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蜀漢滅亡之際時,作爲盟友的吳國爲何沒能支援成功?

在蜀漢滅亡之際時,作爲盟友的吳國爲何沒能支援成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蜀漢,即季漢,三國之一,爲漢皇室後裔劉備所建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三國時期,曹魏最強,地盤最大,兵力最多,東吳次之,蜀漢最弱,在這三國當中,蜀漢是最先滅亡的,值得注意的是,魏國滅亡蜀漢時,吳蜀聯盟,既然作爲盟友,在危急時刻,吳國是否救援蜀漢了呢?爲何後來救援失敗了?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軍兵分三路伐蜀,這一年是蜀漢的景耀六年(263年),是東吳的永安六年(263年)。

魏國伐蜀時,鍾會率十餘萬大軍是主力,當時,鄧艾率軍三萬多人,由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以牽制蜀漢大將軍姜維駐守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進攻武都(今甘肅成縣西北),目的是切斷姜維軍退路;而鍾會率主力十餘萬人,準備乘虛攻取漢中,然後直搗成都。

最終的結果是,蜀漢姜維的主力被鍾會十餘萬大軍絆在劍閣,僅僅咬住,而鄧艾則率軍偷渡陰平小道,穿越七百里無人區,翻山越嶺,到達江油,迫降了江油守將馬邈,然後在綿竹擊潰了諸葛瞻的軍隊,並斬殺了諸葛瞻,直逼成都。

在蜀漢滅亡之際時,作爲盟友的吳國爲何沒能支援成功?

此時,姜維分身乏術,無力回師救援,而作爲盟友的東吳,在關鍵時刻,採取救援行動了嗎?

早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吳孫權偷襲荊州,擒殺了關羽,撕毀了聯盟,接着,劉備伐吳,給關羽報仇,夷陵之戰爆發,後來劉備敗走白帝城,病死在那裏,至此,吳蜀聯盟破裂。

劉備去世之後不久,諸葛亮恢復了和吳國的聯盟,孫權稱帝時,諸葛亮還派人出使吳國,向孫權祝賀,因此,吳蜀聯盟又恢復了。

當蜀漢危急關頭,吳國爲了聯盟,還是採取了軍事行動,派大將軍丁奉率兵救援蜀漢,因此,吳國沒有袖手旁觀,一方面是爲了吳蜀聯盟,另一方面吳國也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蜀漢一滅,東吳也快完了。

然而,東吳救援蜀漢,爲何失敗了呢?

當東吳派丁奉率兵進軍到壽春,準備攻打魏國,以此來救援蜀漢,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然而,就在援兵還在路上的時候,卻突然傳來劉禪投降,蜀漢滅亡的消息,因此,東吳沒有辦法,只好撤軍了。

蜀漢都滅亡了,還怎麼救援?

這件事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見《三國志 丁奉傳》記載:六年,魏伐蜀,奉率諸軍向壽春,爲救蜀之勢。蜀亡,軍還。

也就是說,蜀漢滅亡的太快了,或者準確地說,是劉禪投降的太快了,東吳還沒開始攻打魏國,蜀漢已經被滅了。

不僅是東吳沒想到劉禪投降的太快,就連姜維也沒想到,當劉禪派人下令讓姜維率軍也投降時,蜀漢的將士們都憤怒了,氣得紛紛拔刀砍石頭,以此發泄心中的不滿。

見《三國志 姜維傳》記載:而鄧艾自陰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諸葛瞻於綿竹。後主請降於艾,艾前據成都。維等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或聞欲南入建寧,於是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鹹怒,拔刀砍石。

在蜀漢滅亡之際時,作爲盟友的吳國爲何沒能支援成功? 第2張

姜維做夢也沒想到,他正率將士們浴血奮戰,而後面皇帝居然已經先投降了?這簡直令他匪夷所思,心有不甘。將士們也心有不甘,這纔有“將士鹹怒,拔刀砍石”的事情發生。

當鄧艾軍直逼成都時,成都還有數萬部隊和大量的糧草物資,如果堅守,等到姜維回師救援,加上東吳的援兵,也許可以保住蜀漢政權,至少可以支撐長久一點。

有人說,姜維被鍾會困住,無法回軍救援,試想,成都被圍,姜維無論如何也會分兵救援的,老窩不救,還等什麼?

而且,鄧艾已經是疲憊之師,到了成都,累半死,劉禪如果堅守,耗下去,鄧艾長途奔襲,糧草跟不上,豈能長久?

從這一點來看,只能說劉禪是個軟骨頭,試想,他的老爹劉備,一輩子被曹操和呂布追着打,慘到亡命當陽,帶着數萬難民,扶老攜幼,無立足之地,幾乎都被曹操抓住了,但劉備依然不投降,堅決抵擋,這纔有了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擊敗了曹操。

而劉禪坐擁成都那麼大城池,有那麼多戰略物資,可是,居然不敢“背水一戰”,直接投降,這要是被劉備知道了,肯定氣得吐血,棺材板也按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