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魏滅蜀之戰時東吳在做什麼?是真的想支援蜀漢嗎

魏滅蜀之戰時東吳在做什麼?是真的想支援蜀漢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司馬昭領導的吞併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這是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景耀六年(263年),魏國進攻蜀漢,姜維在劍閣被鍾會的十萬大軍纏住,鄧艾趁機偷渡陰平小道,直趨成都,江油守將馬邈投降,諸葛瞻戰死綿竹,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在這之前,因爲劉禪聽信宦官黃皓的謊言,認爲魏軍不會來,也就沒有加緊防備,結果,魏軍真的兵分三路打來了,大禍臨頭,劉禪慌忙派諸葛瞻率軍迎戰,諸葛瞻錯失機會,沒有搶佔險要地形死守,和鄧艾軍硬拼,兵敗而死。

當時,閻宇西還,留下兩千人讓羅憲守永安城。當成都失敗的消息傳到永安,永安城中大亂,長江邊的長史都棄城逃走了,羅憲當機立斷,將一個作亂者斬首,這樣城中的百姓才安定下來。當羅憲得知後主劉禪已投降魏軍,便率領所統轄的軍隊臨都亭三日。

蜀漢有難,此時,吳國不但不救援蜀漢,反而想趁火打劫,從中分一杯羹。於是,吳軍西進,對外宣稱救援蜀漢,暗裏面準備襲擊羅憲。羅憲說,我們的國家危難時刻,吳國是我們的脣齒之邦,是盟友,他們不但不撫卹我們災難,反而想從中獲利,這是背盟違約,何況,我們亡國了,吳國能長久嗎?我怎麼能做吳國的降虜呢!於是,羅憲便歸順魏國,然後,整頓軍隊,激勵將士,誓死一戰,將士們也都聽命。

魏滅蜀之戰時東吳在做什麼?是真的想支援蜀漢嗎

後來,吳國聽說鍾會和鄧艾敗亡,成都大亂,百座城池沒有歸屬,吳國有吞併蜀漢的想法,但是,因爲巴東這個地方一直固守,吳國的軍隊一時過不來,接着,吳國又讓步協領兵西征,羅憲率軍迎戰,將其打敗。

孫休大怒,又派陸抗率軍三萬多人增援步協進攻羅憲,陸抗就是陸遜的兒子。

羅憲堅守六個多月,救援的軍隊遲遲不到,這時,偏偏城中一大半人又染上了瘟疫。有人勸羅憲向南出牂柯,或向北奔上庸,可以保全。羅憲說,作爲人主,是百姓所仰慕的,既然不能保全城池,到危急時再拋棄百姓,這是君子不能做的事,我寧願死在這裏。

這件事在《三國志》注引《襄陽記》中記載:吳聞蜀敗,起兵西上,外託救援,內欲襲憲。憲曰:“本朝傾覆,吳爲脣齒,不恤我難而徼其利,背盟違約。且漢已亡,吳何得久,寧能爲吳降虜乎!”保城繕甲,告誓將士,厲以節義,莫不用命。吳聞鍾、鄧敗,百城無主,有兼蜀之志,而巴東固守,兵不得過,使步協率衆而西。憲臨江拒射,不能御,遣參軍楊宗突圍北出,告急安東將軍陳騫,又送文武印綬、任子詣晉王。協攻城,憲出與戰,大破其軍。孫休怒,復遣陸抗等帥衆三萬人增憲之圍。被攻凡六月日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大半。或說憲奔走之計,憲曰:“夫爲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棄之,君子不爲也,畢命於此矣。”

恰在此時,荊州刺史胡烈率軍攻打吳屬荊州的重鎮西陵,陸抗在腹地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退兵了。自此永安之圍解除,羅憲因此被加封爲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任武陵太守。

魏滅蜀之戰時東吳在做什麼?是真的想支援蜀漢嗎 第2張

那麼,吳國看到蜀漢危難時,不但不救,爲何還想趁火打劫呢?

這事其實很好理解,因爲,當時的蜀漢氣數已盡,已經要滅亡了,無力迴天,就像一座大廈就要倒了,怎麼扶啊?扶是扶不住的,只能看着它倒塌。

而看到對方倒塌了,吳軍也想趁機撈一把,佔一點便宜,畢竟,蜀漢和吳國接壤,吳國想,能佔一點是一點,不佔白不佔,但是,沒想到遇到了羅憲這樣的人,寧死不讓,誓死相拼,吳國最終什麼也沒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