1206)四月,金章宗任命平章政事僕散揆“領行省於汴”,並“許以便宜從事”。僕散揆上任後,於同年十月,指揮金軍分九路大舉南下,攻佔了淮南地區一系列戰略要地。在這種情勢下,金章宗遣使告諭僕散揆,對戰爭的未來走勢進行了分析。他在諭旨中同僕散揆着重討論的,乃是如何爭取在對金最有利的情況下與南宋議和。他估計金軍給南宋的打擊,足以迫使宋寧宗遣使乞和。提出了“割地”、“奉表稱臣”“歲增貢幣”“縛送賊魁”“還所俘掠”等五個和談條件,只要提交滿足即可同意罷兵。後來的宋金議和主要就是圍繞着這五個話題展開。可見,金章宗從戰爭的一開始就做好了與宋議和的打算,只是期望通過戰爭能夠在更有利的條件下達成和議。

正因爲金朝所奉行的是和戰並行之策略,就在下詔南征的第二個月,章宗詔彰德府,令“宋韓侂冑祖琦墳毋得損壞”,以爲之後的和談留下餘地。就在金軍於淮南進展順利的同時,作爲主帥的僕散撰又率先向南宋派遣了議和的使者,使者爲韓侂冑族人元靚,以私人的身份面見丘崈,向宋方婉轉表達了金方願意議和的態度,只是希望能夠由宋方採取主動。可見金朝並沒有將韓侂冑排除在談判對象之外,相反,恰恰是在間接地尋求韓之認可。

三、折衝樽俎:方信孺的三度使金

金軍對淮南地區的古領並未持久,由於宋軍將領畢再遇等人的奮戰,加之氣候上的原因,開禧二年(1206)年底,金軍開始從淮南地區撤離,僅濠州尚爲金所據。不久,金軍統帥僕散揆因病去世。泰和七年(1207)正月,金章宗任命左丞相完顏宗浩接替僕散揆。南宋方面,隨着丘崈被解職,知樞密院事張巖奉命督視江淮軍馬。南宋在對金戰爭中的情勢開始有所好轉,宋金之間逐漸進入相持階段。

隨着宋金相持階段的到來,金人開始認真對待與宋之間的議和。開禧三年(1207)正月,韓侂冑命方信孺充知樞密院參謀官,持江淮督帥張巖的書信前赴開封,與金談判。方信孺於二月丁已抵金。方信孺面見金帥完顏宗浩,南宋基本答應了歸還俘掠和歲增貢幣兩個條件,但對縛送首謀、稱臣、割地等條件則予以拒絕。負責接待的金方官員龐趙稱:“縛送事既無例,姑置是,稱藩割地,莫有故事否?”金人對於縛送首謀之事似乎並不特別認真,故可“姑置”不問,而對稱藩、割地則不予退讓,顯示出金人的務實態度。南宋方面的態度同樣比較強硬,沒有因爲急於求和做過分讓步。宗浩只得令方信孺下次來時再論和戰。

方信孺回到臨安已是開禧三年四月,寧宗命令侍從、兩省、臺諫官員圍繞方信孺所帶回之結果進行討論,以確定如何回覆金人。經過“衆議”,南宋方面同意“還俘獲、罪首謀、增幣五萬如紹興”。不過這裏僅僅是指由南宋自行對“首謀”進行懲治,與金人所要求的“縛送元謀”還有一定距離,且當時韓侂胃尚在掌權,這裏的“首謀”顯然不是韓侂冑,而當是指蘇師旦、鄧友龍等人。另外,南宋又表示願意增加歲幣,重新回到“紹興和議”時所定之標準,即每年輸金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

帶着這些新開出的條件,開禧三年四月己未,方信孺第二次出使,於五月丙申抵達開封。就在方信孺第二次出使前不久的開禧三年二月末,南宋已成功平定了吳曦之亂,穩定了四川局勢。

