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朱元璋爲了皇太孫誅殺了諸多功臣,爲什麼他不下令削藩呢?

朱元璋爲了皇太孫誅殺了諸多功臣,爲什麼他不下令削藩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在太子朱標病逝後,立朱標次子朱允炆爲皇太孫。他爲了自己的孫子,誅殺了諸多功臣,但他爲什麼沒有削藩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大明建立後採取了分封制,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分到了全國各地。他死後,孫子朱允炆登基了,不過他的屁股還沒有坐熱,叔叔燕王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把他趕了下來。

我們知道,朱元璋爲了自己的孫子,可謂是煞費苦心。甚至不惜與自己的昔日老兄弟撕破臉,對這些功臣下手,背上了誅殺功臣的帽子。

可是對於同樣威脅建文帝皇位的諸多藩王,朱元璋並沒有什麼舉動,爲什麼會這樣呢?

有人說,朱元璋自己親自安排的分封制,沒有自己否定自己的,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可開國功臣難道就不是朱元璋分封的嗎?

朱元璋爲了皇太孫誅殺了諸多功臣,爲什麼他不下令削藩呢?

孫子皇位穩固和打臉這兩種,到底哪一個對朱元璋來講更關鍵和重要呢?相信誰都會算這個賬。

起初,就是否建立分封制,其實朝中上下也是爭執不休。反對者大概都是基於漢朝以來,分封制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動盪而言的。可是朱元璋還是力排衆議,對分封制情有獨鍾。

他是有自己的考慮的,老朱到底是一個農民,他考慮大明剛剛建立,問題太多了,還有蒙古人的襲擾,所以分封了諸子,這樣對朝廷是個屏障。

對於分封制,朝野上下其實反對者還是居多的,只不過朱元璋多疑,性格狠辣,誰也不敢說。說了也沒用,還有可能自討苦吃。

朱元璋爲了皇太孫誅殺了諸多功臣,爲什麼他不下令削藩呢? 第2張

史料中記載當時還是皇太孫的建文帝曾和朱元璋有這樣的對話:

太孫曰: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你)意如何?太孫曰: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無以易此矣。

意思是說,如果有外敵,那麼藩王可以抵禦。那麼如果藩王不安分,誰來抵禦?這個問題也難倒了朱元璋,沉默許久後朱元璋問建文帝你覺得要怎麼辦?

而建文帝就說了,不聽話,能夠以德、以禮治之最好,要不然就是削地換人,實在不行就是舉兵鎮壓。朱元璋聽完說到,也只能這樣。

由此可見,朱元璋慢慢也感受到了藩王對中央的威脅,但爲時已晚,更關鍵的是他不可能爲了朱允炆的一個假設,就像對待功臣一樣對待自己的子孫。

分封制,朱元璋可不是開創者。不過分封制有利也有弊,就看當時所處的環境以及政治局勢了。要知道劉邦雖然採取的是分封制,也給後代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但是最後還是成功地“削藩”了。

朱元璋爲了皇太孫誅殺了諸多功臣,爲什麼他不下令削藩呢? 第3張

我們不能只說分封諸子有危害,同樣是有好處的。即便到了現在也是如此,捫心自問,你是信任自己的親人還是外人呢?

再說了,朱元璋的分封制,遠遠沒有秦漢時期“分封”來的那麼大。

我們再說一下靖難之役。朱棣儘管比其他藩王實力要強,但是與朝廷這邊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對於朱棣來說,造反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可是,似乎上天還是比較垂青他的。

他剛好遇到了朱允炆這樣一個對手,沒有能臣也沒有武將,讓朱棣順勢就奪得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