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曹參擔任丞相後,爲何整日作樂、不理政事呢?

曹參擔任丞相後,爲何整日作樂、不理政事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蕭何去世,曹參成爲漢朝的第二代丞相,然而曹參整日裏卻只是飲酒作樂,不理政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這可急壞了剛剛上位的漢惠帝劉盈,他準備將曹參叫來訓斥一番。

在漢初的功臣中,曹參的履歷和地位,是僅次於漢初三傑的存在。

早在劉邦起兵之前,曹參就是縣裏正式公務員-獄椽,也是劉邦早期的隊伍裏唯二的秦朝官吏出身(另一位是漢初三傑之一,劉邦的後勤部部長蕭何)。

跟隨劉邦起兵以後,蕭何一直負責後勤工作,而曹參一直是軍中大將,屢立戰功,後又長期以隨韓信轉戰各地,既是韓信的副手,也是劉邦派在韓信身邊的監軍。

劉邦建國以後,曹參也曾長期擔任左丞相、齊國相國/丞相等官職,其履歷之豐富,連漢初三傑都難以比肩,屬於劉邦麾下少有的軍政全才。

所以,當蕭何去世時,曹參對身邊說,收拾行李,皇帝一定會叫我繼任丞相的。事實果然如此。

然而不久,皇帝劉盈就對曹參的無所作爲表示不滿,他對曹參的兒子、近侍曹窋說,現在新帝繼位,政治經驗淺,正是需要丞相勵精圖治,多加輔佐的時候,曹參這樣無所作爲,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曹窋趁着休假就把這番話說給了曹參,不料曹參大怒,將曹窋狠狠的打了一頓,說,國家大事你一個小孩子家家懂什麼?

作爲政壇老手,曹參明瞭解這是皇帝的意思,卻還敢於如此,只能說明曹參對此早有預見和準備。果不其然,當劉盈召來曹參親自問詢的時候,曹參不慌不慌地問了劉盈兩個問題。

他問劉盈說,您和父親高帝劉邦相比,誰更英明聖武呢?劉盈只好回答,當然比不過高帝。

曹參又問劉盈,我和蕭何相比,誰更賢能呢?劉盈沒好氣地說,看起來您好像比不過他呢。

曹參等的就是這句話,他順勢說道,既然您不如高帝、我不如蕭何,那麼高帝和蕭何已經打下了天下、制定了制度,我們只需要按照制度執行不就好了嗎?

劉盈被懟得無言以對,只好稱善。這便是蕭規曹隨的故事。

對於這個故事,後世多有溢美,被認爲是無爲而治的典範。然而,事實上,就曹參的作爲來講,與其說是無爲而治,毋寧說是尸位素餐更加妥當一些。

那麼,問題來了,即使惠帝劉盈沒有發現這個問題,那麼爲何後世不但沒有指責曹參,反而對曹參的行爲多是讚賞和稱譽呢?事實上,曹參並不是真正的尸位素餐,他的無爲而治背後藏着一些鮮爲人知的細節。

曹參早在齊國丞相任上,就以黃老之術治國而聞名,當上漢帝國丞相之後,他將這一套進行了進一步昇華。

史載,曹參上位之後,專門招攬了一批性格樸實又不善文辭的人爲丞相屬吏,而將那些文字苛求、追求聲譽的屬官統統辭退。(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爲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

曹參擔任丞相後,爲何整日作樂、不理政事呢?