南宋在對金戰爭中的地位進一步好轉,從而爲方信孺此番出使提供了有力支持。金人針對先前的條件也做了一些讓步,同意南宋不割地、不稱臣,但需要改叔侄之國爲伯侄之國,同時要求在歲幣之外,另給搞軍錢。

方信孺第三次出使本以爲能達成和議,結果卻橫生變故,宗浩指責方信孺,稱“所畫事未從,何遴以誓書使名來,屢詰權臣無書”。

面對這種突發狀況,方信孺爲求得議和成功,自作主張,“移私規書帖若權臣遺崇浩者”,私自僞造了一封韓侂冑給宗浩的書信。其做法大概被宗浩看出了破綻,結果弄巧成拙。

完顏宗浩始終未能相信方信孺代表韓侂冑的身份,因此“怒其輕妄”而囚禁了他。金人當時不僅沒有拒絕以韓侂胃爲談判對象,反倒是在積極尋求與韓侂冑的直接對話。所謂金人將韓侂冑定性爲北伐首謀,必欲剷除而後與宋議和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開禧三年(1207)九月,方信孺回到臨安,帶回宗浩的議和條件,籤於此番出使的失敗,加上金人對之已失去信任,方信孺回到臨安後不久就遭到了處分。行狀稱:

公還,自可待罪。朝廷謂公失事體,奪三秩,臨江軍居住。

四、曲成其說:韓侂冑“再度用兵”故事的形成

方信孺回到臨安並遭貶謫後,在南宋方面的史料中一般認爲和談至此便結束了,韓侂冑已開始謀劃再度用兵。

《宋史·韓侂冑傳》稱:

"侂胄大怒,和議遂輟。起辛棄疾爲樞密都承旨。會棄疾死,乃以殿前副都指揮使趙淳爲江、淮制置使,復銳意用兵。"

然而,《金史》中關於韓侂冑之反應的記載卻截然不同。《金史·完顏匡傳》載:

“及宗浩代(僕散)揆,方信孺至,宗浩以方信孺輕佛不可信,移書宋人,果欲請和當遺朱致知、吳琯、李大性、李壁來。侂胄得報大喜過望,乃召張巖於建康,罷爲福建觀察使,歸罪蘇師旦,貶之嶺南。”

與南宋方面記載韓侂冑在聽到方信孺帶回的議和條件後“大怒”不同,金方認爲韓侂冑大喜過望”。兩種反應可謂天差地別。同時,又稱韓侂冑在得報後,罷黯張巖,貶審蘇師旦。言下之意,在金人看來,這些都是南宋的示好之舉。宋人將張巖的被罷視作繼續用兵的反應,而金人卻將之歸結爲求和的信號。

一種行爲,竟然存在着兩種如此矛盾的解讀,究竟哪一種意圖纔是真實的呢?筆者傾向於金方的看法。張巖是以籤書樞密院事的身份出任督視江淮軍馬,這一職務有着重要的象徵意義,即展現出南宋在軍事上的一種強硬姿態。韓侂冑罷免張巖確實應當被視爲一種對金示好之舉,而非用兵之意。

韓侂冑又任命殿前副都指揮使趙淳出任江淮制置使,接替葉適。葉適當時的職務是沿江制置使兼任江淮制置使。葉適與辛棄疾皆爲當時主張恢復之領袖,反對議和,《宋元學案·水心學案上》載:“時中朝方急於求和,先生以爲不必,但請力修堡塢以自固,乃徐爲進取之漸。”隨着張巖的離職,葉適自然成爲整個江淮地區的最高統帥,他本人的聲望以及此時對和議所持之態度,皆與韓侂冑的主張不合,他被撤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趙淳就任江淮制置使,與用兵毫無關係。

