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戰國時期巴國的疆域有多大?最後是如何滅亡的?

戰國時期巴國的疆域有多大?最後是如何滅亡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你們知道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巴國,周朝時期位處今西南、長江上游地區的一個姬姓的周王室諸侯國,子爵,國都爲江州,即今重慶市江北區。就巴國的歷史來說,始於西周時期,巴國與蜀國、楚國爲世仇。從地理位置上可以發現,巴國正好處在蜀國和楚國這兩個大國的包圍之下。

當然,巴國能夠在蜀國、楚國的包圍下長期強盛,說明巴國也擁有強勁的實力。戰國時期,巴國疆域“其地東至魚復(治今奉節),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其疆域之遼闊,概括了今重慶全境、湖北恩施、川東北部分地區。對此,在筆者看來,巴國的疆域面積,完全可以和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相提並論。當然,之所以巴國不是戰國七雄,主要還是因爲巴國的滅亡時間要遠早於韓國。

據《辭源》:“巴國,古國名,位於今重慶、湖北、四川、貴州一帶地方”。西周初期分封了71個諸侯國,巴氏被封爲子國,首領爲姬姓宗族,子爵,因而叫巴子國,通常簡稱巴國。對於巴國來說,原本的爵位只是一個子爵,這在西周諸侯國的爵位中,無疑是相對較低的。

在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位中,楚國和巴國一樣,都是子爵國,而就秦國、鄭國、齊國、魯國、晉國等諸侯國,則主要是侯爵或者伯爵諸侯國。正是因爲爵位相對較低,所以巴國和楚國一樣,一開始被分封的區域都是遠離中原的偏遠之地。當然,雖然一開始分封的時候比較弱小,但是,巴國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得以成爲和楚國多次較量的大國。

戰國時期巴國的疆域有多大?最後是如何滅亡的?

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88年)巴與楚在出兵伐申國(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巴國轉而出兵伐楚。也即在春秋時期,巴國敢於和楚國交戰。後來,公元前676年,巴國大軍一舉攻破了楚國那處城(今湖北荊門沙洋),當時駐守那處城的大夫閻敖棄城游水而逃。在此基礎上,巴國大軍可謂越戰越勇,又進軍至楚國都城之下(今湖北省荊州市紀南城)。

這場戰役後,巴國和楚國從此關係開始惡化,所以成爲了世仇,這次戰爭在《左傳》和《華陽國志》均有記載。楚惠王十二年(公元前477年),巴國再次討伐楚國,包圍了楚國的鄾邑(湖北省襄陽市)。不過,此時的楚國,早已在國力上和巴國拉開了差距。同年三月,楚國派出了三位能幹的將領公孫寧、吳由於、薳固在鄾地擊敗了巴國軍隊。

對於這場戰役,不僅讓巴國損失慘重,還讓巴國退出了漢水流域。到了戰國中期,《華陽國志·巴志》說:“七國稱王,巴亦稱王。”“其地東至魚復(今重慶奉節),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在戰國七雄稱王的時候,巴國也選擇稱王,以此擺脫子爵諸侯國的稱呼。不過,即便稱王,也無法改變巴國被滅亡的結局。

公元前319年冬,巴國和苴國聯合,而蜀國和充國結盟,從而展開了一場較量。公元前318年,巴國和苴國聯合滅掉了充國,這讓蜀國非常不滿,於是發兵痛擊巴國和苴國。苴國向秦國求救,於是,秦國趁機派兵介入到巴蜀之地。公元前316年,秦國大軍先滅掉了苴、蜀兩國,同年,秦順手滅掉了巴國,從而佔據了四川盆地,爲日後擴張進攻楚國打下了基礎。

戰國時期巴國的疆域有多大?最後是如何滅亡的? 第2張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巴國最後是秦國所滅,也即讓秦國後來居上了。但是,實際上,楚國已經從巴國手中攻佔了不少疆域。楚威王一至十一年(公元前339年—329年),楚軍攻陷巴國國都江州(重慶渝中區)及其北的陪都墊江(重慶合川區),並進入雲南和四川西南部。對此,《史記·秦本紀》中記載:“楚南有巴渝,過江南有黔中、巫郡。”並且,楚威王元年至十一年(公元前339年—329年)把兵鋒指向巴國最後一道鹽泉,很快攻佔今重慶巫溪縣、巫山、重慶奉節縣一帶,設立爲巫郡。

也即楚國從巴國手中奪取的,不是一般的疆域,而是巴國的鹽泉。在春秋戰國時期,掌握鹽泉的巴國,得以富甲一方。而在鹽泉被楚國盡數攻佔後,巴國自然更加虛弱了,這也是秦國得以輕鬆消滅巴國的重要原因。總的來說,作爲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巴國的疆域主要被秦國和楚國攻佔了,這也讓導致二者之間失去了緩衝地帶,所以在戰國中後期開始了激烈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