曹參還常常掩蓋包庇一些細小的過失不去追究,以致於門庭若市的丞相府竟然門可羅雀。(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

表面上看,曹參就是個政壇老狐狸,就想和稀泥,誰都不得罪,這不過是無爲而治的一種延伸而已。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有句話叫做颶風起於青萍之末。施政者的措施往往不會在當時顯露出來,而有一定的時間延遲。

曹參的這種作爲不是無爲而治,而是在爲漢帝國的未來挖坑,數年之內或許還不至於產生什麼後果,但如果長此以往,問題會越累越多,引起巨大的反噬。作爲政壇老狐狸,這一點,曹參不會不明白。

曹參的這種作爲直接的後果就是,皇帝劉盈的辦公桌上整天都擺着一樣的文件,天下無事。

爲什麼會是這樣?丞相遮掩過失、飲酒作樂,屬吏厚朴少文、又不善言辭,皇帝總不可能天天召見丞相和丞相屬吏問話吧,就算召來問話屬吏們,一羣悶罐子能問出來什麼?

所以,這樣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其實有一個人很不好,那就是惠帝劉盈。

他每天在長安未央宮的正殿上正襟危坐,然而除了天下無事之外,他幾乎什麼也不瞭解,這纔是爲什麼劉盈着急了,要找曹參來問話訓斥的原因。

雖然準備充分,沒有挨訓,但萬一皇帝真把自己怎麼樣呢?換句話說,曹參這樣做還是冒着一定風險的。

作爲政治人物,風險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曹參這樣做對他自身有什麼好處嗎?

歷史上的劉盈,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連個本紀都沒有,是個毫無存在感的皇帝。但這並不意味着劉盈一開始就不想有所作爲。

劉盈登基時,大約16歲,雖然政治經驗淺薄,但卻正是少年血氣方剛之時。從他對曹窋說的的那一番話,可以看出他也是想勵精圖治,讓漢帝國再上一個臺階的。

然而,不幸的是,劉盈遇到的是他爹劉邦留下的一羣根深蒂固的功臣們。漢初三傑中,韓信、蕭何已死,張良隱退,於是曹參成爲了這羣漢初功臣們的領袖。

從曹參的作爲來看,他並不想輔佐這位少年天子勵精圖治、再創輝煌,而是別有用心地利用這位小皇帝沒有政治經驗,而把他架空成爲政治吉祥物。

一般會這麼做的人,都是想成爲權臣,甚至更進一步成爲皇帝,但那些野心家門沒有一個會像曹參這樣無爲而治、大肆放權的,而是會收緊權力、加緊密謀。

所以,曹參這樣做並不是爲了自己謀求權力上的進步。那麼,曹參圖什麼呢?我們需要注意到曹參所代表的的羣體,漢初的功臣集團。

這羣人有其特殊性。他們是歷史上第一批一代人就經歷從底層到高層的蛻變、還同時經歷了劉邦屠戮功臣的狡兔死、走狗烹的悽慘。

很難想象,這種複雜的人生經歷,在漢初,有着一大羣人完整經歷過。

人都是極端利己的動物,權力越大的人,慾望也就越大。而這樣的漢初功臣集團,會怎樣思考他們所看到的一切,又會怎樣規劃他們自己和他們家族的未來呢?

答案是,抱團取暖,讓自己和其他功臣團結起來,掌握更多的資源和利益,以致於皇帝也不得不敬畏三分,這樣才能避免韓信等人那樣的命運。

而現在,劉盈少年即位,政治經驗不足,正是擴大功臣集團資源和勢力的大好時機。明白了這一點,再來看曹參的一些作爲,我們便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動機。

曹參斥退那些想往上爬的人、招募一羣厚朴少文的屬吏,是爲了避免這些“欲務聲名者”向皇帝劉盈報告更多事務,以避免劉盈過多的參與和控制帝國政務。而曹參包庇的那些所謂的細小過失的受害者,正是功臣集團在擴大權力和利益的時候,所傷害和侵害的人。

誰會經常犯小錯?只有那些想要侵害別人利益、而又有實力去擴大自己權勢的功臣們。

或許有人以爲子彧是空穴來風,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個問題。

劉邦生前,功臣集團還噤若寒蟬;而漢文帝上位之前,被呂后打壓多年,功臣集團卻依舊是一個讓漢文帝劉恆望而生畏的龐然大物。那麼,功臣集團是在什麼時候成長起來的呢?

