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什麼意思?與夏朝有關?

歷史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什麼意思?與夏朝有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爲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根據文獻記載,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名稱定型於西漢,但商朝時期已出現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名稱,周時期出現了八個節氣名稱。但文獻記載的東西,並不一定百分百準確,想要確定商朝是否已有“夏”字,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研究出土的商朝文字——甲骨文。

更爲重要的是,夏字除了用於描述季節、姓氏等之外,還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有關,因此甲骨文中是否有“夏”字關係重大。

那麼,甲骨文中是否有“夏”字呢?其實,甲骨文中已經有春、秋、冬三個字,又怎麼可能沒有夏字!

01:甲骨文中的春、秋、冬

有一種說法,商朝天文曆法知識還很粗淺,對季節認知處於初級階段,一年只分春和秋,到了西周之後纔將一年細分四季,夏冬季節纔出現。但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原因很簡單,甲骨文中已有冬字。

甲骨文中的“春”字(下圖A),整天比較複雜,由三個“木”、一個“日”、中間夾個“屯”組成,三“木”一“日”表意,意爲春陽撫照,萬木滋榮,“屯”表音。這個字非常形象,如今已經確定爲春,不存在爭議。

甲骨文中的“秋”字更爲複雜,根據其字形,學者們認爲“秋”像一隻蟋蟀或蝗蟲(下圖1),圖2的秋字下面還加了一把“火”。

之所以這麼造字,與農耕文明息息相關。在中國北方,蟋蟀一般在八月成蟲,九月份十分活躍,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蟲,且秋字讀音與蟋蟀鳴叫非常相似,於是古人把蟋蟀鳴叫的季節叫做“秋”。圖2的下面還加了一把“火”,可能是表示秋季收割後要燒荒以備播種。

秋字來源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它像一隻蝗蟲,蝗蟲也是秋季代表性的昆蟲,且蝗蟲有趨光性,每當蝗蟲出現時,農民會燃起大火,讓蝗蟲自投火堆而死,因此古文“秋”從火(見圖2)。因此,可能是商朝人逐漸瞭解滅殺蝗蟲的辦法,在圖1基礎上又加了一把火,於是出現圖2字形。

周朝之後,“秋”字在甲骨文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禾”字而成,更突出了秋季是禾穀成熟的季節,但昆蟲慢慢變成了“龜”形。經過數百年演化,最終在春秋戰國時期,演化爲“禾+火”。如果不瞭解秋字演變,會讓人以爲古人以禾遇大火爲秋。

甲骨文中的“冬”字結構簡潔,像絲繩兩端的打結,以示終端之義,是“終”字的初文,而冬季是四季中最後一個季節,因此“冬”字就被引申爲冬季。

同時,“冬”字也像居室屋檐垂掛冰凌之形,以爲表示冬季。

歷史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什麼意思?與夏朝有關?

另外,對於甲骨文中的“冬”字,學者夏淥在《釋甲骨文春夏秋冬》一文中還提出一種解釋,即表示人體下肢的足跟部位,本義是“踵”,由於人體從頭開始、到足結束,因此被分別引申爲“末了”、“盡頭”的“終”,一年四季最後一季的“冬”。簡而言之,本是一字,後來演化爲“踵”、“終”、“冬”三個字。

甲骨文卜辭中有“冬十月三”、“亦取冬月幟(標識)”、“王觀曰:冬”、“曰若,在行墾五百四旬七日至丁亥,在冬月”等的記載,卜辭中的“冬”字只有解釋爲氣候才符合語境,解釋爲“終”或“踵”顯然不合理。更爲重要的是,根據最後一句卜辭,甲骨文大師董作賓認爲商朝人已經掌握歲率(每年)與二至(冬至夏至)的重要證據,547天正好是一年半,由此推算出商朝一年是365天,丁亥這一天是冬至的可能性較大,夏淥推算認爲是冬至,董作賓推算是夏至。總之,根據甲骨文卜辭內容,可以確定商朝已有冬季概念。

之後經過數百年演化,金文形體中的“日”消失了,形體下面換作表示冰雪的部件“仌”,不見太陽而只見冰,就成了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冬天了。

02:甲骨文中的夏字

按照正常邏輯,既然商朝一年是365天,甲骨文中也已有春秋冬,那麼就必然有夏季,不然邏輯上說不通。

但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夏字不僅僅只是關係夏季,還與證明歷史上的夏朝是否存在密切相關,因此辨認夏字至關重要。

一,甲骨文中夏字的第一種說法

甲骨文中有一個字,上面部分是日,即太陽,下面是一個側面的人形,突出頭部和眼部,整個字就像太陽之下跪着的一個人,是由“日+頁”構成。頁在古代,就是頭的意思。

夏天的時候,太陽高懸,人在太陽下活動,會感到非常的炎熱,於是就要坐在一邊休息,古人由此定義夏季。上述字形中突出眼部(日下部分,可參見下圖),可能是夏天光照過於強烈。

西周金文中的“夏”字,頭頂上的“日”字被刪掉了,人的形狀更加細緻,主要由四肢頭部五官構成,即“四肢+頁”。

這個字是不是“夏”字,早期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但透過上圖的夏字演化圖,今天已經較爲普遍的認可爲夏字。