至於韓侂冑九月下令沿邊諸帥“申警邊備”,以及十月十七日所下詔書,似乎可以坐實其再度用兵的意圖了,實際上也不能。就“申警邊備”而言,其直接目的乃在於防秋。擔心金軍會如同上一年一樣,乘秋高馬肥之際,再度興兵南下。在和議尚未達成之際,南宋須做兩手準備,一邊繼續和談,一邊則堅持備戰。韓侂冑的做法應該就是這種思想的反映。這完全是一種防禦舉措,與繼續用兵並無直接關係。

可以說,韓侂冑根本不存在再度用兵之意,幾乎所有關於韓侂冑意圖再度用兵的記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曲解。韓侂冑依舊對金議和,派王柟直接以代表韓侂胃的身份赴金。

此時,金軍的主帥再次易人。泰和七年(1207)九月,完顏宗浩因病去世,金章宗任命平章政事完顏匡接替宗浩,王柟此番出使所面對的正是完顏匡。那麼韓侂冑針對宗浩上一次來書中所提出的和談條件,做出了怎樣的迴應呢?韓侂冑竟答應了金朝哪些條件呢?這些在南宋的史料中幾乎找不到蹤跡,然而,卻在《金史》中得到了保留。《金史·完顏匡傳》載:

"(宋)遺左司郎中王來,至濠州,匡使人責以稱臣等數事。棉以宋主、侂宵情實爲請,依靖康二年正月請和故事,世爲伯侄國,增歲幣爲三十萬兩、匹,犒軍錢三百萬貫,蘇師旦等俠和議定當函首以獻。至汴,以韓侂冑書上元帥府,匡復詰之,懇請曰:“此事實出朝旨,非行人所專。”匡察其不妄,乃具奏。"

韓侂冑答應的和談條件:

1、南宋不對金稱臣或稱父子之國,依照靖康求和的先例,改爲伯侄之國;

2、歲幣每年輸絹、金三十萬匹、兩;

3、犒軍錢由金國要求的1000萬兩改爲300萬兩;

4、在和議達成後,將蘇師旦等函首以獻。

令人驚訝的是韓侂冑所提之議和條件,與我們通常所熟知的“嘉定和議”內容幾乎完全相同,惟一的區別大概就是缺少了韓侂胃自己的首級。

對於南宋史料中記載金章宗對於和談條件非常不滿,堅持要求將韓侂冑的首級作爲議和條件。在金朝的要求下,史彌遠等人爲求得和議達成,誅殺了韓侂冑。然而,這則材料卻是很成問題的。《金史·章宗本紀》載:

"(泰和七年十一月)壬辰,宋參知政事錢象祖以誅韓侂冑移書行省。又,(十一月戊戌)詔完顏匡檄宋,韓侂冑首以贖淮南故地。"

十一月三日,史彌遠等人誅殺了韓侂冑;十一月四日王柟抵金;十一月二十日,錢象祖向金朝汴京行省通報誅韓之事;金章宗下詔完顏匡向南宋要求以韓侂冑首級來換取淮南故地,則是在十一月戊戌(二十六日)。可見韓侂冑被殺並非是金國的要求。

綜上可見,韓侂冑當政期間,宋金雙方就和議的主要內容已經基本達成了共識,和談的內容已經非常接近“嘉定和議”,如果沒有誅韓之事的發生,宋金和議依舊會水到渠成。

五、誅韓政變的真相

既然韓侂冑之被誅殺與通常所說的再度對金用兵沒有關係,那麼誅韓政變發生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其實,反對韓侂冑的勢力並不是在北伐之後纔出現的。早在慶元(1195一1201)初,隨着楊皇后的人宮,她與韓侂冑之間就已逐漸產生矛盾。韓皇后去世後,圍繞着冊立皇后的問題,韓、楊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韓侂冑反對寧宗立己爲後之事,楊皇后早就心知肚明。嘉泰(1201一1204)初楊皇后與其兄楊次山等人就已開始聯絡朝中反韓官員如趙汝談、趙汝讜等,暗中積蓄力量以謀劃去韓之事。

