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承乾少年聰慧,他最終爲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李承乾少年聰慧,他最終爲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少年聰慧、16歲理政,20多歲卻謀反,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怎麼了?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用我們如今的眼光看來,李承乾就像個聰明但貪玩的熊孩子,起初在本質上並不壞,但由於嚴母去世、皇帝父親日理萬機,面對巨大的誘惑,缺少管教的他逐漸放飛自我,最終在巨大的奪位壓力下昏招迭出,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公元619年,當時的李家正處於事業打拼的關鍵期,全家上下團結一心、一團和睦。當時的李淵也不講什麼君臣有別,把兒子們都安排在皇宮內居住。太子李建成住在東宮,秦王李世民使用西宮承乾殿;不久後齊王李元吉從太原逃到長安後,也被安排在武德殿後院。

李承乾少年聰慧,他最終爲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就在這一年,李世民與長孫氏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順勢被取名爲“李承乾”(太宗長子也,生於承乾殿,因以名焉),並被封爲恆山王。

承載乾坤,這麼霸氣、有野心的名字竟然給一個藩王的兒子使用,可見當時的李家確實比較忙,也比較和諧,壓根不計較這類細節。

後面的情節我們就比較熟悉了:隨着權力的擴大,親情的價值越來越小得可憐,李氏兄弟不可避免的走向手足相殘。李世民殺死兄弟、逼退父親後,自己當上了皇帝,8歲的長子李承乾順理成章被立爲太子。

年幼時期的李承乾還是比較優秀的,據史料記載,他聰明機智,很受父親李世民的寵愛。公元635年李淵去世後,李世民按規定守喪,期間的朝政交給了李承乾操持。

年僅16歲的小夥子表現極其亮眼:“庶政皆令聽斷,頗識大體”,雖然獨自面對繁雜的政務,但他處理得相當有模有樣,帝王範兒呼之欲出。李世民龍顏大悅,以後每次自己外出,都安排兒子留守長安監國。

第二年,長孫皇后染病臥牀期間,李承乾也很孝順在身邊伺候。由於擔心病情,他曾試圖請父親大赦天下祈福,卻被母親以“死生有命”阻止;他心有不甘,卻又不敢違背母命,只能偷偷的告訴了宰相房玄齡,李世民等人得知後唏噓不已。

李承乾少年聰慧,他最終爲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第2張

就在同一年,長孫皇后去世,而其後的李承乾開始逐漸變得頑劣。

根據史書中記載,李承乾大致有以下六宗罪(內容略長):

一、貪玩

學業逐漸荒廢,喜歡聲色犬馬、打獵出遊,而且生活奢侈。“喜聲色及畋獵,所爲奢靡”。不過,當初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貌似都酷愛打獵、出巡。

二、虛僞

李承乾知道父親看重忠孝,於是平日裏在東宮時,常跟身邊人大談特談禮義廉恥、忠孝仁義,聊到動情處甚至痛哭流涕;然而在這些下屬們散去後,他立即跑到後院跟一羣小人們戲耍。但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真實情況,都對李承乾讚譽有加。

三、剛愎

與善於納諫的父親李世民相比,李承乾是另一個極端。

起初,聽說有下屬想勸諫,他很快揣摸出對方的用意,然後主動迎接、行禮,裝模作樣的自我批評,巧舌如簧、妙語連珠,說得對方應對不及、啞口無言。

到了後來,下屬對這套有所準備,而李承乾也懶得費勁僞裝,乾脆想出了派人暗殺這些進諫者的餿主意。太子左庶子于志寧、張玄素,右庶子孔穎達等人,都曾幾乎被刺殺,張玄素還被打的頭破血流。

李承乾少年聰慧,他最終爲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第3張

李承乾曾這樣表達自己對進諫者的深惡痛絕:“今後我當上了天子,必然任情縱慾,勸諫者一律誅殺。頂多殺個幾百人,其他人自然不敢廢話連篇了。”

四、好色

起先,東宮有個侍女,人稱俳兒,不僅長得漂亮,而且長袖善舞、歌喉優美。李承乾很快對這個妹子神魂顛倒,倆人天天膩在一起、形影不離。李世民知道後,把俳兒抓住一頓暴打,痛斥她蠱惑太子。驚懼之下,這妹子很快香消玉殞了,讓李承乾傷心了好久;

後來,李承乾身邊深受寵信的樂童稱心也被李世民抓起來殺掉,這更讓他傷心欲絕,甚至在東宮給設下靈位,早晚祭奠稱心,情到深處乃至淚如雨下。

五、兇殘

漢王李元昌,是李淵的第七個兒子、李世民的異母弟弟,這位仁兄也經常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沒少被李世民責怪。但李承乾偏偏跟這位叔叔關係密切,時常結伴玩耍。

這二位最愛乾的事情,就是各帶着一隊人,身披毛氈甲冑、手拿竹製長矛,像戰場上的兩軍一樣交戰,有點軍事演習的意思。由於場面過於逼真,每次都有不少隨從被打得渾身是血;那些不聽命令的手下,動輒被吊在樹上抽打,有人甚至被活活打死。

但李承乾對這還不滿意,他宣稱:“假如我今天當了皇帝,明天就要在宮裏設置萬人大軍,然後我漢王分別統領,觀看他們廝殺,豈不痛快!”

