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秀上位後是怎麼對付外戚、權臣的?

劉秀上位後是怎麼對付外戚、權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秀上位後是怎麼對付外戚、權臣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王莽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劉秀在家鄉舂陵起兵,與天下英雄一起掃滅新莽,爭霸天下。

公元25年,劉秀獲得了農民戰爭的勝利果實,建立了東漢政權。

劉秀建立政權後,吸收歷史的經驗教訓,採用了柔順、溫和、舒軟的政治手段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

在他統治時期,國家富庶,百姓生活安康,在劉秀當政的中後期乃至漢明帝時期,更是出現了

“馬放牧,邑門不閉”“四邑賓福,家給人足,政教清明”

的穩定和諧的社會局面。

後世把劉秀統治時期叫做“光武中興”。那麼,劉秀是通過哪些不同尋常的手段實現“光武中興”的呢,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劉秀上位後是怎麼對付外戚、權臣的?

一、首先遷都洛陽

公元25年,劉秀登基成爲皇帝,定都洛陽。之所以定都洛陽,而不是長安,劉秀有如下考慮:

1.西漢首都長安靠近西域,有天子守邊的意思,方便指揮與匈奴等少數民族作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東漢國力較弱的情況下,無法完全壓制西域。

2.洛陽地處中原,交通發達,經濟富庶,即便在西漢也是中國首屈一指的“經濟首都”,遷都洛陽可以方便政權運作。

3.王莽篡漢後,農民起義揭竿而起,長安的建築設施破壞嚴重,選擇原本就有現成的宮殿的洛陽進行遷都,當然是無奈之舉。

劉秀上位後是怎麼對付外戚、權臣的? 第2張

二、加強中央集權三板斧

劉秀建立東漢後,鑑於西漢王朝權臣當政、外戚篡權的深刻教訓,竭力加強皇權,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和外戚專權。形成了

內有尚書檯總攬朝政,外有刺史控制地方的高度集權的良性局面

第一板斧 對待功臣,採用“退功臣而進文吏”的辦法

一方面,對功臣廣爲封賞,給他們加官進爵,劉秀一口氣封了三百六十多個列侯,給予他們很高的地位,但是這些列侯的食封數量卻少的可憐,最高的只有4個縣,最少的只有幾百戶。

另一方面,削弱他們的權力,不讓他掌握實權,或者乾脆退出軍界。除了李通、鄧禹、賈復三人可以討論軍國大事外,其他的大多數無權參與。

1.在中央,光武帝一手削弱三公的權利,一手加強尚書檯的權利。

在西漢末期,三公由原來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改成了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

光武帝將大司馬改回太尉,大司空和大司徒去掉“大”字,改叫司空和司馬。司徒僅剩下“掌管民事”等少量職權,包括教化子民等,相當於宣傳主管部門,與過去丞相是百官之首時候的職權有天壤之別。

司空的職權被壓縮的僅剩“掌管土事”,主要負責營建城邑等,相當於建設主管部門。

爲削弱相權,光武帝加強和完善了尚書檯,設尚書令和尚書僕射作爲尚書檯的正副負責人,下設六曹尚書(即六部尚書),分管具體政務。這時候,

尚書檯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全國發號施令。

三公“無所不通”的重要地位已經成爲過去式。

2.在地方,光武帝將郡縣二級制改成郡州縣三級制。

光武帝還將監察地方郡縣的刺史定位爲州一級的地方官吏,使地方政權由郡縣制升級成郡州縣制。

刺史彙報地方政務時,可以不通過三公,直呈皇帝,從而加強了皇帝對地方的控制。

第二板斧 對待外戚,只有賞賜沒有權。

在經濟上儘量優容,如賞賜郭皇后兄弟郭況無數金銀財寶,郭府被人戲稱爲“金穴”,但外戚郭況只是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卻是侏儒。

第三板斧 對待宗室諸王,“宗室不得理司”!

劉秀嚴禁交通賓客,結黨營私。給宗室劃了一條紅線“宗室不得理司”,

規定宗室子弟不得參政!

以免干擾朝政。

公元48年,光武帝重申西漢時期的“阿附藩王法”,指出嚴格執行漢武帝時期對淮南王、衡山王之亂所制定的條條框框論處。

光武帝借兒子沛縣王劉輔與一件殺人案有牽連,下詔搜捕王侯賓客,牽連而死者數以千計。

從此,宗室子弟不敢違背相關詔令。

三、光武帝改革三板斧

第一板斧 釋放奴婢刑徒。

自西漢後期以來,農民淪爲奴婢、刑徒的不計其數,成爲西漢後期階級矛盾爆發的火藥桶。光武帝重建劉漢政權後,爲了瓦解敵軍,壯大自己的力量,穩定政權,曾九次下詔釋放奴婢,並規定虐待奴婢會被處罰。

第二板斧 整頓吏治,提倡節約。

光武帝對西漢吏治敗壞,官僚奢侈腐化的積弊深惡痛絕,即位以後,注意整頓吏治,躬行節儉,獎勵廉潔,選拔賢能的人當地方官吏。

第三板斧 薄賦斂,省刑罰,偃武修文,不尚邊功,與民休息。

東漢初年,針對戰爭之後的生產凋敝、人口銳減的情況,光武帝注意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首先做到的是薄賦斂。

1.劉秀廢除了王莽時期的苛捐雜稅,爲老百姓減負。

劉秀下令減輕田租,東漢初年實行的是“十一稅”,隨着社會日趨穩定,於公元30年實行“三十稅一”,並組織軍隊屯墾,增加糧食產量。

公元37年,劉秀在打敗割據在巴蜀的公孫述後,實行減輕徭役的政策,以穩定人心。

2.光武帝本人帶頭節約,不見豪宅,不穿重彩的衣服,不搞涉獵活動,連寫字也是“一紮十行”,字跡細小,避免鋪張浪費。

公元37年,一國使者向光武帝獻上一匹千里馬和一柄寶劍,光武帝接收後便下詔要這批千里馬送去駕鼓車,把寶劍賜給騎士。

光武帝在位期間,社會穩定,土地得以開墾,人口數量由1400萬增加到2100萬。

後續

先置之度外,然後得隴望蜀,一統天下

自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建武六年(公元31年)初,經過近六年的東征西討,劉秀已經基本上控制了除隴右和巴蜀之外的廣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東方,與西北隴右的隗囂、西南巴蜀的公孫述形成了鼎足之勢。

四川天險易守難攻,甘肅路途遙遠,而連年戰爭,國力不堪負重,劉秀想先恢復國力,讓人民休養生息,暫且先放他們一馬,日後再做打算,說:“

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置之度外”源於此)

隗囂、公孫述二人相互勾結,對抗朝廷。

建武八年,光武帝劉秀與大將岑彭率軍攻破天水,岑彭又與偏將吳漢把隗囂包圍在西城。公孫述派兵來援救隗囂,駐紮在上邦,光武又派蓋延、耿弁包圍之,自己回兵東歸。

回到京都,劉秀給岑彭去信說:"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

人若不知足,即平隴,復望蜀

。"意思是平定隴後不應滿足,緊接南下平定蜀。

後來"既平隴,復望蜀"就演變爲成語"得隴望蜀",意思也變成形容得寸進尺,貪心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