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韓侂冑怎麼讀 韓侂冑生平簡介 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韓侂冑怎麼讀 韓侂冑生平簡介 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侂冑(tuō zhòu,1152-1207年)字節夫,河南安陽人,南宋中期權臣、外戚。北宋名臣韓琦之曾孫,父親韓誠官至寶寧軍承宣使,母親爲宋高宗吳皇后妹妹,侄孫女是宋寧宗恭淑皇后。韓侂冑以父任入官,淳熙末,以汝州防禦使知閤門事。紹熙五年,與宗室趙汝愚等人擁立宋寧宗趙擴即位,以“翼戴之功”,官至宰相。任內追封岳飛爲鄂王,追削秦檜官爵,力主“開禧北伐”金國,因將帥乏人而功虧一簣。後在金國示意下,被楊皇后和史彌遠設計殺害,函首於金。韓侂冑禁絕朱熹理學與貶謫宗室趙汝愚,史稱“慶元黨禁”。

韓侂冑怎麼讀

韓侂冑(tuō zhòu)

韓侂冑怎麼讀 韓侂冑生平簡介 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韓侂冑生平簡介

早年經歷

韓侂冑是北宋名臣韓琦的曾孫。他的父親娶宋高宗皇后之妹,韓侂冑以恩蔭入仕。

紹熙五年(1194年),他與宗室趙汝愚等人擁立宋寧宗趙擴即皇帝位。寧宗即位不久,韓侂冑就逐趙汝愚出朝廷。從此,掌握軍政大權達13年之久。在他擅權的前7年,製造了慶元黨禁,凡與黨人有牽連的,不得任官職,不得應科舉。

開禧元年(1205年)爲平章軍國事,立班丞相之上。韓侂冑當權的後期,爲洗刷國恥,收復失地,而全力發動了開禧北伐,曾取得一些進展。同年五月寧宗下詔伐金。但正式宣戰後,南宋各路軍隊節節敗退,韓侂冑遣使向金請和。

開禧三年(1207年),史彌遠等人謀殺韓侂冑,朝廷大權落入史彌遠手中。韓侂冑被殺之後,朝廷沒收他和他的黨羽們的土地。

嘉定元年(1208年),史彌遠按照金的要求,鑿開韓侂冑的棺木,割下頭顱,送給金朝,訂立了屈辱的《嘉定和議》。

韓侂冑任樞密院都承旨,傳達詔令,得到寧宗和韓皇后的信任,又得到朝中抗金主戰的官員的支持,其中的有力人物是參知政事京鏜(tang)。京鏜在宋高宗死時出使金朝,曾叱退金朝全副武裝的衛兵,要求金朝撤除音樂(表示哀悼)。宋孝宗稱讚說:“士大夫(指儒生)平時都以節義自許,有能臨危不變,象京鏜這樣的麼!”京鏜執政,支持韓侂冑,和趙朱集團形成對立。

朱熹初次見寧宗,就進講正心誠意、人慾天理的道學。任侍講後,進講《大學》。舊制:單日早晚進講,雙日休息。朱熹請不分單雙日和假日,每天早晚進講。藉着給皇帝講書的機會,多次進札,對朝廷政務多加論議。朱熹又和吏部侍郎彭龜年彈劾韓侂冑,並在進講時說寧宗被左右的人(指韓侂冑)竊取權柄。

紹熙五年(1194年)閏十月,寧宗下詔免去朱熹的侍講,對人說:“朱熹所言,多不可用!”趙汝愚拜諫,陳傅良、劉光祖、鄧驛等紛紛請求留朱熹在朝,都被寧宗拒絕。彭龜年上書攻擊韓侂冑,說:“陛下近日逐得朱某太暴,所以也要陛下逐去此小人”。彭龜年被貶官出朝。

慶元元年(1195年)二月,右正言李沐上言:趙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將不利於社稷”。趙汝愚罷相出朝,又被劾曾圖謀篡權。

