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年幼時聰慧機敏的李承乾,爲何長大後變的荒誕不經?

年幼時聰慧機敏的李承乾,爲何長大後變的荒誕不經?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長子,母親是文德皇后長孫氏,因武德二年(619)生於承乾殿而得名。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承乾年幼時,史稱“性聰敏,太宗甚愛之”,所以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後,毫不猶豫的立八歲的李承乾爲太子。

被立爲太子後,承乾的表現也頗讓李世民及朝中大臣滿意,每當李世民出京,均讓太子監國。爲了培養承乾處理政事的能力,貞觀四年,李世民下旨讓十二歲的承乾學習斷決不服尚書省判決的重大案件,還讓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李綱當太子太師,有這樣一位學貫古今的老師,李承乾表現的畢恭畢敬,態度極爲誠懇虛心。

高祖李淵駕崩後,李世民守孝,承乾臨朝聽政,期間的表現讓李世民非常滿意。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李承乾這個太子當的順風順水。

年幼時聰慧機敏的李承乾,爲何長大後變的荒誕不經?

但成年後的李承乾像突然換了個人一樣,變得聲色犬馬、荒淫無度,最後竟然鋌而走險,走到了謀逆篡位的地步,那麼李承乾爲何從一個聰慧的乖孩子,變得如此荒誕不經呢?我認爲有如下兩點:

第一、對父親教育的叛逆

男孩子青春叛逆期心理上會發生重大變化,往往脾氣暴躁,父母說東,他偏往西,這時他們內心孤獨,需要溝通與發泄,這本來是很正常的現象,需要父母悉心教導。但生在帝王家庭的李承乾,受到的則更多是父母恨鐵不成鋼責罰與怒罵。

李承乾所犯過錯中較大一項是因爲名叫“稱心”的男童,他能歌善舞,頗得李承乾的寵愛。李世民知道後勃然大怒,將稱心斬殺,並牽連數人。李承乾知道後內心十分痛苦,爲了表示對父親的不滿,一連幾個月稱病不上朝。

此事李世民的做法有些過分,這種斷袖之癖、龍陽之風在古代貴族中是極爲普遍的一種現象,何況在那樣一個環境下長大,通過這種叛逆的方式宣泄一下內心的苦楚,也是可以諒解的。孩子犯了錯誤,李世民沒有正確引導,反而大加責罰,而且搞的人盡皆知,父子臉上都無光彩。

年幼時聰慧機敏的李承乾,爲何長大後變的荒誕不經? 第2張

第二、老師們的不正確教育

爲了匡正太子的缺點,儘早將其培養成爲合格的接班人,李世民安排了許多大臣當李承乾的老師,但這些人大都教不得法,或者另有目的,基本起了相反的作用。

太子左庶子李百藥教育李承乾時,寫了一篇《讚道賦》記載歷代太子的行爲,以匡正承乾的過失,結果被李世民看到,對此賦大家讚賞,賞賜了李百藥,於是,李百藥不停地寫此類文章給太子看。那麼,他到底是匡正太子還是以此博得李世民的青睞呢!

李承乾愛好遊獵,經常逃學出去打獵,結果老師張玄素給太子上書進行了嚴厲譴責,牽扯到君臣之義、尊卑之序、長幼之道;古語云:“心爲萬事主,動而無節則亂”;敗德之源就在於無度遊獵。

年幼時聰慧機敏的李承乾,爲何長大後變的荒誕不經? 第3張

通篇都是大道理,其實李承乾出身關隴武將世家,父祖幾代都是馬上打天下,遊獵可以使人保持尚武之風,只要不擾民,肯定到不了敗德的程度。太子還是個孩子,即便要讓他理解過度遊獵的壞處,也不應通篇大道理,有幾個孩子能夠聽進去呢!

更爲可笑的是老師杜正倫,在數次勸諫太子不要親近羣小不聽後,竟拿父親李世民的話嚇唬李承乾,說:“你爸派我來就是監視你的,你若不聽我就告家長!”使出了老師對付孩子的殺手鐗。結果因泄露李世民的話而被貶謫。

在這些老師不正確的教育下,李承乾逐漸走向了極端,甚至派刺客刺殺老師于志寧與張玄素。這當然是李承乾的過錯,但老師們動不動就犯言直諫,而且措辭嚴厲,對於一個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嬌生慣養的皇家公子能受得了嗎!這些老師雖然都是博古通今的一代名臣,但孔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的教育方式都沒有學到。

李承乾對抗父親與老師的偏執做法固然是不對的,但李世民作爲一代明君在教育孩子上也有着很大的不足,李承乾從一個聰慧的好孩子一步步變成謀逆造反的不孝子着實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