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吳王劉濞的實力強勁,爲什麼他發起的叛亂以失敗告終?

吳王劉濞的實力強勁,爲什麼他發起的叛亂以失敗告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七國之亂,即七王之亂,是發生在西漢景帝二年的一次諸侯國叛亂,由吳王劉濞發起,參與者還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景帝劉啓爲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奪藩王勢力,聽取了晁錯的建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於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從而引發七國之亂。

參與這次叛亂的七個諸侯王中,吳王劉濞的實力是最強的。可謂國富民強,兵多將廣。但是他卻打不贏,爲什麼呢?

咱們先來看看劉濞有多強大。

首先,吳國是大國,且最富饒。

劉濞是漢高祖劉邦二哥(堂兄)的長子。勇猛而工謀略,善於任用賢才,籠絡人心。

漢高祖十一年,劉濞隨劉邦征討英布,屢立戰功,被劉邦封爲吳王。其封地包括東南三郡五十三城,都城在廣陵。

這些地方極其富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吳王劉濞的實力強勁,爲什麼他發起的叛亂以失敗告終?

《前漢書地理志》曾載:“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遊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

劉濞在自己的封地苦心經營幾十年,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致力於發展經濟,取得了國富民強,百姓安居的繁盛局面。

《史記》記載當時吳國的鼎盛:“國用富饒,能使其衆。”

《前漢紀景孝第九》中也提到吳國的富有:“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

其次,吳王劉濞資格最老,兵力最強。

七國之亂時,劉濞已62歲,是所有諸侯王中資歷最老的。且自稱擁兵50萬,加上他聯合的楚、趙、膠東、菑川、膠西、濟南等六國,兵力有80萬之衆。

那麼,佔據如此優勢的劉濞,爲何在三個月內就被周亞夫擊敗了呢?

第一,劉濞師出無名,不得人心。

七國叛亂時,劉濞諸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爲名起兵。但當吳楚聯軍渡過淮水,打到河南時,大臣袁盎向景帝獻計:“既然七國是爲晁錯而來,不如誅殺晁錯,滿足他們要求,七國不就自然退兵了嗎?”

吳王劉濞的實力強勁,爲什麼他發起的叛亂以失敗告終? 第2張

於是,漢景帝將晁錯腰斬於市,並派人將晁錯的人頭提去見劉濞。但劉濞並未買賬,反而自稱東帝,並嗤之以鼻:“我已是東帝,還須向誰跪拜呢?”

由此可知,劉濞叛亂,其真正用意並非“誅晁錯,清君側”,而是爲了一己私利,爲了藩王的利益而來。

劉濞還有可能是爲兒子報仇而來。

文帝時期,劉濞兒子劉賢在陪太子劉啓玩棋時,劉啓不慎用棋盤砸死了劉賢。劉濞因此懷恨在心,“你能砸死我的兒子,我就能要你的江山。”

爲一己私利而挑起戰亂,劉濞在這場戰爭中已經失去了民心。

第二,樑王和周亞夫的作用至關重要。

樑王劉武是漢景帝劉啓的親弟弟,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劉武自然站在了劉啓這邊。景觀

吳王劉濞的實力強勁,爲什麼他發起的叛亂以失敗告終? 第3張

樑王劉武的封地恰好處於吳楚之間,他十分明白自己一旦失守,漢景帝將失去屏障。於是,樑王頑強抵抗,固城死守。拖住了劉濞的主力達三月之久。

周亞夫是漢景帝的得力大將,有勇有謀。當樑王戰事吃緊時,曾派人求援。但聰明的周亞夫棄樑王於不顧,反而抄劉濞後道,截斷了吳楚的後勤保障。

這個舉動有力地鼓舞了樑王的軍心,同時也扼拄了劉濞的要害,打擊了吳楚的氣焰。

劉濞沒辦法,轉而攻打周亞夫,被早有準備的周亞夫一舉擊潰。

第三,劉濞的同盟軍不給力。

七王的另一路主力,膠西、膠東、淄川等王圍攻臨淄,數月不得進展。不但無法給劉濞提供足夠的支援,還自身難保。

最後,劉濞逃到東越,被殺。“七王之亂”的鬧劇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