慶元二年(1196年)正月,趙汝愚在永州病死。京鏜任右相。韓侂冑加開府儀同三司,權位重於宰相。韓、京等取得政權,演出了禁道學和北上抗金的場面。

打擊理學

韓、京執政,朝中反道學的官員,紛紛指責朱熹道學的虛僞,稱道學是僞學。一一九五年,右正言劉德秀上書,說道學是“依正以行邪,假義以幹利”,“如飲狂藥,如中毒餌”,“口道先王語,而行如市人所不爲”。又說:“孝宗銳意恢復,首務覈實,凡虛僞之徒言行相違者,未嘗不深知其奸。臣願陛下以孝宗爲法,考覈真僞,以辨邪正。”請寧宗效法孝宗抗金,識辨道學。次年八月,太常少卿胡紘(音紅hóng)上書,說“比年以來,僞學猖撅,圖爲不軌,搖動上皇(光宗),詆譭聖德”。大理寺司直邵褒然上言“三十年來,僞學顯行。場屋之權,盡歸其黨”。寧宗下詔:“僞學之黨,勿除在內差遣”。十二月監察御史沈繼祖彈劾朱熹言行不一,說:“朱熹引誘兩個尼姑做妾,出去做官都要帶着。”“朱熹在長沙,藏匿朝廷赦書不執行,很多人被判徒刑。知漳州,請行經界,引起騷亂。任浙東提舉,向朝廷要大量賑濟錢米,都分給門徒而不給百姓。霸佔人家的產業蓋房子,還把人家治罪。發掘崇安弓手的墳墓來葬自己的母親。開門授徒,專收富家子弟,多要束脩(學費)。加上收受各處的賄賂,一年就得錢好幾萬。什麼廉潔、寬恕、修身、齊家、治民等等,都是朱熹平日講《中庸》《大學》的話,用來欺騙世人。他說的是那樣,行爲又是這樣,豈不是大奸大憝(音對duì)!”沈繼祖的彈劾已超出道學範圍,多有攻訐。寧宗下旨,朱熹落職,朱熹門徒蔡元定送道州編管。

朱熹被迫上表認罪,說是“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僞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籠統承認”私敵人之財”、“納其尼女”等等,說要“深省昨非,細尋今是”,表示要改過。朱熹門徒,紛紛離去。

韓侂冑怎麼讀 韓侂冑生平簡介 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第2張

韓侂冑是怎麼死的

這年,葉翥(音助zhù)知貢舉,和劉德秀等上疏,請將道學家的‘語錄’之類,全部銷燬。葉翥主考進士,凡是考卷講到程朱義理,一律不取。儒學六經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都成爲“世之大禁”。據說“士之以儒名者,無所容其身”。

一一九七年六月,朝散大夫劉三傑上書說:“朱熹專於謀利,借《大學》、《中庸》作文飾,對他下一拜就以爲是顏(回)、閔(子騫);得到他一句話,就以爲是孔孟之道。得利越多,越肆無忌憚,但還沒有上邊有權勢的人給他支持。後來周必大作右相,想奪左相王淮的權,引用這幫人說大話,顛倒黑白,排擠走王淮。以後留正來,又借他們的黨與做心腹。至於趙汝愚,素懷不軌之心。這幫人知道他的用心,垂涎利祿,甘爲鷹犬,妄想得到什麼意外的好處。以前的僞學,至此就變成了逆黨”。劉三傑最後說:“那些習僞太深,附逆頑固者,自知罪不容誅。其他能夠革心易慮的人,不必都廢斥,可以讓他們去僞從正”。十二月,知綿州王沇(音演yǎn)上書,請置“僞學之籍”。寧宗下詔,訂立僞學逆黨籍。宰執四人:趙汝愚、留正、王藺、周必大;待制以上,朱熹、彭龜年、薛叔似等十三人;餘官劉光祖、葉適等三十一人;武臣和士人十一人;共五十九人。兩年多後,朱熹病死。列入僞學逆黨籍的人員,並非都是信奉道學,這就表明:寧宗的禁道學主要還在於反朋黨,旨在清除朱熹所依附的趙汝愚一派官員,專任韓侂冑當政。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