趙氏兄弟積極協助楊皇后反對韓侂冑,卻也有其自身特別之原因。他們皆與趙汝愚關係密切,二人早年曾受趙汝愚的薦舉之恩,在政治上與趙汝愚關係密切“。不僅如此,在學術上趙氏兄弟又與道學淵源深厚。趙汝談爲朱熹門人,趙汝則爲葉適弟子。基於這兩方面的因素,趙氏兄弟在黨禁期間皆遭貶謫。趙氏兄弟在當時聲譽卓著,又素有反韓之心,顯然是理想的籠絡對象。

不過,趙氏兄弟並非朝中舉足輕重之人物,楊皇后若要扳倒韓侂冑,單純依靠他們是遠遠不夠的。

在這種情況下,史彌遠成爲楊皇后籠絡的重要對象。對於史彌遠參與政變的原因,一般認爲是由於他傾向主和,又與韓侂冑存在矛盾。實際上這些僅屬次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開禧二年,他出任皇子趙詢的老師,這將他放在了與其父史浩當年相似的位置上。史浩就是憑藉與孝宗的師徒關係,在孝宗即位後獲得迅速擢升,先後兩度拜相。這種相似的處境,激勵了史彌遠將自己的政治命運與皇子及其背後的楊皇后聯繫在一起,冒險參與到誅韓之事中。史彌遠的參與,爲楊皇后聯絡朝中重臣提供了一條有效渠道。

政變若要成功,得到中樞大臣的支持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政變發生前夕,中樞的格局是,韓侂冑爲平章軍國事,陳自強爲右丞相兼樞密使,李壁與錢象祖則爲參知政事。其中,陳自強爲韓侂冑心腹,自無爭取可能;李壁與韓侂冑關係曖眯,也頗得韓之信任,但他內心中對北伐有不同意見。錢象祖對北伐持較爲明確的反對立場,並因此於開禧二年三月罷參知政事。他是在開禧三年四月,也就是韓侂冑已在與金議和之際重又被召還朝中出任參政。此外,還有禮部尚書衛涇,他是史彌遠的直屬上司,或者因此而爲史彌遠遊說加入政變集團。衛涇對北伐亦持反對立場,曾於開禧二年“應詔論北伐非計”。此三人皆爲朝中重臣,他們的參與爲政變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證。另外,政變的成功還需要得到軍事力量的支持。當時的殿前司統帥爲夏震,此人與李壁關係密切。《續編兩朝綱目備要》載:“夏震者,本壁所薦,住胄命攝殿巖。”是知夏震是在李壁的薦舉下方得以出任殿帥,他可能因此而加入到了政變行列中。

韓侂冑對此應該是有所察覺的。但當時北伐正遭遇挫折,外部局勢緊張,這種情況下,即便韓侂冑知道朝中存在反對勢力,恐怕也不敢輕易採取行動。不過,至政變發生前,外部的緊張局勢已經基本消除,他已可以集中精力來應付內部的反對派。

就在政變發生前不久,韓侂肯已覺察到了反對派勢力正在圖謀對付自己。韓侂冑與陳自強等人已經準備好將錢象祖等反對者一舉清除出朝廷,爲此任命了林行可、劉藻等爲臺諫,看來韓侂冑是準備按照常規方法,利用掌握的臺諫來清除政敵。韓侂胃選擇的日期恰好是十一月三日,也就是說,這一天實爲韓侂冑與史彌遠等人決戰的日子。如果當日韓侂冑成功人朝,史彌遠等人將面臨徹底失敗。隨着對金和談的順利進展,北伐失敗給韓侂胃帶來的政治危機已逐漸過去,對於楊皇后、史彌遠等人來說,扳倒韓侂胃的時機正在消失。某種程度上,十一月三日成了他們扳倒韓侂胃的最後機會

