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皇太極從《三國演義》中學到了什麼?袁崇煥的死與之有何關係?

皇太極從《三國演義》中學到了什麼?袁崇煥的死與之有何關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時期,皇太極曾用《三國演義》中的情節打敗了袁崇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自從明朝初年問世後,就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在中原的漢族人民中家喻戶曉,就在一些少數民族中也得到了廣泛傳播,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其中,對關外的滿族影響尤爲突出。

清太祖努爾哈赤就特別喜歡看《三國演義》,在他四十多年的戎馬生涯中,常從《三國演義》裏學習用兵方略。

努爾哈赤的兒子清太宗皇太極,也特別喜歡閱讀《三國演義》,並從中汲取用兵智慧,尤其是他曾套搬《三國演義》中的情節,成功地策劃了一出反間計,除掉了當時最讓他頭痛的強勁對手——袁崇煥!

明朝末年,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後,建立了後金政權。然後,努爾哈赤爲報其祖父、父親被明軍誤殺之仇,於公元1618年,宣讀“七大恨”,誓師反明。

隨後,努爾哈赤連續對明朝用兵,尤其是在薩爾滸戰役中,努爾哈赤僅用了5天的時間,就大敗十幾萬明軍,後來又取得了遼瀋之戰的勝利,使明朝在東北的統治趨於崩潰。

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又率10萬八旗大軍向遼西殺來,一路上,後金軍隊長驅直入,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錦州、松山等大小城池,直攻到了寧遠城下。

皇太極從《三國演義》中學到了什麼?袁崇煥的死與之有何關係?

令努爾哈赤沒想到的是,這裏竟然是他長勝不敗的終結地。努爾哈赤從二十五歲起兵,征戰四十多年,身經百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來就沒打過敗戰,而在寧遠城下,不僅是後金軍隊傷亡慘重,最後竟連努爾哈赤本人也被受了重傷,不久竟一命鳴呼!

而主持寧遠保衛戰的明軍統帥就是薊遼督師,著名的儒將——袁崇煥。

第二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再度率大軍撲來,結果同樣是傷亡慘重,又被袁崇煥打退。從此以後,兇悍異常的八旗軍,一提到袁崇煥的名字就頭疼。但是,這樣一個讓皇太極傷透腦筋的明朝優秀將領,最終卻被明王朝自己給殺害了!

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極親率八旗大軍和蒙古騎兵,繞過了袁崇煥的山海關防線,通過蒙古,突破長城,攻陷遵化,直逼北京。

袁崇煥在山海關得到了皇太極進攻京城的軍報,立即親率九千兵馬, 兩晝夜行三百餘里,終於趕在皇太極之前來到北京城下,並屯兵廣渠門外。

皇太極本來率領着後金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他正得意地殺到了北京城下,結果卻見到袁崇煥率領的明軍,不禁大驚失色,以爲袁軍從天而降。

後金軍士氣已沒,與明軍在廣渠門外、左安門外進行激烈交戰,互有勝負。

皇太極從《三國演義》中學到了什麼?袁崇煥的死與之有何關係? 第2張

此時的皇太極異常恐慌,因爲,北京城下有袁崇煥大軍堅守,攻是攻不進去,如果明朝其他援軍再趕到, 自己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無奈之下,皇太極只得率後金大軍撤退。但是,皇太極臨撤兵之際,卻使出一計,並葬送了袁崇煥的性命。

皇太極熟讀《三國演義》,對裏面的三國故事非常熟悉。當時,他們恰好抓住了明朝的兩個太監楊春和王成德。

皇太極下令將兩個太監帶到德勝門外,嚴加看管起來,然後,他派兩個後金將領夜間在太監的隔壁談話,故意說袁崇煥已經與皇太極有密謀,聯合攻取北京,功成之後有賞。太監楊春、王成德全部聽得清楚。

十一月二十九日,皇太極又故意留下漏洞讓兩個太監逃回京城。兩個太監遂向崇禎帝稟告袁崇煥私通後金,圖謀不軌。並且,此時朝中大臣也有很多人認爲是袁崇煥私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

十二月初一,崇禎皇帝召袁崇煥進京,傳諭是要“議軍餉”,袁崇煥進城後,崇禎帝當即下令將他逮捕,並押送到錦衣衛大獄。第二年七月,崇禎帝下令以謀反罪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據記載,京城中的百姓憎恨袁崇煥與後金勾結,竟然爭相花錢買其肉以食,一代名將竟落了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

其實,這麼一個簡單的反間計,就是皇太極從《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羣英會蔣幹中計》中學來的。

認真說起來,皇太極的計策並不高明,其中的漏洞也有很多,但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帝偏偏就信了。

皇太極從《三國演義》中學到了什麼?袁崇煥的死與之有何關係? 第3張

《三國演義》裏的曹操見到蔣幹盜回來的信後勃然大怒,立刻殺了蔡瑁、張允,但人頭落地後,曹操立即就回過味來,知道自己是上了當。

而崇禎帝將袁崇煥下到獄裏,過了大半年後纔將他殺掉,並且至死都沒有認識到是冤殺了袁崇煥,不僅是他沒認識到,整個明朝末年的朝野之間都沒有認識到袁崇煥是被冤殺的。

這場歷史上駭人聽聞的陰謀,過了一百多年後,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朝的統治早已安穩,清廷才以官方的形式,正式爲袁崇煥平反,說袁崇煥是死於皇太極的反間計,並沒有通敵叛國。那時的天下人才知道袁崇煥死得是有多麼冤枉,多麼可惜!

皇太極運用《三國演義》中的這一計,成功地收到了一石三鳥之效:一是拔掉了袁崇煥這個眼中釘,爲日後的南侵鋪平了道路;二是報了殺父之仇;三是還導致明朝“三軍放聲痛哭,皆曰: “殘害忠良,立功何用?”以致紛紛棄甲反水而去,從而達到了分化對手的目的。

皇太極一個小小的反間計,對當時政局影響極大,大大地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明史·袁崇煥傳》就明確寫道: “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三國演義》作爲一部演義小說,裏面虛構的一個故事,居然在幾百年後對歷史的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大概是作者羅貫中先生萬萬沒有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