不過,甲骨文中的這個夏字,疑似都當着一個叫貞人的人名在使用,並不代表夏季或夏朝。

二,甲骨文中夏字第二種說法

上圖所示的甲骨文(圖11之前),普遍認爲是“牙(芽)”、“藤”、“屯”、“茂”等的初文,其中“屯”就像草木初生的捲曲包裹之形,有捲曲、包裏、聚集的意思。

歷史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什麼意思?與夏朝有關? 第2張

通過春秋冬三個字的造字規律,往往是根據季節變更、生物變化來造字。因此,從春秋冬造字規律來看,夏天植物生長茂盛,古人極有可能以此造字。學者夏淥(下圖)認爲,上圖(圖11之前)所顯示的文字,其實也包含“夏”的意思,或者說是第一種夏字之前的初文。

解讀甲骨文最好的辦法就是聯繫上下文,用來判斷是否存在解讀符合邏輯,將甲骨文中的上圖文字變爲“夏”字理解,還真有一番驚喜。

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了“黍”字,即“黍,禾屬而粘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甲骨文中的“黍”字像散開了穗的成熟的黍的形象。《齊民要術》記載,“黍者,暑也,種者必待暑”。可見,時令不饒人,想必商朝人不會搞錯種黍的季節。根據種植黍的時令,或能解開甲骨文卜辭中夏字謎團。

1,卜辭中有一段黍的種植記載,“今茂王勿黍......今茂王黍於南?”“來茂不受黍”等,如果“茂”字代表春天,顯然有悖於黍的種植時令,如果“茂”字代表夏天,甲骨文中種植黍的卜辭就說得通了。

2,卜辭中還有一段重要史料,“貞:王伐多牙”,卜辭中還有“二伐牙”、“二牙”、“五十牙”、“十牙”、“多牙”等。一般認爲,這裏的牙字被理解爲屯字等,或者說是一個史無記載的部落。但如果這個牙字在此被用作夏的意思,那麼這些卜辭可能就是記載夏朝奴隸數量的了。

3,卜辭中還有一些記載,如“禽來牙伐十二人”、“今牙”等,傳統觀點將之理解爲“屯”,這裏的屯字被理解爲“春”字。但根據上圖顯示的文字演變,這個字在此或許更該被理解爲夏天這個季節,即“來夏”、“今夏”的意思。

學者夏淥認爲,被現代學者理解爲“茂”、“牙”、“屯”的甲骨文卜辭,在某些語境中極可能是夏字,用作季節時,牙與屯應該是夏季,用作征伐對象時,應該是夏朝遺民。當然,這只是夏淥的一家之言,還未得到學界公認。

衆所周知,粗略地看,夏字有三種功能,即代表姓名、夏季、夏朝(包括夏人)。或許,在商朝人看來,姓名的夏、王朝的夏與季節的夏等應該用多個字分別表達,由此給後人造成了巨大的困惑。

03:夏朝夏季爲何通用一字?

歷史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什麼意思?與夏朝有關? 第3張

這裏有一個問題,夏朝之夏,與夏季之夏,一爲王朝,一爲季節,兩者爲何同用一個字?其實,這兩個意思共用一個字,或許與夏之本義有關。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載,“夏,中國之人也。”這裏的中國不是如今的中國,而是指中央之土。但從如今的夏字中,根本看不到中央之土的影子。

唐朝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將夏理解爲禮儀,但在古今夏字中也很難看到禮儀的影子。

不過,《書經》有一段記載,或許揭開了夏朝與夏天爲何共用一個字:“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這段話的意思就是穿的衣服、戴的帽子很漂亮很美麗叫做華,國家很大很發達就叫做夏。

可見,夏還代表大的意思,這麼理解邏輯上就說得通了。春天萬物萌發,到了夏季它們就長得很大很繁茂了,由此“夏”就可引申出“大”的意思,相反由“大”也可以引申出“夏”的意思。

商朝眼裏,夏國是一個大邦,與夏天枝繁葉茂植物高大相似,兩者存在“大”的共通性。因此可以推測,或先有夏國(大邦)再有夏天的概念,或先有夏天再有夏國的概念,兩者猶如雞蛋誰先誰後,很難說得清。

值得一提的是,《書經》對夏的理解可能纔是本意,原因很簡單,夏國(夏朝)是大邦,可以威服周圍諸多部落或方國,於是夏國統轄之地成爲中央之土,夏國的禮儀制度也被認爲最威嚴、最先進,但在本質上,夏朝即大國之意。換言之,夏國本身名字可能不叫“夏”,只是上古先民愚昧,恭敬地稱呼某個大邦爲夏國,所以這就以訛傳訛,也給如今尋找夏朝帶來很多困惑。

綜上,通過對甲骨文卜辭的理解,基本可以確定商朝已有夏季概念,藝術源於生活,文字根據現實需要而應運而生,因此商朝理應有“夏”字。但到底是不是上述文字,如今還不能百分百的肯定。

不過,即便卜辭中沒有找到“夏”字,也不能得出“商朝無夏季”或“夏朝不存在”的結論,原因很簡單,挖掘出來的甲骨文,只是商朝祭祀卜辭的一部分,正常的行政文件與典籍或還未挖掘出來或已經消失,且這些卜辭的大部分如今還未能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