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古代古人的速度到底有多快?都有哪些說法?

在古代古人的速度到底有多快?都有哪些說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經·海外北經》,這也是中國人出現最早的奔跑史。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隨着文明的進化,文字開始出現,而古人對跑的重視,從造字上就能看出來。關於每一種步行的姿態,古人都有專門的文字表達,《說文解字》中說“疾行曰趨,疾趨曰走;奔,走也。”除此之外,還有代表疾行的趮(zào),代表低頭疾行的趛(yǐn)、代表怒走的趌(jí)、代表小步快跑的趆(dī)等。據說,愛斯基摩人對雪有60餘種描述,原因在於當地常年下雪,如何描述雪的情況關係到生命安全。中國古人創造出如此之多的與跑有關的文字,也反映出“跑”對古人的重要性,或者說跑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了。

那麼,中國古人到底有多能跑呢?以文獻記載來看,古人速度幾乎讓現代人望塵莫及,一次三百里、跑三個馬拉松纔是起步而已,日行五百里一點都不稀奇。

商朝的最快速度:與野兔賽跑

《史記》記載,夏桀和商紂都是“足追四馬”的強人。紂王的鐵桿忠臣蜚廉也是飛毛腿,《秦本紀》記載“蜚廉善走”,是“風一般的男子”,所以又被稱之爲“飛廉”。反周義士蜚廉有兩個兒子,他們後代分別建立了秦國與趙國。

夏商曆史記載較少,可不可信見仁見智,但文字卻是誠實的。在甲骨文中,有“奔”、“逐”、“走”等文字,其中奔字上部一個人,下部三止(腳趾),以衆多腳趾表示急速運動,走字像一個人甩開兩臂邁開大步朝前奔跑的樣子,這兩個字都很難反映商朝人的速度,但逐字卻可以讓人想象到商朝人的速度之快!

甲骨文中的逐字有五種寫法(見上圖),下部是一個止字,上部分別爲或代表野豬的“豕”、或是“犬”,或是“兔”,或是“鹿”,都是被追趕的各種動物。因此,“逐”字所描繪的是古代的一幅打獵圖,反映了先民們爲了生存,追捕野獸的情形。通過逐字,我們可以還原三千年前的場景:野獸奔跑在前,人在後拼命追趕,看上去像是人獸在競賽一樣。

在古代古人的速度到底有多快?都有哪些說法?

由此可見,商朝人最快的速度,大約是與野兔、野鹿、野豬等賽跑,並且有時能夠追上這些動物。《淮南子》中說孔子“足躡郊菟”,跑得比兔子還快,古人形容別人跑得快,不是拿馬而是拿兔子來作比喻。

春秋時吳國士兵:起步三百里

周朝之後,關於奔跑的記載多了起來,尤其春秋戰國時期,列國征戰不斷,對士兵奔跑能力有較高的硬性要求,於是這時古人奔跑能力可以大規模的秒殺今人。

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虎賁”一詞,其中的“賁”通“奔”,意思是跑得快,吳起兵書《吳子》中說“力輕扛鼎,足輕戎馬”,當時練兵重視力氣與速度。關於當時列國士兵的行軍速度,史書上有很多記載。

春秋吳楚之戰時,《墨子非攻》中說“吳闔閭教七年,奉甲執兵,奔三百里而舍焉”,《呂氏春秋》中說“選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善於奔跑)三千人以爲前陣,與荊戰,五戰五捷,遂有郢。”周代一里大約400餘米,三百里相當於如今的100多公里、三個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闔閭練兵一次跑這麼遠,可見周代士兵之能跑,另外吳楚之戰時“利趾者三千人以爲前陣”,說明當時可能打了一場閃電戰。

戰國魏武卒是一支重裝步兵,由吳起訓練而成,《荀子》中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魏武卒不愧是當時第一強軍,重裝行軍時還能“日中而趨百里”,估計讓很多現代軍人都望塵莫及,乃至讓很多專業運動員都汗顏吧。

上世紀五十年代,志願軍在朝鮮14小時急行軍145裏,半日跑了三百里,記錄保持至今。這一急行軍記錄讓很多人覺得不真實,但如果讀一讀春秋戰國時的急行軍記載,大概就不會覺得突兀了。由此也可見,中國人很早就明白“兵貴神速”的道理了。

漢唐時最快速度:一日七百里

秦漢之後,隨着騎兵的盛行,長途奔襲迂迴等一般使用騎兵,於是軍中能不能跑的重要性下降,也就鮮有“奔三百里而舍焉”等的記載,而騎兵一夜數百里的記載多了。不過,漢唐時的中國人奔跑能力並未下降。

《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吳國虞翻隨孫策征討山越時說,“翻能步行,日可三百里。明府試鞭馬,翻能疏步屬之”,漢朝一里大約415米,虞翻能日行三百里,大約是跑三個馬拉松,連續跑三個馬拉松,只能讓現代人驚歎。

在古代古人的速度到底有多快?都有哪些說法? 第2張

東晉僧人單道開,《高僧傳》中說:“以石虎建武十二年從西平來。一日行七百里。”《晉書》中也記載了單道開日行七百里。一天奔走七百里,實在太驚人了,應當是漢唐這一段時期中國人的最快速度了,不過,就是不知道這一記載有沒有水分。

《隋書》記載,麥鐵杖“驍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馬”,隋唐一里等於如今540米,麥鐵杖一天跑瞭如今的近300公里,比三個馬拉松還要長,速度猶如奔馬。唐代李荃著兵書《太白陰經》中說招募“疾足之士”的標準,就是“返三百里不及夕者”,能跑三百里纔是基本達標。《新唐書》記載,楊行密“瀘州合肥人,日走三百里”,又記載王進“爲人勇悍,走及奔馬”,後來因爲奔跑速度太快,竟然做到了節度使的位置,被稱之爲疾足節度使。

元朝時期,出現了中國第一場馬拉松比賽,當時忽必烈組織了“貴由赤”——蒙古語的意思是賽跑,路線爲二條,即向上都跑與向大都跑,全程大約180裏,相當於二個馬拉松,要求六個小時跑完,每年比賽一次,參賽者一般都能按時跑完。

總而言之,在現代人眼裏,能按時跑一個全馬就很了不起了,但在古人眼裏,“日行三百里”只是起步,連續跑二、三個馬拉松沒什麼稀奇,甚至可以“走及奔馬”、“足追四馬”的長途持續急速奔跑。那麼與古人相比,如今中國跑步基因退化了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