在這場對決中,韓侂冑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當在於他沒有預料到史彌遠等人去除自己的決心。他沒想到史彌遠等人竟勾結禁軍,以矯詔的方式直接誅殺自己於上朝的路上。這在宋代的歷史上是空前的。他不信史彌遠等人將利用禁軍發動政變,正是這種盲目的自信,最終斷送了自家性命。

在這場政變中,主導者無疑是楊皇后,皇子趙詢、楊次山、史彌遠等人則是居中聯絡,從而爭取到了外朝大臣錢象祖、李壁,以及禁軍統帥夏震等人的共同參與,最終以政變的激烈方式結束了韓侂冑的專權。儘管史彌遠、錢象祖、衛涇等皆曾反對過北伐,但政變本身卻不能視作是主和派與主戰派之間的鬥爭,政變前的韓侂冑早已決心與金議和,且和議已基本敲定,故根本不必爲此而冒險發動一場血腥政變,況且此時政變反倒有可能對宋金和談起到破壞作用。既然此次政變的主導者爲楊皇后,則她與韓侂冑的矛盾性質將最終確定政變的實質。關於此次政變,葉紹翁在《四朝聞見錄》中稱:

“幸不敗爾,敗則慈明、景憲殆哉。時寧皇聞韓出玉津園,亟用箋批殿司:“前往追回韓太師。”慈明持箋泣,且對上以“他要廢我與兒子”,又以“殺兩國百萬生靈,若欲追回他,我請先死”。寧皇收淚而止,慈明遂口箋雲。”

可見這場政變實關係着楊皇后與景獻太子即當時的皇子趙詢的生死存亡。這次政變的實質主要就是楊皇后與韓侂冑之間圍繞政治地位與權力而發生的政爭。

但是對於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政變,楊皇后、史彌遠等人必須給自己尋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當時對金和議尚未真正達成,最好的藉口就莫過於指責韓侂冑擅開兵端,塗炭生靈,威脅江山社稷。方信孺、王柟等人的不斷出使,又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楊皇后等人對此不可能視而不見。爲此,他們有意曲解戰爭“首謀”的內容,將之附會爲韓侂冑,並進而指責韓爲和談之最大障礙。同時,又將韓侂冑在開禧三年十月前後,爲配合和談所採取的一系列部署,曲解爲韓侂冑意圖再度用兵之例證。

在政變後,楊皇后等人經過一系列的“努力”,最終將韓侂冑打扮成了不顧社稷安危,堅持主戰的奸臣形象。從李心傳、周密等人的記載來看,到嘉定中期,後世所熟知的韓侂冑形象當已基本定型。

六、結論

南宋開禧北伐受挫後,韓侂冑並沒有堅持要再度用兵,金國也並沒有要把韓侂冑視爲首謀,他的首級也不是簽訂和約的必要條件。實際上,開禧三年下半年,宋、金基本上已就和議內容達成共識,戰爭結束已然在望。

南宋內部突然發生了誅殺韓侂冑的政變,並不是主和派與主戰派之間的鬥爭所致,而是韓侂肯與楊皇后矛盾難以調和的結果。外部局勢的緩和使得朝廷內部的衝突重新顯露出來,從而激化了雙方的矛盾。楊皇后等人利用北伐結束前的最後時機,冒險發動政變,以血腥的方式終結了韓侂冑的專權。

爲了給這場政變找到合法性,楊皇后、史彌遠等人對韓侂冑的許多行爲進行了有意識地曲解,甚至捏造了一些事實,把韓侂冑打扮成不顧國家安危的元兇巨惡,而自己一方則爲了保全宋室,拯救百姓不得已採取的正義之舉。如此,就將一場圍繞權力而進行的角逐,成功塑造成了主和與主戰之間的交鋒,韓侂冑主戰派的形象也由此得以確立,韓侂冑也就成爲了《宋史》中的奸臣。韓侂冑的首級被送入金國後,金國認爲,韓侂冑忠於宋朝,追諡他爲“忠繆侯”,“忠於其國,而繆於其身”,禮葬他的首級在曾祖韓琦的墓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