我們需要注意兩個時間,曹參在惠帝二年入朝擔任丞相,一共做了三年;而呂后完全執政大約是在惠帝四年到高後八年。也就是說,大約在惠帝二年到四年,漢帝國的政務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曹參的手中。

呂后死後,功臣集團將呂氏和劉盈的兒子們斬殺殆盡,可見呂后和功臣集團在政治上是對立的,所以,功臣集團快速膨脹的時間只能是惠帝二年到四年,曹參擔任丞相的這幾年裏。

這裏就呂后執政的時間做一個簡單說明。

我們一般將呂后執政歸結爲她個人的強勢,甚至將呂后的執政政策放到劉邦的對立面,但事實上,呂后的執政方針與劉邦是一脈相承的,而呂后也並不是在劉盈登基時就完全乾預正常的帝國政事。

惠帝元年,幾乎不見呂后干預朝政的事情;惠帝二年,呂后也見於趙王如意、齊王劉肥等劉氏宗族的事件,但到了惠帝三年,呂后開始參與很多政務;到了惠帝四年,幾乎所有政令都出自呂后之手,劉盈成爲徹底的橡皮圖章。

由此可見,呂后的上位、惠帝成爲傀儡,並不完全像史書所說,是因爲惠帝善良而呂后強勢,而很有可能是因爲呂后看到劉盈被曹參等人矇蔽,功臣集團迅速膨脹,已經威脅到劉氏皇族。

然而,此時,年輕的劉盈已經無力掌控這個帝國,她不得不站出來,抑制功臣集團的發展。

事實上,呂后的執政生涯中,後世的評價很高,唯一的污點就是以與劉氏聯姻的方式,擴大呂氏的權勢。

曹參擔任丞相後,爲何整日作樂、不理政事呢? 第2張

而作爲一個女性執政者,這是再合適不過的方式,因爲她能依靠的只有呂氏,只有將呂氏和劉氏聯姻,才能將劉氏和呂氏進一步結成政治聯盟,對抗日益強大的功臣集團。

那麼,有人說了,既然曹參的心裏藏着這麼一個大陰謀,爲何曹參死後還被千古傳誦,一邊倒的好評呢?

因爲在漢初這場政治鬥爭中,最終以劉氏和呂氏落敗,而功臣集團獲勝爲結局。

高後八年,呂后去世,以周勃、陳平爲首的功臣集團迅速反攻,將呂氏滅族。

因爲劉邦生前廣封宗室,功臣集團不敢明目張膽地打出反劉的旗號,只好以血統不正的理由將劉邦與呂后的嫡系子孫斬殺殆盡,而後依舊擁立無根無基的代王劉恆做皇帝,以期繼續掌控朝政。

此時的皇位上雖然看似還是劉氏,但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劉氏了。

劉恆無根無基礎,他的成功上位原因之一就是與功臣集團達成了政治默契,以共同倒呂爲口號。所以,漢文帝的上位標誌着,漢初功臣集團的政治形象蓋棺定論。

雖然後來功臣集團在文帝、景帝和武帝的努力下消弭於無形,但這種形象一直都沒有被改變。而曹參作爲功臣集團最初的政治代言人,也是功臣集團無爲而治的形象代言人,自然被千古傳誦了。

而且,中國的史書的執筆者一直是士大夫羣體,而隨着歷史的發展,中國古代的士大夫,一直以治國平天下爲己任,希望君主垂拱而治,而自己這個羣體掌控實權,掌控這個國家的內政。

曹參的種種作爲,不正是這種政治模式的最好體現嗎?那他們當然會世代奉爲圭臬,用來教育後來的皇帝們:看吧,皇帝垂拱,而士大夫治國,這不是從老祖宗傳下來的最好的治國模式嗎?幹嘛要學呂后牝雞司晨,那是沒有好結果的。