李承乾少年聰慧,他最終爲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第4張

六、野性

李承乾雖貴爲大唐儲君,但竟然對當時唐王朝的手下敗將、藩屬國突厥特別有好感,甚至以學習、模仿突厥習俗爲榮。

他在宮裏安置了大爐子和大鼎,糾集一批逃犯跟着自己去偷盜民間的牛馬,其後親自烹煮、跟衆人一起品嚐。

他還酷愛說突厥語、穿突厥服飾,甚至還設立突厥人住的穹廬,自己住在裏面,像突厥人一樣宰羊吃肉,不亦樂乎。

最讓人目瞪口呆的是,他還假裝自己是死掉的突厥可汗,讓身邊人模仿突厥禮儀哭喪。Cosplay玩得正開心,李承乾突然坐起感慨:“我一旦擁有天下,當親率數萬騎兵狩獵於金城西面,然後解開頭髮做突厥人,聽從李思摩的指揮,也算的得償所願了。”

李思摩,也就是阿史那思摩,是李世民扶植的東突厥貴族,替唐王朝統領歸附的突厥人。

隨着李承乾毛病逐漸暴露,恨鐵不成鋼的李世民沒少收拾他。同時,這位太子的身體也不太好,腿部有些殘疾、走不很不方便,實在與大唐的威武形象不匹配。

而李承乾的親二弟——魏王李泰,爲人瀟灑帥氣,而且還多才多藝,深受父皇的寵愛,以至於讓他產生了錯覺:自己有可能取太子而代之。此時,看到哥哥逐漸失寵,他以爲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抓緊動作爭寵

首先,他還刻意賢下士,讓部下韋挺、杜楚客帶着金銀財寶賄賂朝廷權貴,對他們說魏王如何聰明,應當立爲太子;而滿朝文武,不少人也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看好,紛紛向李泰示好。

李承乾少年聰慧,他最終爲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第5張

其次,他投父親所好,召集了一批文人,編纂了一冊分析古今地理知識的《括地誌》獻給李世民,以體現自己的文韜武略。唐太宗看兒子如此優秀,自然高興地眉開眼笑,每月劃給他的花銷額度,甚至跟太子同等規格。

對於李泰的這些動作,李承乾自然心急如焚,畢竟玄武門之變的慘烈後果在前。他曾派人自稱魏王府的官員,上書揭發李泰結黨營私。但由於缺乏具體證據,加上李泰等人心思縝密,有關部門審查下來,最終一無所獲。

後來,當俳兒、童心先後被打死後,李承乾認定是李泰告發的,對其越發怨恨。加上父親越來越不掩飾對自己的反感,李承乾乾脆裝病在家,暗中豢養了100多名刺客,準備暗殺李泰。

後來聽說凌煙閣功臣之一的侯君集對朝廷心生怨氣,李承乾於是主動與其結交。最終,在侯君集、漢王李元昌、杜如晦的兒子杜荷等人的攛掇下,李承乾決定尋機發動政變,不僅要除掉李泰,還要一鼓作氣拿下帝位,就像當初的玄武門之變一樣。

但他的政變計劃,最終戲劇性的流產。

就在李承乾還沒起事時,齊王李祐在齊州舉兵謀反,然而在前去平叛的名將李世勣面前壓根沒什麼抵抗之力,瞬間被擺平。

朝廷其後嚴查此事時,李承乾手下的頭號刺客紇幹承基牽連其中,被抓去審問;爲了活命,這位“壯士”毫不猶豫的揭發了太子的陰謀。

就這樣,李承乾、侯君集等人出師未捷身先死,被來了個一鍋端。

李承乾少年聰慧,他最終爲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第6張

李承乾小時候明明很聰明機制、識大體,爲啥長大後完全變了個樣?筆者認爲,可以從一個細節中加以猜測。

長孫皇后還在世時,李承乾的乳母曾請求爲東宮增加一些物品,理由是"東宮器用闕少";長孫皇后嚴詞拒絕:“身爲太子,最該擔心的是德行不立、名聲不揚,爲什麼會關心身外之物!”

追求更優越的生活是人的本性,李承乾這一請求也是人之常情,但在長孫皇后的教育、管束下一直被嚴格控制;

但隨着長孫皇后早逝,年僅17歲的李承乾沒了貼身管束;而父親李世民爲政務而奔波,經常離開長安。此時李承乾身爲儲君留守長安,身邊自然有一大批趨炎附勢、投機鑽營之徒主動貼上來。各種新奇的玩意、讓人舒坦的奉承話,極有可能讓這個年輕人逐漸失去了自我,他仗着自己的聰明,一邊忽悠父親、朝臣,一邊縱情享樂,久而久之,積重難返。

而面對魏王李泰咄咄逼人的攻勢,身處恐懼之中的李承乾並沒有判斷形勢、掌控局面的能力,在各懷鬼胎衆人的鼓動下,最終走向了不歸路。

八歲就當上太子的李承乾可謂天之驕子,但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母親的過早去世、長期處於權力中心,逐漸讓他迷失了自我,真是可悲可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